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首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论坛开幕 孙忠焕与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8日06:40 杭州日报

  世界六大城市带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聚会———以“交流、合作与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于26日上午在江苏省南通市隆重开幕。来自世界各大城市带的代表首次聚集在一起,研究探讨大城市带发展的问题,研究大城市带之间交流、合作与发展的重大主题。

  应主办方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市长协会、南通市人民政府的共同邀请,杭州市代市长 孙忠焕与会,并作了题为“发展流通力生产力文化力,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题发言,受到与会各界人士和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本次论坛上,共有来自全球25个国家43个城市的市长和市长代表,以及以上海为龙头的16个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市长参加,并围绕“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大城市带”、“欧美大城市发展对亚洲的启示”等问题进行探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新西兰前总理希普莉,韩国前总理李寿成,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博鳌亚洲论坛中方首席代表陈锦华,江苏省省长梁保华等出席了开幕式。

  在26日下午举行的市长圆桌会议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主持会议,讨论并通过了《首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南通宣言》。作为唯一一位在会上发言的国内城市市长代表,代市长孙忠焕作了发言。

  孙忠焕在发言中说,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上是生产力、流通力和文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提高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关键是做好现代流通力(也即现代服务业)、先进生产力(也即先进制造力)和先进文化力三篇文章。回顾杭州的发展历程,就是流通力、生产力、文化力在发展中的有机结合过程。

  孙忠焕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外经济进一步对接,国内国际市场双向开放,各类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流通力在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近年来,杭州按照“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战略目标,努力打造“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城市品牌,着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兴市、旅游西进、开放带动和环境立市“五大战略”,突出重点,坚持创新,为增强流通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扩大了杭州国际交流交往,促进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推动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城市竞争力。

  孙忠焕强调,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先进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制造业是工业的基础,对发展生产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杭州而言,当前要努力抓住世界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机遇,实行差别化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把杭州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这对于促进杭州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孙忠焕说,文化是社会一切物质现象的总和,它不仅包括有形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物质现象的思想、理念、精神、行为、习俗等文化内涵。历史和时代构成了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这是强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涵动力,是“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精神支撑。这种精神力量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就会极大地推动流通力、生产力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孙忠焕提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要求城市间的交流和合作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相互间可以在合作中提高,在交流中吸取,从而得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共同发展。进一步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丰富一个地方的生产力、流通力、文化力,有利于提高城市区域综合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全面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合作进程。

  新闻链接

  目前世界上有六大城市群达到城市带的规模,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城市带”的概念是由上世纪五十年代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提出,认为城市带应以2500万人口规模和每平方米250人的人口密度为下限。城市带是城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其规模是国家级甚至国际级。

  (记者鲍一飞 杭州日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