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买来的学历能够“网上认证” 记者暗访查出奥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3日02:00 北京晨报

  记者暗访:网上查不着可以不交费 掏3000元可买上网“真学历”

  上周日,本报记者来到北京站地铁口,看到出口两旁聚集了五六个叫卖证件的人,只要有人停下来,立即就会过来三四个人,扭住“顾客”热情地推荐自己的“优势项目”。

  经与这些人聊天,记者了解到,办假学历证书的价格最低200元,本科、专科差别不大 ,1000元就可买到。不过,如果肯掏3000元,证贩子称能搞到真学历,“这些证都能在网上查询,贵就贵在这儿了”。当记者问到上什么网时,普遍的回答都是“国家教育网”。而且,证贩子还挺有把握地告诉记者,可以办完网上查询后再收费,“你先提供姓名、年龄和照片,交一点儿订金,我们会告诉你一个具体的网址,在网站上如果你看不到自己的学历信息,就可以不交费,查到信息后,我们一手交证件一手交钱。”

  怎么上的网?证贩子也不知

  据一位多年从事打假工作的王警官介绍,2001年前,在他辖区内经常被抓获的假文凭贩子不少于50人。但在2001年后,这些人突然减少了。讯问后得知,他们消失的根本原因是“生意没得做了”,“因为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对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实行了电子注册制度,真假学历在网上一查就会露出真面目”。不过,上述情形仅仅维持了一年左右的工夫,三五成群的卖假贩子又开始频频出现。与此前不同的是,在“办证”后面多出了“上网”两个字。经过几次集中抓捕后,终于摸出了事情的大概:他们能将假证做成真的了,能像正规大学的毕业文凭一样进行电子注册,而且还能在国家权威部门的“学历认证网”上查到,办证的价格也大大地上涨了。至于究竟是怎么注册上网,小贩们也并不清楚,只是称专门有人办这事。

  “业内”曝光:盗用合法网站中文网名

  为了彻底查清证贩子贩证的详情,记者以入行的名目找到了刚刚从拘留所出来的孙昌(化名),他曾是北京某城区的“办证区域代理”。在酒足饭饱之后,孙昌开始了“授业”:

  现在这行饭越来越难吃了,啥玩意儿都能从网上查到,要干出点名堂,你得一骗到底。你得告诉你下面的人,你是走的关系,办的就是真文凭。不但毕业证是真的,而且还能免费在网上进行学历认证。下面的人就会真以为自己卖的就是真东西,面对买假证的人就能越发的理直气壮,就越能搞成业务。

  认证网站的事情很好办,你要是有销售网络,可以花高价请个网络高手帮你弄一个,仿照教育部的样式搞,再起一个与教育部指定网站相同或相似的中文网名,这样的网站只是域名不一样。买证的人用中文搜索,肯定会找到这个网站,点击开网页就彻底上套了。如果他搜到两个同名的网站,你就告诉他另一个是假的,反正两个网站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如果你不想自己弄,也可以按比例提成后交给有网站的人,一般是四六开,给网站的人六成,他们负责制证,自己留四成,给下面的人两成。不要求上网的赚头就更大了,只要出个制证费,别的就都是你的了,现在不要求上网的办证人已经很少了。这是在本地区开展的业务,在外地开展业务一般都是在网上,通过银行账号收钱,或通过当地总代理交接。

  至于办证的价格,不同的地区是有区别的,北京的价格就比天津高。不上网的研究生1500元,本科毕业证500至1000元,专科在800元左右,因为基本上没人办专科了,工具成本高。要求上网的证件一般是在原基础上翻一倍,但都没有绝对的定数,业务员收少了,自己也就赚得少。

  也有够黑的,一般都是些自己懂网络的,复建一个认证网络后,直接在网上公布办证价格、付款方式、交接办法,或者揣着小广告找几个人口集中的城市跑一圈,等对方的钱到账后,不但不给对方上网,连证件也不给办。遇到这样的主儿,对方也只能自认倒霉。上次天津被抓的一个人,一下就捞了5万多,证件却只寄了一半不到。

  记者调查:“克隆学历网”竟然有4家

  据了解,今年以来,教育部先后公布了两批共13家非法学历认证网站,而这些网站大部分都是钻了孙昌提及的“中文网名相同,域名不同”的空子。

  在上述13家非法网站中,有四家网站的中文网名同教育部授权的惟一合法学历认证网站——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完全一样,惟一的区别就是合法网站的域名为http://www.chsi.com.cn。

  当记者对13家非法网站逐一登录时,发现只有中国大学生网(http://www.chuksi.com)还能照常登录。记者在该网页上看到,其服务的主要内容十分单一,始终围绕学历、证书,而反观合法网站——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上的内容则十分丰富,查询系统也很详细。不过,在具体的学历网上查询方式上,二者基本上是一样的。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网络出版研究所所长、传播学系副主任陈少华认为,这些网站最大的欺骗性在于“中文网名”,利用一般社会人士不明白网名同域名的区别进行欺骗。据他介绍,国家除了对网站的域名要求登记备案外,对网站的中文名称并没有什么规定。我国目前有60多万个域名,而真正按规定备案的只有5000多个,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这一空间,在不同的域名上使用权威部门的同一个中文网名,从而达到欺骗他人的目的。

  那么,如何界定其非法性的呢?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副处长宁小华说:第一,网站名称、内容和风格与教育部的基本相似。第二,盗用教育部学生司和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名义发布信息。第三,发布的学历信息为假学历。有的网站甚至直接在网上明码标价兜售文凭和各种证件。 晨报记者 刘宏伟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