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任有利于巩固政府的民意基础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06:50 北京青年报 |
江苏省在干部公推公选过程中,将候选人的竞职演讲答辩过程进行电视直播,使干部公推公选过程进入了一种“半透明”的状态。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做法尚属首次,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我国干部选任制度的改革方向,具有制度创新的积极意义。 江苏省的这次尝试,带有明显的实验色彩。首先,省发改委副主任虽然位列省管干部序列,但副职的重要性和敏感度都不那么显著;其次,演讲答辩过程只是类似于“复赛”的 阶段,其后还有组织考察和人大常委会差额票决两道程序。公开演讲答辩过程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于是其风险也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在干部选任制度的改革初期,这种在既有的选任过程中部分实现透明化的实验,对探索干部选任制度的改革方向和方法,是一种积极求变又稳妥可行的做法。在总结这一层级实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这种透明化的选任过程,有望向更高级别和更关键岗位推广。 和任何改革措施的尝试一样,江苏省目前的做法也会受到部分群众的质疑和批评,比如尚没有实现干部选任过程的“全透明”;在目前的公开方式中,群众只是“旁观者”,而没有成为参与者等等。 这样的批评虽有道理,但并不足以否定这一探索的合法性和积极意义。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均实行任命制。公开干部选任过程乃出于政府增强民主参与以取信于民的政治自觉,而非法律的强制。而更重要的是,在干部选任这样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过程中,民众的“旁观”本身就是一种参与。虽然民众对谁能最终获任并没有直接的决定权,但5个候选人毕竟已经在全省民众面前公开亮相,孰优孰劣,群众已经有了基本的判断。其后的组织考察和人大票决的程序,虽然并不完全公开,但群众的判断已经成为不得不顾忌的重要参照。而从积极的角度说,这种“顾忌”本身就是对民意的尊重,在这种“顾忌”下产生的政府官员,理应有着比较好的民意基础。如果这种公开接受公众“旁观”和评判的做法,能够在各级干部选任过程中广泛推广,使每一个政府官员都能获得比较扎实的民意基础,则会大大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整体信任程度,有利于巩固各级政府的民意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党和政府来说,巩固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争取民意认同、夯实民意基础,是最重要的前提。而提高民意认同、巩固民意基础,需要从最基础、最基层点滴做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江苏省将副厅级干部的选任过程公开,有着特别重要的示范作用。 class=B14 colspan=3> 作者:张天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