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奋力实现中原崛起专题 > 正文

中原崛起文化有责 省委书记“问计”河南文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4日16:49 河南日报

  25日下午,河南省省委书记李克强来到河南文学院,与省内部分著名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座谈,他强调,文化 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文艺工作者要努力传承中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促进我省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 为实现中原崛起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李克强向大家介绍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 、基本途径和战略举措。他说, 实现中原崛起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不仅要求经济发展水平上一个大的台阶,而且要求文化事业有显 著的进步,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召开这个座谈会就是想听听文学界的同志对繁荣河南文化事业,推进中原崛起的意 见和建议,也是想问计于各位,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省委书记的开场白如春风吹皱湖水,会场上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着丰富创作经验和生活经历的作家们纷纷发言,直 抒胸臆。在3个多小时的座谈中,郑彦英、李佩甫、二月河、张宇、张一弓、王怀让、孙广举、何向阳、张海等就发展文化事 业,文学艺术的创作方向,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河南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文艺如何为实现中原崛起服务 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省文联党组书记吴长忠主持了座谈会。最后,李克强发表了简短的讲话。

  李克强书记 我们提出要奋力实现中原崛起,这一目标本身是有着文化内涵的,实现中原崛起也要求我们将积 淀深厚、优秀的中原文化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我们要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和适宜的方式对传统 中原文化进行挖掘、利用,使古代优秀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发挥更大的作用。要通过对优秀文化的推介,让世人进一步了解 河南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发展变化,使中原文化在中原崛起中实现新的繁荣。

  实现中原崛起目标需要以先进的文化作为精神动力,进而凝聚全省人民的力量,鼓舞全省人民的斗志,这也是全省文 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通过传承中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 持和思想保证。

  实现中原崛起就是要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不仅要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裕,而且要使 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省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在不 断增强,需要有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与之相适应。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不断加强文化事业的发 展,采取措施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支持,通过发展经济推动文化进步,通过繁荣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积极投身实现中原崛起的伟大实践,贴 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多推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李佩甫(省文联副主席、作家)作家有一种“习惯性的批评”和“自省”的意识。前些年我到俄罗斯,震撼巨大。在 俄罗斯看到的情况让我感慨:像俄罗斯这么一个高素质的民族,怎么会走到如此地步?两相对比,就发现了中国进步的巨大。 在莫斯科,我看清了中国。一个民族在重要阶段丧失时机是很可怕的。中国13亿人吃饱了饭正迈向小康,这很了不起。这样 看,中国的改革、邓小平理论,怎么估价都不过分。

  我对河南大平原认识较深,也经常下去走走。前些年我到林州,从红旗渠上走了一趟,又到农村走了走,发现很多为 红旗渠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没用过红旗渠一滴水的人,仍对红旗渠充满感情。红旗渠建设锻炼了一支建筑队伍,目前在全 国建筑市场上大有作为,全国到处都有林州的施工队,走出去的不止十万人。林州也因此富了起来。从这里我也看出整个社会 是在一步步前进。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一块“地”,经常下去看看,认识也在变化。河南作家都有很强的荣誉感,希望家乡好 起来,希望为中原崛起做出自己的贡献。

  张宇(省作协主席、作家)文学豫军全国闻名,作家阵容强大,老中青代表作家经常有佳作问世,但是反映我们河南 当代生活的具有传世性的长篇小说还不多见。我觉得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是我们河南作家埋头苦干精心创作的时期,我相信就 凭我们河南作家不急躁不张扬务实肯干的特点,我们一定能够创作出三五部伟大作品,来回报省委、省政府和中原人民的培养 和厚爱。

  二月河(省作协副主席、作家)我去北大讲课,有学生问我,说现在河南人外界形象不好,你有什么看法?我说这个 问题很仓促,第一我不是河南人,我是山西人,第二我三岁就来到河南,在半个世纪里,我吃的是河南的米,喝的是河南的水 ,我自认是河南人,现在河南有难,我愿意共患难。当时学生给了一些掌声。但是后来仔细想想,这话说得太忠厚。鲁迅说, 忠厚是无用的别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优势,我们的优势没有凸显出来。过去我们讲河南的特色是古、土、苦,现在土和苦 已经改变了。古这个特色,可能是我们对于外省的一大优势。河南的地上文物是全国第二,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关键是要开发 利用好旅游资源。

  王怀让(省作协副主席、诗人)我个人认为河南形象正在改变或已发生改变,从渐变到有了大的飞跃,河南的发展是 有目共睹的。河南形象要靠省委领导下的1亿人民共同塑造,其中作家担负特别的责任。我们有责任宣传河南,把河南的形象 宣传出去。中原崛起的目标,如果没有文化崛起,这样的崛起是不牢固的,希望省委、省政府在文化方面给予更多的引导支持 。

  河南历史上有很多文化名人,应该做成电视剧文化精品。河南现代化建设彪炳史册的东西,像黄河小浪底工程等也应 该有好的作品反映,要集中宣传,产生反响。

  目前的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作为政府奖,影响不够,奖金太低,应设单独的文学大奖。

  孙广举(省文联副主席、评论家)河南文学在河南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影响,文学豫军名不虚传,有这样几个特点 :1.队伍整齐、团结。2.文体门类比较齐全。3.题材的多样,体现在乡土题材的丰富发展、城市题材的开拓和历史题材 的繁荣上。4.创作与理论批评协调发展。特别重要的还有两点:一是作家独立意识的确立。提倡独创精神,不追现成,不按 别人的样子打扮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发言,逐步形成与时俱进而不跟风赶潮的艺术精神——力求现代而不离现实主义精神;力 求创新而不抛弃(反)传统;重视读者市场而不刻意迎合。二是广义豫军的形成。在全国文坛上最活跃的豫籍中青年作家与本 土作家联在一起,形成互相支持的良性互动关系。

  目前作家面临从河南看世界,还是从世界看河南的问题。读万卷书易,走万里路难,目前还很难走出去。在意识上对 自身、对资源价值的认识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在功力方面,有天下独有资源,少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就文学与本土的关系而言,有直接宣传、间接影响、文化形象大使三种类型。无论哪种类型,对于提高一个地域的知 名度、美誉度、影响力,都有别的东西无法替代的作用。

  何向阳(省作协副主席、评论家)建议设立河南文化建设专项基金为政府基金,下设: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基金。 2.文化建设传播基金。设组委会以及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采取申报、论证、专款专用,对中原文化进行继承、梳理、 研究、开发并发扬光大。在基础建设项目中拟设中国文字博物馆(以安阳为基地)、中国版画博物馆(以开封朱仙镇为基地) 、中国汉画博物馆(以南阳为基地)、中国音乐博物馆(以沁阳为基地)等专题性博物馆。文化建设传播基金可以投入对杜甫 故里(巩义南瑶湾),蔡邕、蔡琰故里(杞县),韩愈故里(孟州),玄奘故里(偃师)的修缮、传播工作,以及嵩阳书院的 文化开发与利用。嵩阳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与睢阳书院(商丘)、岳麓书院、白鹿书院齐名,古代许多大学者在此讲学 ,现有房百间,上千平方米利用面积,可以以讲学方式营造文化氛围,构建丰富中原城市群的文化内涵。

  杨东明(省作协副主席、作家)河南拥有众多的古老城市,而今这些古老的城市无不焕发着崭新的青春活力,这是我 们河南城市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一个从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化的历史关头,有关权威部门预计,随着 城市建设的发展,今后二十年内将会有3.4亿中国人从农村移居城市,这将是人类最大规模的移居行为。这种现象曾经出现 在19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时期,欧洲用了150多年的时间才将其实现,而中国人正在尝试用15到20年的时间将其完成 。

  所以,有出息有作为的河南作家应该关注和把握中国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城市文明发展的机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河南 城市的发展建设图景,深入地描写新的城市文明给人带来的心灵的冲击和精神的困惑。

  王钢(省作协副主席、《河南日报》文化周刊主任、作家)我出生于江南,算不上中原“土著”,可在创作题材上一 直钟情于中原,我觉得中原是一片最本色的国土,河南人身上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性格的精髓。同时作为记者,我采写了谢瑞 阶、史来贺等重大典型人物,近距离地接触了一批代表河南形象的时代人杰。虽然,写正面人物往往吃力不讨好,容易被认为 是肤浅的、奉迎的,但我为能进入一个个真实而壮阔的心灵而庆幸。奋力实现中原崛起,最根本的还是人的崛起,人格的崛起 。在塑造典型人物方面,河南作家功力深厚,社会影响广泛。我们河南日报文化周刊将尽力为河南作家提供这个阵地。

  王守国(《大河报》副总编、评论家)中原崛起一方面为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表现题材,另一方面 也需要文学艺术的支持和支撑。优秀的作家作品对人的精神、情感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同时自身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 名片,对扩大河南影响、提升河南形象大有助益。中外文学史上,一个地方、一处名胜因一个大作家、一部大作品而流芳千古 的范例并不少见。作为一个人文学者,尽力写出有分量、有价值的文章,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尽力宣传好名人名作,阐释好 中原文明,为实现中原崛起鼎力前驱、竭尽绵薄,我为此而努力。

  王剑冰(《散文选刊》主编、作家)河南是文学大省,散文在全国也不弱,我们借助《散文选刊》这个平台,逐渐构 建了全国散文发展的风向标。比如举办全国散文年会,每年一次,已举办了7年,不仅是在河南的小浪底、大别山、登封这些 有河南特色的地方,借以宣传河南;也拉出去,将年会做大做活,在水乡周庄、云南哀牢山、苏州同里、山东菏泽搞,参加会 议的多是全国著名作家、评论家和有影响的报刊负责人,加起来有300多人次。此外,我们还搞了中国年度散文排行榜,每 年邀请国内有名的专家对当年的散文创作进行总结。这样的活动也已搞了7年,同样产生了广泛影响。可以说,除了河南,其 他地方均未这样做过,因而有人说,河南是全国散文的中心。

  在省内,我们每年也要搞一到两个活动,对本省的散文创作进行总结,对作家作品进行研讨。这样,不管是全国性的 还是全省性的,都会带动河南作家进行散文创作的积极性,从而在全国产生影响。这些做法的本身,也是在宣传河南,光耀河 南,树立河南的良好形象。

  刘先琴(光明日报社河南记者站站长、作家)省领导在此时与作家面对面交流,现场探讨河南文学艺术工作,文化向 上发展,其意义之重大不可估量。若干年后,我们回望中原文化发展史时会发现,今天的探讨、交流、决策,正是潮涌到东之 前的风声,已成开场时候的序幕。

  邵丽(省作协副秘书长、作家)作为一个作家,我以为写作一要尊重自己的人格,二要对得起父老乡亲。即使写不出 能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的好作品,也不能写那些害人、有损河南形象的废品。不管是我们的人还是我们的作品,河南人民 都滋养着我们,怎样报答?作品应是对作家良知的一个最好的考验。

  有一个时期,我的作品被人批评为太阳光,我不认为这是我的缺陷。我们的社会确实还存在着许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 灰暗的东西,可我们的作品反映的内容比生活更灰暗,那么读者岂不是被逼到无望的地步?我觉得作家还是要学会看见阳光,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善。

  张海(省文联主席、书法家)今天这个座谈会是以前不能想象的。书记抽出时间来听取大家的心声,其作用会随时间 的推移显示出来。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李书记和我谈起一本书时跟我说:“艺术家不能对火热的生活麻木不仁。”这句话为 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指明了道路,也表明了书记对文艺界的信任和寄予的很大期望。文联50周年庆典的时候,书记为我们题 写了“传承中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推进中原崛起,创造河南文学艺术事业新的辉煌”的题词,对我们是很大的鼓励,大家 不会辜负领导的期望,一定会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相信中原崛起之日,就是文化辉煌之时。

  

  相关专题:奋力实现中原崛起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