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明手机短信大赛”可喜可贺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8日11:22 人民网 |
作者:梁守泰 近日,北大、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发起举办文明手机短信大赛。大赛以“健康、文明、科学、创新”为主题,创作内容包括了健康互致、工作学习互致、亲情互致、友情互致和爱情互致等系列,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广和普及社会规范用语和人际文明用语。大赛的最终评审工作将由中央文明办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有关专家指导。 时下各种大赛名目繁多,但像“文明手机短信大赛”这样的赛事却并不多见。它之所以引起注意,乃因这次大赛的核心是“文明”二字。在黄段子到处飞,手机短信中充斥大量不健康内容的今天,组织这样一次大赛弥足珍贵,可喜可贺。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交流载体,目前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纽带。但有关统计显示,在我国手机用户发送的手机短信中,不良信息竟然占了30%。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和了解一下,就不难发现,除了日常的信息交流,大量虚假庸俗、荒诞无聊和充斥黄段子的手机短信,的确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时时污染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手机短信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使人们的工作生活更便捷迅及的同时,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良短信,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不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污染社会风气,使人们意志消沉,庸俗堕落,此其一。不良手机短信就好象游戏,容易使人上瘾,不管何时何地,即使工作时间也照发照收不误,浪费时间和精力,影响工作与事业,此其二。值得注意的是,特殊的吸引力让青少年也很快成为手机短信爱好者,乱七八糟的东西尤其是色情、迷信、暴力等信息,是毒害青少年的鸦片,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此其三。 高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倡导健康文化的重要阵地,率先向不良手机短信“宣战”,是对社会负责的体现。北大、人大等联合举办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手机短信大赛,对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消除手机短信不良影响,具有重大的意义。大赛可以教育、引导人们重新认识手机短信功能,摈弃精神鸦片,远离消极与下流,提倡健康文明的信息交流。通过大赛,筛选出一些格调高雅、积极向上,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语言健康的优秀手机短信,通过向全社会宣传介绍,能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当然,只靠一次大赛活动,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手机短信现状,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努力。如果说,举行文明手机短信大赛运用的是宣传、舆论手段,那么,它只是消除不良手机短信的途径之一,还应增加道德手段、法纪手段等。只有多管齐下,使不良手机短信为大多数人所厌恶、鄙弃,才能净化手机短信内容,日趋走向健康文明。 预祝文明手机短信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