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沙井蚝已遭毒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4日15:16 金羊网-羊城晚报
  长期的污染使这一驰名省港澳的深圳名牌食品名存实亡

  本报记者 周敏 实习生 赵超 摄影报道

  提起深圳宝安的“沙井蚝”,老广们都会翘起大拇指,赞一声“靓鶼”!“沙井蚝”曾因其肥美,驰名省港澳,在特区建立前,就是宝安的一道“活招牌”。可是,记者近日惊悉“沙井蚝”已经名存实亡了。一番打探,“揪”出了“幕后黑手”。

  海水污染造成恶果

  改革开放前,深圳一直以养蚝为主业。据史料记载,早在距今400多年前的明万历年间,宝安县的纳税养蚝面积就有2698亩,1978年,发展到3万多亩。1991年,全市的养殖面积达到21万亩。由于水质优良,沙井地区养殖的蚝格外肥大鲜美,在全省名列前茅。

  可是,经过调查,深圳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如今的“沙井蚝”却是名不符实。虽然仍是在沙井水域养殖,可是蚝的个头和品质却一落千丈,无论渔民怎样努力,都再也养不出往日肥美的“沙井蚝”来。

  对深圳海洋环境长期监测的结果表明,深圳湾和珠江口海域绝大部分水体超过了四类、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超标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氮和磷。2003年深圳湾和珠江口海域海水中无机氮和无机磷含量为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6.1倍和3.6倍。

  专家介绍,蚝是一种耐污染的生物,即使水质下降,仍然能够生存,但是品质恶劣,人食用后也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深圳市已经禁止在另一传统养殖区———深圳湾养蚝。由于海洋环境的恶化,经过测算,这一区出产的蚝,不但重金属超标,而且粪大肠菌群也严重超标,根本不能达到食用无公害的标准。而这一现象正是典型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造成的恶果。
沙井蚝已遭毒手(图)
图:深圳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的专家正在进行海上取样

  肇事“黑手”还有饲料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污染海洋的“黑手”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肇事者”———饲料。

  深圳近岸的网箱养殖业发展迅猛,对海水造成了二次污染,养殖环境日趋恶化。据深圳市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周凯博士介绍,目前深圳海域的网箱养鱼主要是使用当地捕捞的小杂鱼虾作为传统饵料,而这种小杂鱼虾饵料的利用率很低,其中小杂鱼饵料中约有五分之一需搅碎后才能用来投喂仔鱼,而其中三成以鱼肉碎屑和溶胶形式存在,根本无法被养殖鱼类所捕食而流失。这些流失的饵料和鱼类排出的粪便正以每年几十厘米的厚度沉积水底,日积月累已达近1米厚。这些沉积物除了靠风浪冲刷等自然作用外,几乎没有办法将其清除,而深圳增养殖区又往往是开放型较差海区,风浪相对比较平稳,水体交换能力也相对较弱,易引起增养殖水域水质的恶化、鱼病蔓延。

  保护措施深受制约

  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大量保护海洋环境的措施,但是,未能止住恶化趋势。一方面,海洋环境破坏容易,修复困难;另一方面仍然存在种种制约因素。

  一位长期从事海洋研究的学者告诉记者,深圳至今尚未形成完善的海域污染监视系统,无法对海上污染进行全天候监测,应急监察工作一直处于被动局面。

  而我国至今没有出台海洋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制度,无法对各涉海部门的开发规划进行有效的约束。我国目前也还没有一部法律对海洋工程和海岸工程进行明确界定。

  沙井再也养不出肥美的“沙井蚝”了。为了不让这个老品牌消亡,有关部门正在考虑“没有办法的办法”——开展蚝的深加工,所有和深圳有关的蚝产品,都冠以“沙井蚝”的称号。

  (侯颖/编制)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