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探访:为了让后人不再遗憾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8日13:37 解放日报 |
这是世界迄今最大的水利工程。这也是史无前例的文物保护工程。承载着中国几代人梦想的南水北调工程,纵贯长江、黄河两个古代文明的核心地区,这里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物古迹,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随着东线、中线工程的相继启动深入,文物保护工作日益迫切。 今年8月,《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文物保护专题报告工作大纲》由水利部审定 。9月下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规划工作正式启动。 保护工作紧锣密鼓开展之际,记者赶赴南水北调涉及文物最多的省份———河南。 与盗墓贼抢时间 中线工程60%穿越河南境内,涉及8市22县,据统计沿线文物点200多处。当记者到河南省文物局时,全省文物点勘探、试掘、复核工作刚刚结束,工作人员很着急:“我们得抢时间!不尽早发掘,一个前期勘探就会给文物破坏大开方便之门!” 此话怎讲?郑州市考古研究所的于宏伟告诉:“就说新郑的铁岭墓地,半个月的勘探过程中,就发生了四五处盗墓。”铁岭墓地约15万平方米,以汉墓、宋墓居多,勘探时考古人员是慎之又慎,悄悄钻进两米高的玉米地,在地下偷偷打个小孔,就怕暴露了目标。可早晨爬起来一看,老乡的玉米地被挖得乱七八糟,盗洞还没来得及填好,旁边堆着十几立方米的土,碎陶狼藉一地。“防不胜防啊,我们白天勘探,晚上墓就被盗了!” 有些破坏在勘探之前就已造成。记者来到郑州市须水镇三里庄的殷商、东周遗址,十几天前考古队在这里挖出了商朝的石凿、陶鬲、蚌镰,还有打磨精美的骨簪。沿探沟往北走30多米,一条宽约60米的新柏油路横亘在眼前。郑州市考古研究所姜楠介绍说,今年3月建成的这条公路,从遗址中心穿过,事先没有上报文物部门。 荥阳豫龙镇蒋寨的西周早期遗址也遭此厄运。该遗址面积30万平方米,是郑州市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西周人类遗址,极有可能是西周大都遗址,对郑州历史向前推进意义十分重大。文物部门8月份的现场勘查及抢救性试掘发现,遗址核心部位已被一条公路的施工现场严重破坏,成批的西周墓葬及文物被毁。 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总干渠南起南阳盆地,纵跨河南省全境,所经区域为低矮丘陵地带。从旧石器时代始直至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墓葬、遗址一一具备。 时间紧迫。于宏伟指着地图强调,这些地区都是人烟密集的地方,保护挖掘一定得快,与盗墓贼抢时间!同时,施工单位亦必须要有文物保护的意识。 争分夺秒,要拼 时间紧迫,中线工程河南段预计2006年完工。 去年夏天起,河南文物部门提前介入,垫资284万元,抽调3支文物考古调查队,分赴各地市,沿干渠探查。记者从河南省文物管理局8月10日下发的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分布调查表中看到,初步勘定的文物点255处,其中遗址和墓葬共252处,地上文物3处。 “首次田野调查正逢秋收,有些玉米地进不了人,加上干渠线路还将有些改动,预计文物点数量还会增加。”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文物处杨振威说:事实上,9月20日郑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核后再次上报的数据,郑州段就已从原先的29处,变为50处,沿干渠差不多每2公里就有一处,文物密集程度之高可想而知。 “河南是文物大省,地下文物量全国第一。南水北调涉及文物点多,动一锹土,就能碰到宝贝。”省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这样说。问题是,留给考古工作的时间也只有2年了。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办? “必须争分夺秒抢时间。”杨振威告诉记者:“现在看来,工程占压的墓葬肯定都要挖完,遗址则只能依重要程度,按一定比例发掘,百分之百挖完不可能!”即便如此,工作的强度还是很大。郑州市考古研究所的于宏伟举例给记者算了笔账:新郑市唐户遗址,纵跨从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到西周数千年的历史,占压面积52万平方米,发掘面积初定为8万平方米,探方要开800个。若讲求质量,一个探方挖掘调查起码1个月,考古队里有领队资格的10人,1个人看2个探方,1个月不过发掘完20个。“仅这一处遗址,我们所有领队全上阵,也得挖40个月,只有拼了,才能抢回时间。” 挖不到国宝才叫怪 时间紧迫,不仅在于文物数量之多,南水北调涉及文物遗存之丰富、规格之高,对抢救性发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一般来说,考古挖掘究竟地下挖出什么很难预测,但沿着这条线,挖不到国宝,那才叫怪!”河南省著名考古专家曹桂岑认为: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恰恰途经中国东西两大文化板块之间的文化交汇地带,历史上,这里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地带。 由北向南。安阳段,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国目前发现最大最重的司母戊大方鼎,都出土于此。南水北调干渠将经过安阳县安丰乡固安村,盛传曹操墓深藏于此。 郑州段。这里出土的莲鹤方壶,是春秋时期的青铜器极品;这里挖出的商代早期瓷尊,是世界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瓷器。而南水北调干渠经过的蒋寨遗址,极有可能是西周初年武王封给王叔的虢国古城,消失了2000多年的周初大都市。 南阳盆地、平顶山一带。这里曾出土中国境内最早的乐器———距今7000年的七孔古笛,七声音阶完整,至今仍能吹奏。南水北调干渠经过的汉墓葬群绵延数里…… 丹江口库区。这里出土的26甬钟,上个世纪60年代曾奏响《东方红》的激昂;这里流失的楚贵族祭器化子辛?,上个世纪90年代在美国拍出15万美金的绝响;这里挖出的楚子午鼎,为当时楚贵族祭器规格之最……淹没区的楚都丹阳古城,规模宏大的下寺楚国贵族墓群,都等待着人们前来追觅楚文化的源头和故乡。 …… 这么多珍贵的文物点,哪个挖掘起来都得“精耕细作”,小心翼翼。荥阳市考古研究所所长陈万卿介绍说,就算发掘一个正常大小的普通汉代砖石结构墓室,起码得一个多月。“单单墓室的壁画,都得临摹、拍照甚至全部移走,技术要求高,特别耗费时间。碰上重要的墓葬,两三年都不一定挖完。而遗址的处理比墓葬更复杂耗时。同一个文物点中,也有可能墓葬群压在遗址上,二者难以截然分开,难以按时代分类,这很普遍,更吃时间。” “文物考古,是从古代的遗存中提取反映当时人们生前死后的信息资料,要仔细再仔细,南水北调干线工程涉及的文物保护,时间紧、任务重,但绝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一定要让深藏地下的国宝重见天日。” 难度超过三峡 三峡工程,曾催生出一场轰轰烈烈的文物大抢救。同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遇到的文物保护问题,与三峡工程相比何若? “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文物规模、规格都远超三峡,难度更大,形势更严峻。”郑州大学三峡考古项目主持人李锋教授,和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志清异口同声。 二者涉及文物都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明清。但三峡地处中原之外的偏远山区,所以巴蜀文化自古以来都不是文化主流,众多的古建筑也多为明清时期的。南水北调,地跨中原古代、近代文明的核心地区,中国最重要的古代都城,河南境内就占了一半以上。沿线众多的古城遗址、贵族墓葬无处能比。 李锋说,数量上三峡建委批准立项文物点1087处,稍多于南水北调2004年3月公布的涉及文物点919处,但南水北调文物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很有可能最终超过。三峡涉及的地下文物不到2/3,其面积皆在30万平方米以内,4至5万平方米最常见。重庆忠县的中坝遗址,跨越新石器时代直至明清,号称代表整个长江的历史,也不过5万平方米。但南水北调90%的文物皆在地下,遗址墓葬,面积动辄五六十万平方米,上百万的都有。 张志清则认为,南水北调文物发掘难度更高。三峡文物保护,可采用原地保护或抢救性发掘相结合的方式。号称“巴蜀盛景,文藻胜地”的张飞庙,被搬迁到原址上游30公里处整体原样复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涪陵白鹤梁水文题刻原址水下保护。而南水北调所涉及文物大多在地下10米左右,干渠深6米,推土机所到之处,片瓦不留,必须全部保护性发掘。 两位专家都很急切,因为南水北调文物保护面临的形势更急迫。三峡地区属河谷地貌,文物点沿峡谷立体分布,错落有致。工程是由低到高分三期蓄水,文物保护可根据三期水位线的不同,按轻重缓急、立体分批进行。从1997年6月保护工程启动,到2006年完工,三峡文物保护的时间长达10年。而南水北调是“平面式”文物保护,干渠数个节点同时开工,文物保护必须先行一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2006年全库蓄水,2008年向北京奥运会正式供水。满打满算,留给任务最繁重的中线段文物保护时间不过2年。 专家建议,南水北调施工部门和文物部门要多沟通多协作,把南水北调文物保护这篇大文章做好,让后人不再遗憾。 东线,抢救正在开展 最早动工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文物保护正在一步步开展。 记者从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得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主干线全长1156公里,全部输水渠道的90%将利用现有河道和湖泊。其中江苏段从扬州和泰州开始,穿越淮安、宿迁、徐州三个江苏省历史上最为富庶、文物遗存最为密集的地区。 2003年9月至2004年2月,省文化厅组织各市县对沿线文物进行了调查,随后委托江苏省考古研究所进行补充调查和复查。2004年7月的最新勘察确定,沿线共发现文物点151处,其中97处为地下文物,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遗存都有发现。目前,《江苏省南水北调文物保护规划》方案已提交省文化厅和水利厅,据悉,考古经费已有部分到位。 南京博物院院长徐湖平呼吁,抢救工作迫在眉睫,要对历史负责,对子孙负责。本报记者刘旻 尤莼洁 吴长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