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是“第六城市群”吗(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8日23:04 《长三角》专刊 | ||||||||
牵扯出这样一段历史,宁越敏其实只是想表达一个意思:戈特曼对大都市带的分析,只是一种客观“描述”,而非刻意“安排”。“千万不要误读”,他反复强调。 事实上,戈特曼当年描述定义的其他五大都市带,如今大体格局虽未变,但一些考量指标与都市带范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这也更加印证了宁越敏的观点:都市带是一个动态概念,不能刻舟求剑。
一个细节是,在宁越敏于1983年参与合作编著的《城市地理概论》中,并没有照单全收戈特曼的“六大都市带”,而是把长江三角洲沪宁杭城市带,列到了“正在形成的新城市带”一类,与前五个“已经形成”的都市带区分开来。 “我以为这更符合中国实情。”宁解释道,“30年过去了,我还是认为今天的长三角地区仍必须定位于‘正在成长的都市带’,与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一样,目前都难以与其他五大都市带比肩。” “第六城市群”,“世界大都市带”,说到底,不过只是学术中的定义、媒体上的称呼,可为什么这样一个称呼,竟会引来如此多在意的目光、叫板的争论? 宁越敏说:“这已经不仅仅是地理学抑或是学术层面的问题了。琢磨一下背后的深层原因,可能更有意思。” 我们究竟“需要”多少城市群? “在中国的行政区经济模式下,热情有加的政府力量介入推动,可使中国的都市圈发育时间大大缩短,提升区域的经济实力,从而更快地追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但它又是一柄双刃剑。违背了经济规律,行政区利益就成为经济区理想的强大阻力” 的确“更有意思”。 实际上,在有关国内外区域合作报道的采编过程中,记者也有几个深刻体会。 过去一年多来,本刊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欧美日其他几大都市带在跨行政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如何资源整合等相关情况,然而,收获寥廖。除了日本,很少能查到其他几个都市带的“作为”与“著述”。看起来,无论是从学术讨论,还是政府的重视与推动力度,明显是国内比国外热得多。 “这有两个原因。”经常游走于日本与中国各大区域的东京经济大学副教授周牧之,这段时间正好在长三角地区调研。他认同上述现象,并解释说:“其一,大城市群的形成,与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城市化水平有直接关系。其二,中国城市群热的背后,存在着强烈的行政冲动。” 宁越敏曾表示:国外大都市带的形成具有“自下而上”的自发特征,国内的都市圈则更多带有“自上而下”、由行政力量来完成推动的色彩。周牧之的观点也不谋而合。这两位分别来自国内与国外、研究领域分属地理与经济、素无交情的学者,表述却极为相似:中国的各级行政长官所拥有的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力,与承受的经济指标的考核压力,远高过欧美国家———“这也正是为什么国内会出现政府合作热、招商引资热等等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国外的区域合作,更多表现在企业自主行为。” 看看近年来的城市排行榜热,听听一些市长们对那些权威或不权威的排名,或喜或忧或不服的较真语气,就足以理解,为什么人们那么在意自己的城市群是不是“世界第六”了。 在这样的力量下,国内的城市群发展似乎正朝着“越大越好”和“越多越好”两个方向发展。 仅以“城市群”为例,我们在搜集整理“中国到底有多少城市群”时,发觉手足无措———实在是数不胜数。从三大区域到十大都市圈再到88座“大城市”,分法、提法眼花缭乱。一个长江流域经济带,又分为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四大经济协作区;一个长三角经济圈,还套有环杭州湾城市群、南京商贸圈、宁杭经济带、宁扬经济区等等,可谓大圈套小圈,一圈环一圈。 “在中国的行政区经济模式下,热情有加的政府力量介入推动,可使中国的都市圈发育时间大大缩短,提升区域的经济实力,从而更快地追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专家丁力教授,表达了“既喜且忧”的观点,“但它又是一柄双刃剑。违背了经济规律,行政区利益就成为经济区理想的强大阻力。”丁力更担心的是:一些城市群、都市圈,明显是一些地方政府在为“圈”而“圈”,为“群”而“群”。仿佛划一个圈就成了区域经济,就进入了先进行列。 “现在尤其需要冷静地思考:我们需要‘制造’这么多都市圈吗?现有的三大都市圈,怎样才能成为世界级别的?”丁力设问道。 距“世界级”究竟还有多远? 核心城市是区域的“关键人”,其集聚与辐射能级有多大,决定了这一区域的整体能级 丁力的问题击中了目前国内三大都市圈都存在的软肋。 虽然在国内呈“三足鼎立”、“两翼齐飞”之势,但与发达国家的发达区域相比,实力、规模、影响力,各项指标都相差甚远。打个比方说,就算是有了“世界第六”之名,与前五个“英超”联赛级别的“大哥”们相比,最多也只能列入“英甲”水准,不在同一档次。 相关专题:长三角专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