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寻访正在呼吸的丽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4日17:35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版撰文及摄影本报记者 樊克宁 陈辉

  天上没有不散的云彩,地上没有不朽的年华。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正如同人类自身,从诞生之日起便已经进入了消失的过程。

  正是消失产生稀有,稀有造就留存至今的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于是“世界遗产”一 词出现了。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并共同继承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在历史与现代、发展与继承的交叉路口,这些遗产成为充满魅力而又让人感到沉重的话题。中国已有30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

  这个国庆黄金周,本报记者兵分五路,在全国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选择五个点,探访中国大地上的文化遗产。第一站———丽江

  走进丽江,我们才知道什么叫世界遗产。它既是一种价值认定,更是全新的思维模式,那些以为成为世界遗产之后,就意味着大规模开发改造、意味着财源滚滚的想法,实在是大错了。现在,“丽江模式”已成为亚太地区遗产保护的参考模式,它让我们感受到人类文明精神的恒久光芒,或者,这就是世界遗产的魅力了。

  寻古城院落品文化

  记者节前就来到丽江了。为了了却住进原汁原味老民居的心愿,我们背负行囊跨入一座又一座小院落,座座院落都是细卵石铺缀四蝠朝寿图案的天井地面,雕花门窗下盛开着海棠花、玫瑰花、大丽菊……正挑到眼花缭乱,站在青石路上不知如何是好之际,“牛家大院”进入了我们的眼帘。

  在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院落里,老人和孩子在庭院中玩耍,妇女在厨房门口择菜,海棠花前晾晒着家常衣服,屋檐下一把老藤椅摇摇晃晃地,伴着雕花旧茶几……就是它了!我们选中了这座最有旧味道的大院子。

  一切都像梦境。屋檐雨水落在卵石窝中滴答作响,长夜不断;牛老爷子啜了两口米酒,塌在老藤椅中,哼着纳西古乐调,尽他值班的责任。我们睡不着,靠在门廊柜台边,听老爷子讲牛家骄人的往事———某年某人考举入仕,某年某人漂洋求学……

  可能很少有游客像我们这样,一两天就要换一个院落住的。我们住过茶马古道旧客栈,访问过当年拴马人,一家家辨认石阶和木门槛上的旧痕迹。我们感受到了当年两路人马———一路人来自内地,运来了绸缎、茶叶和盐巴;另一路人来自西藏,运来了皮革、马匹和山货,南来北往的行者都把丽江作为交易终点,他们是如何造就了茶马古道,造就了丽江当年的商业繁华的。

  我们就这样中“计”了。丽江人花了许多年时间,努力维持古城原貌,为的是让游人走进一个个古院落中去,以了解茶马古道历史和纳西族文化。他们要改变中国人的旅游习惯,将“到此一游”变为“深度旅游”,把丽江旅行变成对世界遗产的人文体验,他们的设想开始实现。

  黑屋瓦片下的变化

  我们不能不感叹纳西人在恢复家园面貌上作出的努力。曾经有一段时间,丽江古城中也耸起了钢筋水泥楼房,太阳能装置架在黑瓦顶上,霓虹灯在瓦缝间闪烁……古城管委会丁文女士告诉我们说,当时一下冒出来的钢混建筑就有17万平方米,那时站在山顶看丽江,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丽江政府花费巨资来消灭所有“现代痕迹”,又把40多个宅院列为重点保护民居,确定了100户为保护民居,严禁破坏和拆迁。还制定了《丽江纳西民居修缮指导手册》,不仅规定修缮时必须使用传统建材,连装修时墙布的质地、椅子的样式等等都有明确规定。而工匠自然是擅长建造传统民居的当地匠人了。

  不仅是房屋样式和院落格式保持传统模样,临街商铺的生意也同传统有关。

  “我们希望从任何角度看丽江,都能感受到它独特的古朴风格。”丁文说。

  留下纳西语东巴文

  丽江人正努力地留住纳西民俗和文化,这种努力是渗透在生活的每一微小事情上的。中秋节前,我们访问古城七一街的退休教师李老师,看到她全家都在说纳西语。李老师说,丽江越来越多人说汉话,年轻一代的纳西话已经退化。但在政府倡导下,老人们都在家中刻意同后代说纳西语,以保住文化的根。

  现在,丽江古城范围内的所有小学,一至四年级每周都有两节纳西语课程,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纳西语言、东巴文字和民风民俗,每逢暑假,还学习纳西古乐。

  政府提倡和鼓励所有民俗活动。古城四方街上,每天都有“打跳”活动,一当音乐响起,纳西人循声而起,手拉着手围成一圈跳得尽兴,年轻人还会借机物色他们的意中人。

  现在,丽江有“造纸人家”、“打银人家”、“编织人家”、“酿酒人家”、“制陶人家”……它们是纳西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还原古城人文景观的同时,也将引导游人更真实、更直观地了解纳西本土文化。

  让原住民回到古城

  丽江之魅力,在于这是一座活着的世界遗产,人与遗产和谐共存,相映生辉。它有居民6200户,人口2.5万,自宋末元初建城以来,多种民族和多种文化在这里交往融和,形成神秘而多元的人文景观。点睛之笔,是世代居住在城中的纳西人家。

  仅仅是两三年前,古城人上厕所仍要去公厕;吃水和用水都在溪井里;没有排污管……生活上的不便,令部分居民外迁新城;古城旅游热起来后,更多的居民出租老宅,成为客栈或商铺,他们也搬到新城去了。没有了纳西人家,古城的灵魂在哪里呢?

  为留住原住民,丽江政府着手改造古城的生活环境。最重要的是改造老屋陈旧的电线电网,因为全城都是木屋,而街巷狭窄,消防车开不进来,一街失火必定全街尽毁。

  现在,全城都铺设了排污管;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和卫生间;电力线、电信线、闭路电视都埋入地下;供游人使用的公厕使用了微生物降解粪便技术;每天早晚,鸣放纳西古乐的车辆开近,人们就知道垃圾车来了……古城干净了,生活方便了,居民们又重新回到世代居住的老院落。(栩/编制)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