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民工荒 农民工维权意识增强企业须善待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0日05:39 人民网-人民日报 |
针对东南沿海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出现用工短缺现象,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忠说—— ●区域性、结构性、短暂性的用工短缺 ●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在增强 ●政府应建立和完善农民工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信息发布预测系统 记者: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并未改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的农民工短缺问题? 唐忠:眼下在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出现的农民工短缺是区域性、结构性、短暂性的。目前对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仍是供过于求的这个基本判断没有改变,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种资源都可能出现局部的不足,我们要具体分析原因何在。 东南沿海的用工短缺只是出现在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不是需方的要求供方不能满足。因为不同的企业需要具备不同技能的工人,一些企业需要的特定技能工人供给不足,就会出现用工短缺。第二,是不是信息不对称。因为出现用工短缺的行业基本上都是在今年生产快速扩张的,它们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比往年大,短期内农民工得不到信息,致使企业要用人时却招不到工。第三,是不是供给方的定价太低了。某些企业一直以来对于农民工是一种掠夺式的利用,工作强度大但报酬却很低,而且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今年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在提升,农民离开农业的机会成本加大了。在这种条件下,如果用工企业仍然延续以前的用工机制就很难找到工人了。 记者:这种农民工短缺是否也反映出一些积极的变化呢? 唐忠:积极的变化应该来自农民工方面,就是他们的维权意识增强了。这次出现的农民工短缺不是出现在所有行业,也不是出现在某一个行业中的所有企业,问题集中在工资待遇长期徘徊、劳工权益缺乏保障等等。工资低、强度大、缺乏必要保障的企业今后恐怕很难再像以前那样招到大量的农民工了。企业不善待农民工,人家就不来了,农民工开始“用脚投票”了。 记者: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长远考虑,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出现类似的用工短缺? 唐忠:这要从政府、企业、工人三个方面来回答。政府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制定规则,完善市场机制,让工资协议在公平、透明的条件下达成。但在必要的时候政府要干预市场,就是要确立最低的工资标准。政府同时应加强监管,对那些违反规定的企业绝不能网开一面。目前我国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不能在第一时间显示和契合劳动力供求,无法使劳动力配置达到最佳。建立用工信息的发布预测系统后,当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出现用工短缺时,政府可以及时发布信息,帮助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帮助农民工建立维权组织,以保障他们的权益。 企业可以考虑通过提高技术含量来降低劳动力成本,但是那些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还是应该考虑如何善待工人,留住工人。可以适当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适当降低农民工的劳动强度,给他们提供应有的劳动保障。不能再走“简单利用,忽视培养”的老路了。 对那些想外出务工的农民,希望他们能参加一些必要的培训,提高自己的技能;学习一些相关的常识,清楚自己的权益;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要善于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记者 朱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