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规模修缮恭王府 原为大贪官和珅私宅(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09:06 中国新闻网 | ||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今日北京城里,还有60余座清代王府,其中位于什剎海畔的恭王府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目前,修缮工程已经激活,其中府邸古建筑已开始进行维修,并拟于2008年前竣工向社会开放。 位于北京什剎海的恭王府,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最早是乾隆皇帝宠臣、大学士、清朝大贪官和珅的私宅。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归天,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和珅被“赐令自尽”,其宅邸被没收。 咸丰元年(1852年),咸丰帝将此宅院赐予其弟恭亲王奕欣,改名恭王府。恭亲王奕欣即同治皇帝的议政王。 恭王府是中国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恭王府由府邸、花园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28860平方米。1982年,国务院将恭王府确立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花园部分正式对外开放。 去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座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文化部提出在此建立全国第一座反映清代王府文化的国家级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并计划在2008年前正式开放。 博物馆内除设置一系列反映清代王府历史沿革、建制规模、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展示原府邸主人生平轶事以及其它相关文化艺术内容的“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外,还将建立全国第一座王府图书资料信息中心、第一座王府文化研究中心。 经历外遭列强凌辱、内遇军阀混战的岁月,几乎所有记载着王府信息的文物或被抢被偷、或卖或损,流失殆尽。早在1936年,经奕欣之孙溥儒之手卖给外国人的唐韩《照夜白图》卷,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很难索回;府中一批家具现存北京西山戒台寺,现正在积极的协商调回中;而另一批辗转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紫檀家具则协调回府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家具器物、字画珍玩则不知流向何方。据称1905年日本山中商会曾集中购买了一批恭王府珍藏,但现在下落不明。(王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