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观察:推广普通话不能忽略文化和心理背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0日14:03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在大学的宿舍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周末,某大学生的同乡来访,宿舍里便可能会出现口音方面的“双面人”,有的学生刚刚和室友讲话还是普通话口音(虽然有时并不标准),而一转过脸去面对同乡,便立即换了方言。其转换之快之频,有时简直有一种幽默的效果。此可谓校园内不鲜见的一景,方言的强大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因为有以上的印象,所以当我看到9月15日一家媒体上“普通话推广遭遇瓶颈”这则新
金牌会员免费游香港 人大附中网校招生中
新浪推出1G免费邮箱 百万免费礼品等你拿
闻时,开始并没有感觉到意外。但读完全文后,其中的某些内容还是让我吃了一惊———报道中说,“在我国七大语系的方言中,除了80种较大的方言语系之外,又能分出上万种不同发音……有的地方方圆一百里就能有一百种口音。”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运用着同样的文字,只因为口音的不同就形成交流的巨大障碍,这种不必要的“交流成本”是怎样的一种浪费、怎样的一种发展阻力啊!尤其在今天,当人们跟外界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的时候,仍然出现这样的事情,真是尴尬、无奈而又困惑。

  看来,如何尽快推广普通话,让全国各地的人们实现交流的无障碍,确实是个严峻的课题。对此,该篇报道中总结出了“五大瓶颈”,认为教师普通话不过关,电视主持人及影视剧人物“南腔北调”的负面影响,方言的发音基础不同等,影响了普通话的推广。这些总结当然都是客观的,但笔者认为其忽略了最为关键的方面,即推广普通话最大的障碍———文化和心理的障碍。

  如果仅从交流的角度看,推广普通话其实不必十分计较咬字发音是否十分到位、语调悦耳与否,在我看来,“听得懂”才是最重要的标准。只要肯开口,大胆去说,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标准其实并不难达到。但现在,之所以普通话推广面临困局,可以说,是因为有些人压根儿就不想尝试。

  这缘于一种文化的惯性,或称之为心理的误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在有些人的观念里,乡音有时是一种自矜、一种骄傲、一种身份的标签;有人之所以要坚持某种口音,是有意展示自己的文化群属,展现自己的某种格调,从而“求其友声”。而一些生活相对封闭的农民,其潜意识中这种“文化自觉”的力量更是强大,他们往往将乡音当成一种心理依赖,惟恐不同的口音会形成与周围人的隔阂。这种羞怯让他们远离了普通话口音。

  客观地说,这应该属于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范畴,但是,这种个人的权利的不当累积,确也给社会交流带来了相当的不便,所以“乡音无改”其实是不值得骄傲的,称其为心理误区当不为过。

  找准了关键所在,循合适的路径,才能事半功倍。笔者认为,要解决举国人众的“口音问题”,有效地推广普通话,最首要的是要设法引导人们走出上述误区。相对说来,教师、主持人、影视剧人物的口音是否特别标准,只是属于技术层面的末节,纠正起来倒并不是特别急迫。

  解决这些观念层面的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当前,既要用行政措施快速推进,更要借助文化手段追求长效。笔者建议:一要抓好关键场所,在一些“提倡讲普通话”的场合,应该变更为“强制讲普通话”;二要抓好重点地区,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广东、上海等地,要不遗余力地加大宣传力度,破除某些人“敝语自珍”的陋习;三要把文化界动员起来,通过各种方式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以讲普通话为荣、以讲别人听不懂的话为失礼的气氛。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