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解读烟台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个案剖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4日07:37 胶东在线

  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一份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7%。女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生低8.7个百分点。

  宁要“武大郎”不选“穆桂英”

  “限招男性”、“男性优先”……浏览报纸、杂志、互联网、招聘会上的招聘信息, 这些字眼并不鲜见。虽同样受过高等教育,女大学生却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据了解,不少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都遭遇过用人单位“宁选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的性别歧视。

  毕业于鲁东大学的邱明明,毕业前夕与男友一起去青岛某中学应聘,结果男友被录用而她却被拒之门外。老家莱州的任萍去年哈工大毕业回来至今没找到工作:首次拒绝她的是烟台开发区一家外企,当时她从报纸上看到了招聘启事,自己的学历、专业、年龄等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结果对方说做实验经常要上夜班,不招女性;第二次找到一所私立学校,一进门对方就说只要男老师,因为“女生太麻烦了”;接下来的几个单位都对女性做了种种限制。“就因为我是女生,连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她已决定回校考研,不再浪费时间。

  缺乏主见坐失良机

  在“女生择业难”的说法影响下,不少女大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调查发现,女大学生们普遍存在依赖心理,主动性不高,回避择业责任,一味地期待家长、老师、学校为其承担,这种等、靠的心理,延迟了她们就业准备期的到来。

  去年7月,师范学校毕业的晓梅与同学一起回了老家,按照晓梅的成绩,她完全可以应聘到镇中学当老师,但她却不喜欢教育工作。不久,她的同学报到上班。而她却想再等等看,也许会有更好的工作,其父母对独生女儿百般宠爱:“跑招聘会太累了,一个女孩子家我们不放心。”于是将工作的希望寄托在“关系”上,交由亲友包办。由于后来的工作都不及当初做老师的待遇,就这样,晓梅一直赋闲在家。今年春天,其舅舅在县城为她找到一份文秘工作,可上班不到两个月,她嫌薪金太低又辞掉了。另外,择业还受男友的左右。据调查显示,40.4%的受访女大学生有男朋友,其男友影响着她们的择业,通常会考虑与其在择业方向上保持一致。

  为保工作不要孩子

  一家私企的人力资源部部长说:招个女职员两三年就得怀孕休产假,解聘吧违反劳动法,而企业要核算成本和产出,确保利润最大化。女职工休产假影响工作连贯性,而且企业还必须支付工资和福利待遇,用女职工成本更高,所以干脆不招女的。

  某经济学院财会本科毕业的刘霞,三年前原单位倒闭,她应聘到市区一家私企财务科。为了得到这份工作,当时她跟企业立下“豪言壮语”:出差没问题,五年之内不生孩子。丈夫是家中长子,公婆一直催着要抱孙子,但年过32岁的她却仍不敢有此想法。她说,就业形式这么严峻,现在年龄大了,如果丢了工作,根本就别指望再找到合适的工作。由于丈夫单位效益不好,她要承担养家的重任。为保工作,也只好舍弃孩子了。

  据说,在一些私企和外资企业,年龄较大的女职工求职时经常遭遇“闭门羹”,因为她们已过了企业所谓的“使用黄金年龄段”。

  专家解读女生就业:实力最重要

  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种种因素中,最关键的是实力。供职于市某金融单位的崔先生深有体会地说:“只要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都超人一等,即使是女性,一样能找到比男性好得多的工作。”

  崔先生的女儿毕业于浙江大学外语专业。两年前,从网上获悉上海某大型外资企业招聘业务经理,就只身奔赴上海,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最终从36名面试人员中脱颖而出。由于工作出色,很快被提为高层管理人员,去年夏天又被选调到国外的总公司工作。

  小关的父亲因车祸致残,母亲下岗。在青岛求学的小关通过课余时间兼职打工,挣足了当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在校期间,她一直担任班干部。她不仅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而且还积累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也正是因为这些丰富的经历,今年3月份,在校时就被一家知名企业抢订。

  人才市场几家用人单位均表示招聘时不会故意排挤女生,也不会因性别把优秀人才排除在外。

  市人才交流中心提醒女生:求职别太“浪漫”

  烟台市人才交流中心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女大学生的择业途径比较狭小,加之过高地估计现今女性的就业压力,过低评价对自己的认识,以消极心态对待就业前景。同时,女大学生自身陈旧的观念,也严重左右着其择业观。某些女大学生与男生相比,更加不愿意下调对工作的期望,她们对将来的设想往往带着一种“浪漫”和不切实际。

  他认为,明确有性别要求的用人单位最多占5%%,他们也往往是因为其岗位的特殊要求或者自己单位职工性别比例失调而需要进行结构调整。而女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程度不够,对“就业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同时欠缺“求职技巧”方面经验。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女大学生及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面对就业歧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降低自已对就业的期望值,应该有从基础岗位做起的心理准备。(记者 吴英华)责任编辑:孙玲姿来源:生活周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