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化水平掣肘发展 山东可能成为经济洼地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11:17 胶东在线 |
山东面临着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带的机遇,但也存在成为“经济洼地”的可能 财经时报讯韩寓群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是“青岛强则半岛强,半岛强则山东强”。在这位山东省省长的心目中,青岛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以致学者们也把这座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城市推上了与“国际化城市”一较长短的跑道。 但是通过比较,学者们发现青岛前面还有很长的路。多年来做城市化研究的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马传栋说:“差距太大了。” 马是第一个提出山东半岛城市群概念的人。他拿青岛与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柏林、新加坡、香港、汉城8个城市做了一番对比,最后计算出青岛人均GDP仅相当于这些城市的1/5甚至1/15。 而在作为反映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重要指标的第三产业方面,青岛的增加值和从业人口比重不到这些城市的一半。 其他方面的差距也同样悬殊:青岛人均居住面积为10.4平方米,处于低等发展程度和中等发展程度之间;文化设施是最高等级国际城市的1/20;航空能力几乎是人家的零头;接待外国游客的数量不及8城市平均水平的1/10。 “现在的青岛不经过20-50年的艰苦奋斗,很难成为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国际城市。”北京大学教授、“山东半岛都市群”课题主持者周一星说。 即使和国内的主要城市比也不乐观。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专家倪鹏飞曾为200个城市的竞争力排序,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中强于青岛的城市有上海、苏州、宁波、杭州、南京和无锡,珠三角城市群中有香港、深圳、澳门、广州、东莞,京津唐城市群中有北京和天津。 根据马传栋的研究,与青岛相比,济南市更弱。他说,目前济南的产业结构可以用“321”来形容,即第三产业规模最大,第一产业最小,而第二产业实力不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 和青岛比起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不足,被马认为是济南更落后的重要原因。 尽管工业基础不错,是中国著名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但济南市2000年第二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仅为23.9%,虽然2003年这一比例攀升到了31.7%,然而还是比1995年低6.6个百分点。 这种情况和上海市刚好相反。上海是以服务业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的特大城市,但它目前在重新开辟制造业基地以与周边地区争夺外资。 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实际上比青岛拥有更大的区位优势:它北接京津唐、南望长三角、西连黄河中上游、东拥胶东半岛,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和连接华东、华北、中西部地区的枢纽。不过马传栋指出,济南与青岛的差距不在市区而在郊区——青岛郊区的经济总量已超过市区,而济南的农村工业化水平落后,农业人口比重高。他认为这影响了济南的城市化进程。 山东省统计局最新的一份调查报告也证明了自己的问题。报告认为,山东的城市数量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位,城市辖区人口数量在全国仅次于广东,非农业人口居广东、江苏之后处第三位,城市化水平为41.8%,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7个百分点,比江苏低5个百分点;济南和青岛市辖区非农业人口分别为243.3万人和203.4万人,均比广州、武汉少200多万人,比南京少100多万人。 马传栋说,像青岛、济南这样的城市,城区人口应在500万以上才能较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曾多次参与山东省“科教兴鲁”、“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五规划”等课题制定和调研的山东经济学院副院长、山东省经济管理学会会长聂炳华,将山东省的这种局面形容为“洋不洋、城不城”。不过,和南方省份相比,山东的县域经济并不弱,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占据20余席,和江苏大体持平,而广东只占9席。周一星认为,山东与南方省份的差距主要在于大城市的实力。 2003年,济南和青岛实现的GDP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分别居第12位与第5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居第10位和第8位,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居第12位和第6位,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居第11位和第7位。山东省城市调查队综合处副处长张茹琳说,山东省更存在城建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近两年,山东的城建投资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去年增幅更高达50%。但是张根据苏、浙两省的情况,认为城建维护资金总收入和城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还是相对偏少。她说,2003年,苏、浙两省城建维护资金总收入都超过了550亿元,而山东省只有300多亿元,同时,全省城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也分别比江苏、浙江少475亿和148亿元。 张就此向省政府建议努力扩大社会融资,引导外资和民间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经济的发展。 这对地方政府而言是一个挑战。烟台大学区域发展与城市化体系研究所所长孙矩说,这涉及到协调利益、调整标准、放宽权限、统一规则的问题。 然而无论如何,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已成了山东省的既定方针。它能走到终点吗?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教授胡序威提醒说,面对全球制造中心东移的好机会,如果不注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为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创造好的软环境,就必定会被边缘化。 “具体到山东,”他说,“这个省面临着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带的机遇,但在长三角和京津唐的南北夹击下,也存在成为“经济洼地”的可能。”(记者郑重) 责任编辑:刘晔丽 来源:和讯网-财经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