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见义不勇为?(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5日15:41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还记得赖宁的名字吗? 在上世纪90年代初,除了雷锋,大概少年英雄赖宁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榜样。一名14岁的少年,不顾个人安危因救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上世纪70年代后成长的一批人中,学习赖宁成了他们的专有时代回忆。 也许每位英雄都有每位英雄的历史背景,在今天,赖宁还会是英雄吗? 广东省教育厅正式出台“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细则”则对今天的见义勇为有了新的诠释。细则对以往学校安全管理上争论不休的一些责任问题进行了明确界定。 细则中规定,中小学校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救火、制止正在行凶的暴徒、跳入水中抢救溺水者等高度危险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可能接触爆炸、有毒、放射性等对人身健康有害的活动。与此相对应,学校要组织师生开展火灾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等其他以外事故的逃生避险及自救互救训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这条下月起施行的细则,适用于广东各级各类大中小学校。有人赞扬,认为这是加强生命教育、以人为本,不唱高调的实际举措;有人反对,认为不鼓励青少年见义勇为不等于丧失见义勇为的教育,否则孩子可能丢掉大公无私、无所畏惧的精神。 还有不少别的见义勇为事件传递出不同的信息。 在北京一家媒体上,24日“小学生骑车狂追300米擒住偷车贼”的报道依然充满“热烈”:民警用红纸写了一封表扬信送到小学表扬这位抓贼小英雄,文章引述民警的话说,“像这么小年龄见义勇为的太少了,这与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在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9月17日决定,对勇救他人、献出生命的沭阳县一中学生宋刘邦予以表彰,向其亲属颁发抚恤金2万元。上月,一名17岁少年不慎失足落入深水,并被激流卷进漩涡;宋刘邦毫不犹豫冲入激流,奋力将落水少年顶出漩涡。落水者得救了,而宋刘邦却因体力耗尽沉入水底。 9月16日,因勇斗歹徒负伤的华南师范大学生李华志从医院康复出院。他因在广州街头勇擒歹徒被连刺多刀,却无一人挺身而出,最后还是他自己拖着负伤的身体走进了数百米远的医院。媒体还在为他当时遭遇的社会冷遇而感叹,可如果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这本就是不鼓励的行为。有专家说,不提倡无救援能力者见义勇为;还有人说,岂止是不提倡,而是应该坚决反对。还有的比较中性,“见义勇为是高尚的行为,但一定要量力而行、理性救人,应多宣传‘见义智为’”。 各种观点,谁都没有说服对方,社会和媒体传递的信息也是混乱矛盾。一边是人性的现实考量;一边是精神的日渐淡漠,你是选择做赖宁,还是选择做自己? ·胡泉· (日京/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