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运河缘何频频断航:黄金水道难以承载船舶之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4日15:11 扬子晚报

  2004年7月16日,两支重载船队在大运河无锡段发生碰撞,造成运河堵塞9天9夜,滞留船只超过1.5万艘。

  8月30日上午9时,由于船员错误驾驶,致使两艘千吨级水泥运输船相撞,造成大运河徐州段湖东航道全线断航。

  9月1日下午1时40分,京杭运河苏州段因船只撞塌亭子桥断航,在事发后的24小时之内,受阻船只排出十几公里。

  9月7日早晨6时许,京杭运河湖西航道郑集河口以南2公里处发生撞船事故,造成运河徐州段全线断航,被堵船只绵延数十公里,几十万吨煤炭受阻运河。

  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南水北调”和“北煤南运”干线,京杭大运河这条千年“黄金水道”,在当今江苏经济的发展中仍然肩负着重要使命。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京杭大运河频频发生沉船、断航事故呢?

  “黄金水道”难以承载船舶之重

  今年以来,资源紧张制约各地经济发展,更凸现了运输的重要性。每年,仅经过大运河苏北段南运的货物量就近1亿吨,相当于3条铁路的运输量,其中北方煤炭每年约有4000万吨通过京杭运河南运至华东地区。加之今年5月份,由交通部牵头,公安部等七部委联手,将公路车辆超载超限治理进行得如火如荼,众多货主更把目光盯在了成本低廉的水运上。

  于是,大运河上经常出现一字铺开的超载船舶,船上满载煤炭、建材等货物,除了船头与船舷露出水面,甲板全部浸在水里艰难而缓慢地前行,被人戏称为“潜水艇”。

  据徐州地方海事局许唯新副局长介绍,大运河江苏段航道等级规划为二级航道,但目前实际最高级只有三级或四级,相对应的船舶最高吨位为500吨和1000吨。但现在运河上1000吨以上货船比比皆是,甚至有的超过2000吨。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京杭运河已经多年没有疏浚,以京杭运河徐州段为例,自1985年大疏浚以来就没有经过大规模建设,二十年以来航道等级和承载能力没有改变。

  运输要求巨大,船舶“巨无霸”不断涌现,这给原本就很脆弱的运河航道带来了“不能承受之重”。

  “游击队”掌舵大吨位船只

  按规定,船舶驾驶者必须经过专业机构培训,拿到有关专业证书后方可掌舵大型船只。但现在的情况是,运河上的“掌舵人”大多数是渔民和农民,他们以前开的是小渔船,没有开大船的经验和技术,还有的根本就没有掌过舵。这些“游击队”驾船时一遇到泄洪、大风、大雾等紧急状况就“歇菜”,损失的是整船货物和整个河道的通畅。

  这些“游击队”是从哪里弄来了船员适任证书,堂而皇之地“持证上岗”了呢?现在,各省市的考试发证体系、标准参差不齐,“游击队”们就钻了这个空子。江苏海事部门管得严,他们就从管理松懈的其他省份拿证,许多没有经过培训的船员,只要交钱就可以拿到证书,而有的船员更省事,干脆就买一个假证书。

  海事管理急需“升级换代”每次沉船给当地海事部门带来的是持续多日的救护和打捞,航道也要堵塞多日,这都在考验着海事部门的工作速率。但是,海事部门现有的打捞船已经与运河中的大型运输船舶严重“脱节”。以徐州为例,徐州地方海事局现有的打捞船大部分吨位为40吨左右,能够打捞的沉船在200吨左右,但大运河上行驶的船只很多超过了1000吨。9月7日的沉船事故,徐州海事部门只好求助山东,调来大吨位打捞船,耽误了通航时间。

  除了硬件之外,海事部门的法律法规也亟待完善。作为水上交通管理部门,地方海事局的权限相对较小,尤其是没有对人的行政司法权。例如,交通警察可以直接拘留酒后开车的驾驶员,但海事管理人员则没有权利拘留酒后开船者,只能是规劝。再如,对于证照不全的船,海事部门有7天滞留权,却没有对船主的滞留权。而现实却如有的船主所说,“只要逮不住我的人,就治不住我的船”。

  据悉,目前江苏省正投资2.8亿元对负担最重的运河河段进行改造,有关部门也正在酝酿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我们期待千年“黄金水道”不再频发沉船断航事故,造福千年。本报记者 刘瑜 单亮 叶小力 (新华日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