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膜政治的道德语义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1日15:03 中国《新闻周刊》 |
然而,只有傻瓜才会用这种膜片来处理大规模伦理危机 文/朱大可 处女膜作为传统男权伦理的标识,过去曾在乡村政治体系中发挥过强大功用。而今在道德崩解的当代中国,它再度扮 演了语义暧昧的角色。 “处女膜经济”发达的年代,处女膜修补技术被普遍运用,成为各类医院展开“身体美容”的核心项目之一,人们借 此打造形形色色的伪处女;与此同时,“圣女贞德”牌的人造膜,正以125元的邮购价在互联网上畅销,它可以更轻易地在 性交现场制造“女儿红”的假象。 毫无疑问,人造膜满足了男权主义的初夜诉求,从而捍卫了男人对女人的性控制权。在男权日益衰落的时代,这层脆 弱的膜体,竟然是男人权力的坚固堡垒。 处女膜的另一令人惊讶的功能,是在各次“处女卖淫案”中维系受污辱者的尊严。近年来,河南鹿邑、郸城、新安、 固始、四川珙县、辽宁海城、山东东营、湖北随州、陕西泾阳、江苏盐城和南京等地,相继发生所谓“处女卖淫”案,被警方 指控为“卖淫者”的少女,经过法医鉴定,证明处女膜完好无损,由此免遭执法者的蓄意陷害。处女膜显示了有力的人权自卫 功能。中国特色的“处女膜法医学”,放射出了不可思议的正义光芒。 而最新发生的事件,令处女膜功能获得再度全新扩展,成为全民道德自救运动的一面“亮丽”旗帜。 据媒体报道,8月11日,几位女大学生发起一场旨在“拒绝婚前性行为,净化校园风气”的网上签名活动,同时向 国家民政部提交申请,希望成立公益组织“中华青春无瑕女大学生互助协会”。这场名为“青春无瑕,天地宣言”的网上签名 活动,据说已有近700人签名,并且迅速升温,成为中国舆论的最新热点。 处女膜表面上是肉身叙事的死敌,而实际上却是它的秘密同谋。一位署名“麦田99”的作者在网上发表分析文章, 为我们揭出了其中的内幕,原来它不过是一场由房地产总结公司经营的“交友网站”所推行的商业性活动,而众所周知,此类 交友网站的目标恰恰是贞操运动的反面。 另一家媒体的追踪采访也向我们透露,当初在成都发起另一“贞操同盟”的“七姐妹”之一,坦言自身难以抗拒现实 情感生活的冲击,并宣称其余六人“是否坚持了只有自己知道”。正如人造处女膜已经被证实为伪劣产品那样,耐人寻味的是 ,这场精心策划的校园道德拯救运动,最终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了一场引人发笑的喜剧。 早已被上世纪的“启蒙主义”批得体无完肤的贞操话语,竟然堂而皇之卷土重来,要在脆弱的处女膜上书写壮丽的道 德篇章,这是令人震惊的事件。乍一看它很像是一场被旧道德逻辑所掌控的运动,但我们不禁要问,它究竟要向世人证明一些 什么? 要是延长处女保鲜年份能够增加学习效率,这项“发明”足以申领诺贝尔化学奖,而若要借此在交友运动中哄抬小女 生的身价,这种方式却又过于陈旧。在我看来,它的惟一功能是要向我们展示“处女膜政治”的崭新方向。 所谓“处女膜政治”,就是试图在细小的生物膜体上完成宏大的校园政治表述,也即要把处女膜像牌坊一样树立到伦 理败退的前线,从那里重新聚集起溃散的信念;另一方面,情色社会的“处女膜政治”,是政治清白的一种隐喻。贞操运动的 主要方向,就是要求青年知识女性(女大学生)退入旧道德的框架,以“处女”自律。 “处女膜政治”的核心在于,它竟然要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辨认标记,用以证明全民道德的纯净,并为一个遭受严重 污染的社会洗白。 然而,只有傻瓜才会用这种膜片来处理大规模伦理危机。成年女人“失身”完全不是一个道德问题,恰恰相反,它是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各种身体解放行为的正面成果之一,而真正的道德危机只能来自人们的内心,也就是来自对宪政、正义、 法理、自由、公正、平等、关爱和一切基本人权的漠视与打击。 请不要让一小片处女膜遮蔽了我们的视野。(作者为文化批评家,现居上海,本文刊发于中国《新闻周刊》2004 年9月13日总第196期) 相关专题:中国新闻周刊第200期庆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