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教育经费是“一费制”的前提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0日10:21 沈阳今报 |
李坚今年9月,国家要求在农村中小学全面实施“一费制”收费制度,以杜绝一切乱收费。可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党委、政府却召开会议,下发会议纪要,决定由学校向小学一年级新生收取“普九”借资,每人120元。白羊镇党委副书记张显杰告诉记者,国家在前几年已经明令禁止收取这种费用。但为了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他们一直都在借,因为每年都要偿还毕业生的借资,不收就没有钱还。他说,附近的乡镇都在收取这种费用。(10月9日《新京报》) 白羊镇党委、政府以下发会议纪要的形式向小学一年级新生收取“普九”借资,无疑是违反政策的,这种借资既给农民增加了经济负担,又是对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背叛,因此必须加以禁止。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也一直困扰着各级基层政府。可由于以往教育欠账过多,加上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除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外,中西部一些地区的县级财政状况并不乐观。因此尽管从国家有关政策上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已由以前的由农民承担转变为政府承担;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不过,尽管在县这一级更大的行政区域内调度教育资源,较原来的制度有利于提供农村教育资金、有利于减轻乡镇政府和农民的负担、也有助于缓和乡镇政府因向农民摊派教育经费而造成的紧张和冲突,但由于在现有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财政所占份额很小,大部分县连维持“吃饭财政”的水准都困难,一些县全年的财政收入甚至不够用于教育的支出。基于此,绝大多数县级财政显然无法担当教育经费投入主体的责任。为此,为了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一些基层政府就难免要想出各种办法进行“开源”与“节流”。所谓“开源”无非就是乱集资、乱收费,而“节流”则往往是以借或集资的名义去克扣教师的工资。就像山西省闻喜县东镇春元中学给新参加工作的教师每月仅发200元生活费(9月28日《中国青年报》)那样。 进而言之,“以县为主”仍然没有摆脱教育城乡分割的格局,因为县级行政区域仍然属于“农村”,从乡镇为主到“以县为主”,只是在农村内部调整教育资金的汲取和分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教育的基础条件。从对这项制度的最大预期来说,“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可能缓解一县之内教育上“贫富不均”的情况,但却难以改变一个市或地区内部、一个省区内部以及全国范围内极端“贫富不均”的局面,无法消除城乡之间教育的天壤之别,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困难地区的教育经费不足问题,从此意义上说,为了筹集教育经费,一些乡镇政府以各种名义对教育乱集资、乱收费,既无奈,也在所难免。 尽管教育经费不足不能成为乱集资、乱收费的理由,但教育经费得不到保障就逼迫基层政府寻求一种途径,来解决经费不足问题,而目前所有已知解决该问题的途径几乎都是违反政策的,就如白羊镇党委政府决定向小学新生“借”资,新账还旧账,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应该承认,在传统的城乡分治的思维和制度空间内,如果不从根本上调整城乡之间和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依然在老框框里做小幅度调整,是难以彻底改变中国农村教育现状的,难以使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也无法避免农村基层政权的违规集资、收费问题,并且有可能拖垮普遍贫弱的县级财政———就像已经“拖垮”了的乡级财政一样。这就要求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的重点扶持,不能再让县乡两级政府为教育经费疲于奔命,否则,杜绝类似向学生“借”资的违规现象就是一句空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