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众话题:是笑话还是悲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09:24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没有任何借口》一书已经在国内流行了大半年,最近更是连续登上全国一些地方书店销售排行榜的前列。其实,这本书并非正版引进图书,而是由别人拼凑编写的,跟真正的美国原版《没有任何借口》(作者布瑞斯·巴勃)没有任何关系。书的护封上印着的“作者简介”,以及封底上印着的《纽约时报》的评语“最完美的企业员工培训读本”,都为此书罩上了诱人的光环,相信不少人是冲着上述字眼而慷慨解囊的———可这一切都是编造的,纯属子虚乌有。看来,不少读者是被出版社“涮”了一把。可出版社方 面却毫无歉意,大言不惭地表示:受读者欢迎就证明该书是好书,其它方面不必深究。看来,一切都是读者“自作自受”,谁让你买这样的“伪书”了?而上当的读者越多,就越证明“伪书”是好书,造假的问题就不必深究了———这是什么逻辑?

  然而,有法律人士表示,图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般法律上对其只有盗版、侵权、劣质等法律判定,而对于“作者身份与介绍不符”这样的情况,无法按照商品的“假冒”或“欺诈”来判定,很难追究出版者的法律责任。也就是说,一瓶饮料,如果制造商所标明的成分与实际不符,消费者可以状告商家;可现在,作为精神食粮的书籍,“鼻子里插根葱———楞充大象”,反倒不违法,这事无论如何让人想不通。据报道,这样的事在出版界已屡见不鲜。2004年5月,一本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小说《挪威没有森林》,据称是日本著名女作家、“村上春树的情人”福原爱姬所著,后来被揭发是一个中国男人写的,所谓“女作家”纯属捏造。此事成为出版界的一大笑话。

  如此出版界的笑话其实是读者的一种悲哀。问题是,这样的笑话还要闹多少?这样的法律盲区难道不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