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专家建议农民快“赶鸭下田”稻鸭共生稻香鸭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09:57 安徽在线-现代农村报

  9月14日,省农科院畜牧专家朱秀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在沿江、沿淮等地建立“稻鸭共生生态示范区”,广大农民兄弟快快“赶鸭下田”,增产增收。

  “稻鸭共生”是将雏鸭放入稻田,让其白天和夜晚一直生活在稻田里,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雏鸭不间断的活动刺激水稻生长,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利用雏鸭的粪便作肥料。这项种养复合型的综合农业技术,具有除草、除虫、增肥、
金牌会员免费游香港 人大附中网校招生中
新浪推出1G免费邮箱 时尚购物新潮流
中耕浑水、刺激水稻生长、省工节本、环保等效果,在亚洲许多产稻国得到了积极应用和推广,促进了稻农收入的增加。

  9月9日,记者在淮南市焦岗乡洼梁村亲眼见证了“稻鸭共生”的妙处。该村今年在淮南市农委的指导下,36户农民围起了80亩大田,搞起了“稻鸭共生”试验。现在,鸭子快上市,稻子长得好,农民都笑了。村民周新伟站在自家的3亩田边,乐滋滋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鸭子下田,除草剂不用了,每亩省下了3块钱;少打了4次农药,每亩一次要8块,4次少花32块;化肥用少了,一亩田起码少用尿素40斤,又节约了30块。这样算下来,即使不算除草、打药的工钱,3亩田也算赚了近200块。当然,鸭子还没卖,稻价说不定,这部分超收的账现在还没法算。

  账好算,钱好赚,这项技术操作起来难不难?负责技术指导的淮南市农委总农艺师高振理介绍说,技术很简单,农民只要掌握1亩田放养15~20只体型小的鸭,水稻选用抗病性、抗虫性、抗逆性强的品种且栽插密度适中就行了。村支书陈学付接过他的话茬说,今年群众尝到了甜头,明年村里准备扩大到400亩。

  据朱秀柏介绍,我省2000年就成立了由省农科院水稻、畜牧所人员组成的课题组,对该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推广示范,并取得成功。目前,示范面积已由2001年的近400亩增加到两万余亩。示范区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淮等水稻、水禽主产区以及白湖、皖河等大农场。但由于我省没有专门立项推广该成果,使得“鸭子下田”进展缓慢。同我省相比,起步迟的湖北、江西、湖南等省由于认识高、行动快、力度大,“赶鸭下田”后来居上,已初步形成了产业化开发的链条。据2000———2003年我省示范点综合统计测算,“稻鸭共生”节约农药、化肥、除草剂和人工等费100元,加上鸭多创利60元/亩(每亩按20只计),合计每亩直接节支增收160元左右。与此同时,“稻鸭共生”还大大改善了稻米、肉鸭的品质,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据江苏、湖北、江西、香港从事农产品贸易的企业提供的信息显示,凡是采用该项技术生产的稻米,同品种稻谷均价高出市场价的15%~30%。若达到绿色产品标准,目前市场售价每公斤6~8元。稻田放养的肉鸭,每公斤高于市场价1元以上。

  本报记者陈昌清冯长福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