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微音先生,您再笑一笑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7日10:40 金羊网-羊城晚报

  送别的曲子缓缓响起,飞泪的晚辈轻轻呼唤:本报记者 樊克宁 莫艳民 孙璇 廖怀凌 彭启有 图/本报记者 叶健强 陈秋明

  一位新闻斗士离我们远去了,他叫微音。

  广州殡仪馆,送别大厅中,低回着微音先生最喜爱的旋律《送别》———长亭外,古 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安详地躺在这里的是一位多么热爱生活的人,还有什么乐曲更能表达他的“夕阳山外山”的人生境界?

  在告别大厅里,新闻界同行和读者赠送的挽联“微音绝响,正气长存”、“民众喉舌、遗爱岭南”、“一代宗师、媒介旗帜”、“震老虎、拍苍蝇,言微锋自凛;燃犀角、烛灵怪,薪尽火谁传”等挂满大厅,体现了人们对这位老共产党员、老报人一生的评价。

  微音先生累了,像孩子一样熟睡,又像在梦中构思明天的《街谈》。

  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来送别这位以笔作投枪的战士、这位一代报人的先锋。

  茶楼街谈巷议 执笔皆是民情

  胜利宾馆的服务员伍艳梨来了,一看到微音先生的遗像,她禁不住泪如泉涌。

  她从1995年从事服务员工作起,就同微音先生成了好朋友。每天清晨,微音先生必定是茶楼的第一位客人,他必定带来广州当地刚刚出版的四种早报,在一边吃茶,一边同服务员聊天中,迅速地把报纸浏览一遍。胜利宾馆茶楼的116号位,是微音先生早期的座位。后来,细心的服务员们将他的座位移到了132号位,那是一个小房间,只有四张小台。

  小伍姑娘记得,有好几回,服务员们围着微音先生反映社会丑陋现象,想不到,他立即写成文章,当天就在《羊城晚报》的著名专栏《街谈巷议》中登了出来。服务员们争相阅读微音写的每一句话,高兴地看到他把他们之间的对话也写了上去。因此,每当看到微音先生边喝早茶边写街谈时,服务员们绝不打扰,因为大家都知道他的截稿时间是早上十点半。

  小伍姑娘还记得,经常会有无助的读者大清早就守在酒楼大门外,执著地等待微音到来。他们递上申诉材料,诉说自己的冤屈。微音先生总是耐心倾听,收下材料后必定交给记者作调查。他还特别喜欢同酒楼中的茶客聊天,听取他们对社会现象的看法,《街谈巷议》上的许多针砭时弊、为民请命的言论,就是这样来的。

  不顾耄耋高龄 奋力奔走举善

  广州慈善总会的人也来了,主席曹倩庄深深地向微音先生遗像三鞠躬。她说:我是代表广州所有贫困者来向微音老先生鞠躬的。

  曹倩庄含泪说起了微音先生同广州市慈善总会的交情:

  ———1995年,微音先生从报纸上看到刚刚成立才一年的广州慈善总会要开慈善门诊的新闻,立即兴奋地“街谈巷议”。当他了解到广州救助站有一位老工人李广阳,捐出了毕生积蓄的29万元,还将每月千元工资中的300元,月月都往捐款箱投放的故事时,很是感动,又上“街谈”号召所有人向他学习……

  ———微音先生将自己的书《微音》捐出来义卖,筹得23万多元善款全部捐给筹建中的慈善医院。

  ———微音先生联络了香港一大批慈善人士,于1996年举办慈善之光大型晚会。晚会上,微音先生高歌一曲《送别》……为了帮助弱势人群,他不惜以耄耋高龄奋力奔走。这场晚会,又筹得善款400多万元。

  微音先生的大力呐喊和支持之下,十年来,广州的慈善事业在社会上共筹得了超过一个亿的资金,慈善门诊服务点也从一家发展到20家;1200多患重大疾病者以及特困人士获得了救助,发出医疗费用1000多万元。今年上半年,广州慈善总会十周年庆祝活动上,微音先生被评为十大慈善之星。

  亦骂亦爱庵埠 何等坦荡为人

  潮安县庵埠镇来人了。这个小镇领导和镇食品行业协会的企业家们,同微音先生“不打不相交”,他们曾被微音“打”得极痛,但是对微音的感情也极深。

  庵埠人说,没有微音先生,就没有今天“中国食品第一镇”的庵埠镇。“九制陈皮大王”佳宝集团的杨婉如女士记得,微音先生“打”庵埠,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庵埠镇不少企业生产并销售“假奶粉”,《羊城晚报》连续推出十多篇文章炮轰“庵埠现象”,光《街谈巷议》微音先生就写了六篇,矛头直指“姑息养奸”的当地有关部门。

  “微音先生的‘街谈’让我们警醒!”杨女士还记得,在事件曝光后,庵埠人痛定思痛,以实际行动洗刷劣名。一年后,一批新食品企业重新崛起,微音先生闻讯欣然写下《庵埠,你好》,表达“庆贺之意”。此后,他数次考察庵埠,叮嘱当地企业坚持质量第一,树立品牌意识。当微音先生了解到自己当年对庵埠的“穷追猛打”些微有失周全时,他甚至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向被打过了头、被牵连的人一一道歉!“以微音先生这样的资历和高龄,能够如此客观对待自己,真是高风亮节!”杨女士说,这件事,在庵埠再一次引起大“地震”。

  当微音先生辞世的噩耗传来,不少庵埠人都给报社打来电话表示痛惜之意“我很难过!我永远记得他!他是一个大好人!”

  竭力提携后辈 几多忘年之交

  李春晓,这位与微音先生有师生之谊的老记者,抱病来到微音先生的灵堂。她一见到微音的遗像,百感交集,热泪盈眶。她回忆说,记得还是在1982年,全国开展打击经济犯罪分子的斗争,当时正抱病住院的微音在病床上一气写了17篇专稿,统一冠上“同经济罪犯通话”的副题,在当时影响巨大。有一位在逃的犯罪分子读了微音的文章后,决心改过自新,投案自首,还给微音写了一封感谢信。她说,微音一身正气,连被他批评过的人也能成为他的朋友。

  微音先生患的是脑瘤,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已经神智不清。神奇的是,当同行后辈们,无论是什么年纪,只要站在他的床前,他都会有反应。老年李春晓附在他的耳边,轻声地说:“我就是你说的那个没有让你‘掉眼镜’的人呵!”中年张克眉握着他的手,心痛地说:“老微,你怎么瘦了……”青年陈心宇摸着他掉光了头发的头颅,强作欢颜地说:“你好可爱呵……”他对所有前来探视的后辈们都有感觉,脸上表情微微颤动。他几十年如一日扶持后辈不遗余力,结下很多忘年之交,很多人都对他怀有知遇之恩。

  叶健强,这位在微音先生教导下成长起来的新闻摄影记者,昨天禁不住对沉睡般的微音先生痛哭失声:“老微,你笑一笑,笑一笑吧,让我最后再为你拍一张照吧!”

  五羊城的勇士 广州人的骄傲

  人群中来了周期望,她是本报《周期望与54个孩子》里的主人公。她用退休金和儿女的孝敬金,资助了54名贫困学生读大学,微音为此写了一篇感情饱满的街谈《井冈山儿女的情怀》。听到微音先生去世的消息,她不顾自己有心脏病,带着药赶来了。她说:“我怎么也要送微音一程……”

  连夜从400多公里外的茂名电白赶来的汪庆,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他1981年含冤入狱,历18年艰辛申诉终获无罪判决。但是,平反之后,他得不到财物返还和应有的补偿。微音先生仗义执言,写下街谈《汪庆冤案平反要彻底!》。汪庆说:我本想等到政策落实后,再来广州找微音报喜的,想不到今天在这里见到他老人家第一面,也成了最后一面!

  广州市棠下村20多岁的村民林先生,默默地在留言簿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说,从上世纪50年代起,微音就多次到棠下采访,写了许多报道,其中与人合作的《毛主席在棠下社》,是当时很有影响的文章。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微音,后来又多次见过微音,对他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此今天一定要赶来为他送行。

  告别大厅里,到处都是自发而来的市民群众,有大佛寺图书馆义工小组的11位工作人员,他们早早来到遗体告别现场,为微音先生颂经送行;有微音先生生前居住地、荔湾区沙面派出所的五位民警,他们也相约前来为微音先生鞠一躬;还有来自美国旧金山的“关太”,她带来了微音为她牵线搭桥得以出版的《金山之路》(详见本报9月25日周末特稿);华师附小一位与微音素未谋面的老师也来了,她是微音长年的忠实读者。2001年“三八”妇女节,她的丈夫送她一本《微音看人生》,她非常珍惜,并写了一首短诗:“微音一点也不微小,说出了百姓的心声,洗刷了人们的心灵,道出了社会的正义;许实一点也不寻常,办报纸的英雄,五羊城的勇士,广州人的骄傲。”“大好人”,这是老百姓对微音先生的最高评价。微音先生,您听见了吗?(晓航/编制)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