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小康路上的领头雁——湖北省“十佳乡镇党委书记”剪影(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08:59 荆楚网-湖北日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乡镇党委书记是基层干部群众的领头雁。

  国庆前夕,省委省政府评选出了我省“十佳乡镇党委书记”,肯定了他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抓经济建设,从实际出发化解基层矛盾的执政能力,表彰了他们为实现我省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农民生活幸福美满做出的巨大贡献。

  这些“十佳乡镇党委书记”,有的来自农村,能够深刻体会农民的疾苦,愿意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乡镇事业;有的来自城市,有科学的发展思路,每到一个乡镇,就能盘活一方经济。不管来自何方,他们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勤政为民的赤子情怀、高瞻远瞩的理论修养、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化解矛盾的协调能力。

  为人民,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自己,他们严格要求、拒腐防变,他们是我省新时期基层干部的杰出代表,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这样的基层干部,我们这个农业大省才有信心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秦银科荒原上的开拓者
小康路上的领头雁——湖北省“十佳乡镇党委书记”剪影(组图)

  在半个世纪的岁月里,秦银科把毕生的精力倾注在了潜江市熊口农场的土地上,昔日的荒湖野地如今成了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农场。

  熊口农场建场之初,是有名的水袋子、穷窝子。1969年底,秦银科挑起了农场“当家人”的重担。次年,在他带领下,一场平整土地的战斗打响了。经过12个春秋的鏖战,平岗地、台坡,修渠道、机耕路,建泵站,将原来凹凸不平的3万亩冷浸田和旱包子地全部改造成了水旱轮作、高产稳产的良田。去年,农工人均收入超4000元。

  1986年,农场依靠棉花资源的优势,决定办棉纺厂。项目确定后,秦银科下荆州、上武汉,买设备、建厂房,马不停蹄,争分夺秒,办起了江汉棉纺厂。现在,江汉棉纺厂发展到5万锭规模,产值过亿元。目前,全场12家企业,家家盈利,银行存款1亿多元。去年6月,省委主要领导到熊口农场调研时说:熊口的经验首先是班子建设,领导以身作则;第二是真正把农场作为企业来办,在稳定中求发展。

  秦银科先后当选为省八届党代表、九届人大代表,全国企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乡镇十佳公仆”、省“十佳乡镇党委书记”,农场也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和全国农垦工作先进单位。胡佐喜和平乡里好书记
小康路上的领头雁——湖北省“十佳乡镇党委书记”剪影(组图)

  胡佐喜常说:“共产党人就是为人民谋利益的,要想让乡亲们过上美满的日子,唯有努力实践党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别无其他选择。”

  现任武汉市洪山区和平乡党委书记的胡佐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3年,和平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08元。

  担任乡镇党政正职10余年,胡佐喜在哪里工作,哪里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就会焕然一新。他坚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顾全大局,善于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工作,勇于开拓,为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他长期在乡镇工作,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和群众观念,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作风扎实,自觉奉献,清正廉洁,深受基层干群的好评。1998年,为抵御百年不遇的洪水,他带领干部群众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即使发高烧,打吊针,也寸步不离长江干堤,一干就是48天。防“非典”期间,他连续两个月没睡过一宿安稳觉。他一心为民,在担任花山镇党委书记的时候,就结下不少“穷亲戚”,和平乡福利院30余位孤寡老人现在都把他当成亲人。

  今年3月,和平乡党委被授予“武汉市模范公务员先进集体”,胡佐喜本人被授予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全省“十佳”乡镇党委书记,并荣获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方世江朴素的农民书记
小康路上的领头雁——湖北省“十佳乡镇党委书记”剪影(组图)

  因山区、湖区、贫区、疫区而闻名的阳新县枫林镇,如今山清水秀,成为享誉鄂东南的腊米之乡、石材之乡、把竹之乡、鱼米之乡。看到这里的变化,就不能不提起镇党委书记方世江。

  20多年来,方世江从计划生育助理员一步一步成长为乡镇主要领导干部,无论在哪里,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

  农村工作的关键在于农民增收。2001年春,方世江一头扎进枫林镇坳上村,带领群众开发荒山,大胆推行了山场流转制度改革,拍卖荒山2680亩。次年2月,他自带被褥,住到最远最穷的月朗村,带领群众建起了1000亩茱萸基地,仅此一项人均增收800多元。

  2002年5月,他又率先在枫林镇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带领党委一班人驻户调查,创造性地破解了农村工作的难题。他积极推行综合配套改革,精简机构,裁减人员,直接减少支出564万元,人均减负116元。

  担任党委书记以来,方世江积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广泛实施了“一建双培工程”,重点建设了4个党建示范村,在农民党员中培养富裕户主341人,在农村富裕户主中培养发展党员38名。现在全镇普遍建立了规范的制度,村村有了党员活动室和农民技术学校。

  方世江对群众倾注心血帮助,自己却时刻保持着朴素本色,一只水壶、一双雨靴、一顶草帽、一只电筒是他的“四件宝”,下村坚持步行,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农民书记”。余启德情系六镇百姓
小康路上的领头雁——湖北省“十佳乡镇党委书记”剪影(组图)

  1999年,初任钟祥市文集镇委书记的余启德顺民意办实事,治理了困扰居民18年之久的青林大沟,骑自行车两度进山,用一个月时间铺筑了12公里的石子路,群众对他赞不绝口。柴湖是一个有54个村、10.5万人的贫困移民大镇,在调任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他跑遍了每个村,督办解决水利、交通、特困户救助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30余件。

  他因地制宜谋发展,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和精品农业,把文集镇建成“中南地瓜第一镇”和远近闻名的蔬菜大镇,建成了荆门地区最大的以民间投资为主的水果批发市场。在柴湖,他加快实施以万人移民外迁为主的扶贫项目,柴湖移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出现积极的改观。

  1999年以前,文集镇先后出现了公安干警被打、党委书记被伤,社会治安极不稳定的状况。他上任以后,提出“外抓严打、内抓管理、点抓严治、面抓严防”的综治措施,重塑了文集形象,外地客商纷至沓来,文集镇的第二、三产业出现空前活跃的势头。在柴湖,他开通了信访“绿色通道”,实行个案“包保”。到任仅3个月,柴湖的信访量锐减,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得到控制。

  他先后工作过6个乡镇,每次离任审计都清白无染。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历届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无人违规违纪,连年被市委评为“优秀班子”。

  孙俊全 西山鉴忠诚
小康路上的领头雁——湖北省“十佳乡镇党委书记”剪影(组图)

  鄂州市西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孙俊全,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使一个债务沉重的穷街变成了工业化的富街,使温饱型的农民变成了小康型的市民;他凭着“当干部一要干事、二要干净”的朴素理念,带出了一支好队伍,带出了“全省50强街”的街道,带出了综合实力鄂州市第一的街道。

  孙俊全刚到西山,正是临危受命之时。随着国家对水泥行业政策的调整,西山境内的小水泥厂关闭了30多家,闲置资产达1.2亿元。街村集体企业陷入“背贷”的困境。经过1个多月的调研,孙俊全果断决定将鄂州市四水泥厂、鄂州市三水泥厂、鄂州市建材水泥厂进行租赁经营,全部实行民营体制,盘活资产1.5亿多元,培植出了“晶牌”、“华石牌”、“吴都牌”三大湖北知名品牌。

  稳住西山经济的阵脚后,孙俊全把目光投向了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提出了发展个体家庭企业的新理念:“双百工程”,每年发展100户个体家庭工业,100户种植养殖大户。两年后,西山诞生了106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农民大款,3000名无地农民人均年工资达到8000元。

  孙俊全淡泊名利,堪称“干净干事的廉政标兵”,他长期用的是自己私人购买的一部老手机,车子也是前任留下来的。在他的带动下,近两年,全街从“手上”、“脚下”、“嘴里”挤出来的钱就达130余万元,有力保障了农税改革所造成的缺口。郑昌华无悔的选择
小康路上的领头雁——湖北省“十佳乡镇党委书记”剪影(组图)

  素有“荆州屋脊”之称的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层峦叠嶂,山高路险。郑昌华,这位淳朴顽强的土家汉子,20年来矢志不渝地带领群众奋斗在大山里。

  过去,因为地势高寒、交通不便,卸甲坪乡“穷”名远播。郑昌华一针见血地指出:“条件恶劣是穷因,不思进取是穷病,闭关自守是穷根。”他带领乡党委多方争取对口帮扶和企业资金2600多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近3年来,修通了公路,建成了多处人畜饮水池,新建了民族学校,山乡露出了新貌。

  卸甲坪乡有丰富的水力资源,但由于条件限制,一直无人问津。郑昌华多方打听,了解到浙江省浙丽水电开发公司有意投资水电项目,便极力邀请他们实地考察。那时,郑昌华患了严重的胆结石,手术伤口还未拆线就开始为项目奔忙,白天陪同考察,晚上抽空打点滴,终于,他的执着打动了对方,总投资7000万元的洈河水利梯级开发项目确定下来了,一辈子没走出大山的山民成了有固定工作的工人。

  春去春来,花谢花开,今天的山乡发生了巨变:财政收入达到285万元,比1998年的83万翻了两番多,楼房占住房总数的60%,程控电话装机率达41.7%,有线电视覆盖率达6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2200元。奋斗未有穷期,郑昌华,这位朴实的土家汉子、这位坚定的共产党员还在大山之中继续攀登!程传利创业基层造福一方
小康路上的领头雁——湖北省“十佳乡镇党委书记”剪影(组图)

  程传利,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党委书记,扎根山乡20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呕心沥血,辛勤工作,谱写了一曲创业之歌。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程传利十分清楚党建工作的重要地位。他先后制订和完善了各项镇村干部民主监督制度,规范了干部的行为,转变了干部作风。同时,通过在党员中开展争当优秀党员、争当双带标兵和党员“双建双带”工程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发展地方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在抓好党建同时,程传利狠抓经济建设。他因地制宜,把苗木花卉作为全镇的支柱产业来抓。通过不懈地努力,横沟桥镇建成了华中地区最大的苗木基地,仅此一项人均年增收50元。3年来,全镇招商引资1.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轧钢、建材、竹木加工、粮油加工为主的乡镇工业体系。同时,他积极贯彻实施“村村通”工程、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等惠农政策,让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作为全省乡镇综合改革试点乡镇,程传利结合镇情,改革村级财务管理办法,推行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乡镇党政班子“两票推选、交叉任职”,进行了一系列的乡镇体制综合改革。

  近年来,程传利先后获得了全省水利建设先进个人、全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十佳乡镇党委书记”等荣誉称号,2002年横沟桥镇被评为全省文明乡镇。刘春发编钟故里写春秋
小康路上的领头雁——湖北省“十佳乡镇党委书记”剪影(组图)

  刘春发扎根基层,一干30载。2000年,他调到随州市曾都区南郊办事处,在出土曾侯乙编钟的神奇之地续写了新的篇章:连续3年,办事处经济指标考核位居曾都区“十强”前列;连续两年,办事处党工委被随州市委、曾都区委授予“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南郊地处城郊,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明显,刘春发在班子中响亮地提出:“招商引资,大家向我看齐!”在他的带动下,招商引资好戏连台,项目建设持续升温,楚胜、力神、华威等一批专用汽车公司,中泰纺织公司等纷纷落户南郊,出现了多年少有的项目多、投入大、后劲足的强劲发展态势。

  2001年,刘春发在基层调研时发现,瓜园村在村级要事的决策中,按照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由“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共同决策村务要事,既还权于民,又有效地避免决策失误,深受群众欢迎。他对“瓜园办法”进行了认真研究,将其归纳总结为“两会制”决策村务要事,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2002年,这一决策制度在办事处25个村(居委会)全面推开,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今年4月,在《求是》杂志和随州市委联合举办的基层民主建设随州理论研讨会上,刘春发应邀做了《从“瓜园办法”到“两会制”决策》的报告,专家们对“两会制”决策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农村基层组织民主建设的创举,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郑章均风雨兼程富民路
小康路上的领头雁——湖北省“十佳乡镇党委书记”剪影(组图)

  郑章均到一个地方带活一方经济,8年以来,他历任仙桃市麻港镇、陈场镇和龙华山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和他一同担任乡镇党委书记的,有的当上了市领导,有的进了其他部门,有人说他傻,他淡然一笑,说,只要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他愿意牺牲一切。

  面对位置偏僻、水患严重、基础薄弱、各项工作均在市里“摆尾”的麻港,他下村组、访农户,经过近半年的调研,提出了“依托水资源,激活水产业”的湖区经济发展路子。至1999年10月,麻港共开发精养塘29000多亩,一跃成为全市水产第一镇,拉开了仙桃农业结构调整的序幕。

  到了债务沉重、交通滞后、经济发展步履维艰的陈场镇,他首先向班子成员交底:“大家3年内不要想得表扬,沉下心来打基础”。他深入到基层,广泛倾听建议和意见,寻找农民增收的新路子,提出了抓农业“四水”(水禽、水产、水果、杂交水稻)、抓招商引资、抓路网建设的发展思路。4年过去了,村级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村村通了公路,2000多万元债务全部还清,一系列农产品享誉省内外,一批工商企业纷纷落户陈场,镇域经济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到了城区的龙华山,他依然成绩斐然。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他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群众生活困难上,一口气整治了30条背街小巷,为近2000名企业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为400多名失业人员找到了就业门路。刘艺新茶圣故里写忠诚
小康路上的领头雁——湖北省“十佳乡镇党委书记”剪影(组图)

  22年的基层工作经历,8年担任乡镇主职,6年先后担任3个乡镇的党委书记,“湖北省先进工作者”、“十佳乡镇党委书记”刘艺新用自己的行动,在茶圣故里天门市谱写着对党的忠诚。

  班子决定位子,发展的快慢不在于条件的优劣和基础的好坏,而在于领导班子的强弱,刘艺新常常告诫下属。1999年11月,他从基础较好的蒋场镇调到了在全市镇办场中排名倒数第二的彭市镇。到任后,他从党委自身建设入手,采取“拓宽思路觅班长、整体提高强素质、选准对象育苗子、优化环境稳班子”等措施,1年后,全镇6个后进村全面转化,2000年3月被天门市委授予“六好乡镇党委”称号。

  思路决定出路,有正确的发展思路,才有健康的经济发展。2002年8月,刘艺新调任竟陵办事处党委书记,确立了“工业强竟陵,商贸活竟陵、农业美竟陵”的定位。两年来,全处招商引资额翻了两番,陆羽蔬菜、东方建材等10大批发市场年成交额均过亿元,五百亩休闲观光农业区、千亩无公害蔬菜区、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区成为当地经济的一道靓丽风景。

  群众利益无小事,竟陵城区6个“城中村”近万名失地农民生活困难,频繁上访。刘艺新上任后,组成3个专班,逐村进行财务清理,严格按照《土地法》落实补偿费,探索出“村民变居民、居民变股民、特困办低保”的有效方法,为此,100多名农民自发到天门市委为竟陵办事处党委请功。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