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杨振宁授课引来白发学生 大师不是高高在上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3日11:51 胶东在线

  昨天上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走进清华大学一间普通教室,为130名物理系和基础科学班大一新生授课。今年新学期以来,杨振宁教授开设的新课程吸引了来自校内校外的众多学子。昨日,记者走入清华园,“混入”学生队伍,“偷师”杨振宁。记者发现,大师讲课平易生动,态度诚恳。

  白发教师、外校学生赶来听课

  昨天上午,杨振宁主讲的物理课如期举行。走到上课的教室,门口站满了外系的学生。杨振宁还没来,教室里130个学生已经坐好,安安静静地等着杨振宁。门口的学生无缘得到面授的机会,但都挤在门口等着,想一睹大师风采。“最早的学生半小时前就来了,还有很多外校的。”保安说。

  上课铃响,杨振宁准时走进教室,教室里响起掌声。因为没有听课证,不能如那130个大一新生一般幸运,直接聆听杨振宁讲课,记者只好在另一间教室通过同步影音录像听课。这间教室里也坐满了人。记者看到,有不少头发花白的老师也坐在教室里,认真地记着笔记。

  “我的讲稿是不是有点儿错?”

  在授课过程中,杨振宁皱起了眉头:“你们看我这儿是不是有点错?”学生愕然,他极度认真地盯着投影在幻灯机上的讲稿,“哦,是错了……嗯,这就对了,这和我昨天晚上算出来就一样了。”

  杨振宁的课用英文讲,学生的物理教材也是英文版的。杨振宁的英文很流畅,但他讲解之中不断会夹杂中文,显然是为了学生听得更清楚。但学生对于杨振宁英文授课很高兴:“这些专业术语对我们是必须的,用英语讲课对我们很有好处,多做预习,我们也能听懂。”

  除了讲课用英语,杨振宁还建议学生们用英语做作业。在课堂上,他用英语对学生说:“做练习你们可以用中文,也可以用英文。但我建议你们用英文,因为这对于你们以后写研究方面的论文很有好处。”

  课后,记者问杨振宁为什么用英文授课。杨振宁说:“这并不是系里要求的,是我主张的。我觉得这些学生将来是要做物理学家的。物理学家以后要会看(英文论文)、会写(英文论文),所以英语对他们很重要。”

  “听懂25%的学生请举手”

  “杨振宁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课堂上,一个大一男生站起来提问。

  在杨振宁的课堂上,提问是经常的,他从来不限制学生提问。每讲一节,他就会停下来问学生:听懂了没有,还有问题吗?他甚至这样问:“听懂了95%的学生请举手,听懂了75%的请举手。”随后,他又说:“听懂了25%的学生请举手。”学生都笑了,举手者寥寥。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但是我建议你们现在不要过多关注这种初级物理不用考虑的问题。”见学生诧异,杨振宁诚恳地说,“这个问题,现在是物理学界的主要问题,也是物理学研究的目标。目前关于此的论文很多,专著也很多。你们如果看了,可能会非常激动,但对于你们很危险,因为会使你们不够扎实。”

  “给本科生上课很重要,我希望能带动更多人”

  一个半小时的课,中间没有休息,82岁的杨振宁一气呵成。下课之前,杨振宁给学生留了作业,并提醒大家下次课要交。

  下课了,学生涌到讲台前问他问题。一个男生在最前面,杨振宁认真地讲解,还用手比划着。有学生在拍照,更多的学生侧耳倾听。趁学生提问的时候,记者混进教室,终于有了一个与大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走在他的身边,记者忽然发现,杨振宁戴着助听器!

  记者问杨振宁为什么会给本科生上课,杨振宁说:“现在很多教授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但我觉得,给本科生上课很重要。我也希望我能够带动更多的人。”杨振宁说,每一次课前,他要花两个小时认真备课,“我要了解学生的进度,过两天我得在这方面和系里好好讨论一下。”(记者代小琳)

  记者手记:走近低调的大师

  采访杨振宁之前,先与清华联系,得到的却是婉拒,“我们不太希望杨老被外界打扰。”于是,我只好背起双肩背包,溜进清华教学楼,重新做了一回学生。

  站在教室外面,也看见了很多像我一样站在教室外面的学生。他们背着书包、拿着讲义,慕名而来,他们渴望更多的并不是看到杨振宁的人,而是亲耳聆听大师的教诲。

  在清华的教室里,“杨振宁”不仅仅是一个大师的符号,更重要的是一个物理知识的传播者,是一个老师。对于这一点,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学生在课堂上,尊尊敬敬地对他以“老师”相称,这一节课看上去与普通的课堂没有任何差别。

  在新浪网上,有一项专门针对杨振宁执教本科生的调查。大多数网友对杨振宁的做法表示支持。很多人在说,“杨振宁给了我们一个榜样,大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我们应该用最自然的方式走近大师。”

  最自然的方式,在课堂。

  专心做学问,认真面对学生。杨振宁课上、课下,认真面对每一个学生。下课的时候,我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来到他的面前,向他抛出了我作为职业记者的问题。他一开始没有看出来我的身份,极耐心地和我边走边聊。

  当我终于说出我是记者并希望给他拍照的时候,他笑了,同样婉拒。

  我没有再坚持。我知道,他的低调也是保证课堂平静、自然的重要原因。而这种平静、自然的大师课堂,是学生最为需要的。(记者代小琳)责任编辑:王子洋 来源:北京晨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