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题碑者是杭州人番薯是他推广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6日10:24 都市快报

  记者叶蕾

  都市快报讯9月28日都市快报第3版刊登《湖墅路出土一块石碑见证明代银湖墅》,说在湖墅路上发现一块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明朝“富阳县便民仓碑”,现已证实,写这块碑的人叫金学曾,堪称中国的“番薯之父”。

  撰写碑文的人叫金学曾

  上一篇文章中写道:“碑文是楷书,落款是‘万历岁次丁巳仲秋上浣之吉金学鲁顿首拜撰’。”其实,这里的“金学鲁”应是“金学曾”。

  石碑刚出土时,碑面有不少字迹被泥浆涂封,“曾”字的“八”字头看上去很像“刀”,容易误读。83岁的退休老师朱世泰看了报道即去看那块碑,发现了这个错误,特地来电向都市快报指出(在这里,我们向他表示感谢)。他说,根据他多年前的一页剪报,金学曾应是明朝钱塘人,万历二十一年时任福建巡抚。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七载:“玄扈先生曰:薯有二种:其一,名山薯,闽广故有之;其二,名番薯,则土人传云: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此人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遂得渡海。因此分种移植,略通闽广之境也。”《长乐县志》则称:“邑人陈振龙贾吕宋,丐其种归,其子经纶,陈六益八利及种法,献之巡抚金学曾,檄所属如法栽植。岁大获,民赖之,名曰金薯。”

  从这些史料中,我们可以解读出这样一个故事: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旅居菲律宾的福建省长乐县侨胞陈振龙,冒着当时西班牙殖民当局不准将薯种带出境否则重处的危险,秘密将番薯藤带回福建,献给福建巡抚金学曾,经试种成功,后传遍各地。

  碑文已被解读

  这个“富阳便民仓”中的“便民”,不完全是现在的方便老百姓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粮仓。

  杭州碑林文物保护所所长陈进说,碑的大致意思已经解读出来。这个“便民仓”是国家征收粮食的一个米仓,当时富阳是杭州的所属之地,而杭州所辖的各个县在杭州都建有这样的缴纳税粮的仓库,富阳离杭州的路程不是很远,也建一个仓库在杭州运河边上,由地方官出资、民工出力共同建造。仓库的格局是南北对开各十二间,中间是通道。

  至于金学曾为何来写这块碑,碑文上没有记载。陈进说,这块碑对杭州“银湖墅”的历史提供了一份生动的实物资料,其保存完好,文字清楚,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

  (都市快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