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个乡民政助理的生命历程(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1日11:26 汉网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一个乡民政助理的生命历程(组图)
一个乡民政助理的生命历程(组图)
  周国知生前的病榻(摄于9月26日)。 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一个乡民政助理的生命历程(组图)

  周国知生前用的背篓(摄于9月26日)。 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国知,你走了一年了!”

  9月26日,周国知的妻子汪碧秀一早起身,拉着一双儿女,沿着雨后湿滑的小路上了山。

  在半山腰丈夫的墓前,她默默地摆上一张张彩色照片。照片上,是一家家乡亲的新房子。“你看,他们都住进新屋了,你放心吧。”她说。

  墓前墓后,坡上坳里,挤满了和她一样前来祭坟的人。双腿残疾的胡顶成让侄子背着来了,福利院的老人们你搀我扶也来了,但更多的是她并不相熟的七里八村的乡亲们。有的捧一把野花,有的带一挂鞭炮;有的背着孩子,有的扶着老人。哭声、喊声、鞭炮声,打破了小山谷的寂静。

  一声声呼唤着的是同一个名字,汪碧秀再也忍不住心底的哀恸。她用双手把最后一张照片摆在墓前正中,那是他们一家4口唯一的合影———只不过,全家人簇拥着的,她的丈夫、孩子们的父亲,却是一张遗像。

  “国知,咱们有了‘全家福’了!”她一头扑倒坟前,泪流满面。

  山路

  羊年春节刚过,还在正月里,海拔1650多米的椿木营寒风料峭。但一条条山间小路上,人们却越来越多地看到乡民政助理周国知行色匆匆的身影。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刚刚通过决定,决心年内在全州范围彻底消灭茅草房和岩洞屋,让所有贫困农民都能居者有其屋。这个消息让周国知像孩子过年似的高兴。

  在椿木营土生土长的他,从小就体味到山民生活的艰辛。近20年乡村基层工作,他走遍了全乡每一户贫困农民的家。每到那些仍住在茅草屋甚至岩洞里的人家,眼看着屋外皑皑白雪,屋内四面透风,他痛切,却无奈。

  现在,终于可以让这些百姓们走出茅屋岩洞了!他兴奋得急不可耐。从3月3日起,全乡15个村84个村民小组,他一个村一个村地走访,一户一户地调查摸底。确定了127家“消茅”户之后,他又开始一家家建档填表、为茅草房拍照、与每家人商定具体的建房方案和脱贫方案、落实救助资金、签订建房合同等等。

  无论谁都不曾想到,天天起早贪黑的周国知这时已重病在身。时不时剧烈的腹痛,被他一句“老毛病了”丢在脑后。其实他自己也觉得今年的“胃病”非同寻常,但他决不愿意因自己的身体拖延这项工作的进程。

  5月8日这天,周国知起床时就觉得“胃疼得格外厉害”,但他忍一忍,还是照样出发。晌午过后,他走进勾腰坝村特困户胡柏春家。

  这个所谓的家,不过是一圈竹篱笆顶着块塑料布的破棚子。周国知第一次来时,胡家老少5口就躲在棚子里瑟瑟发抖。周国知手拉手对胡柏春说:“老胡,现在政府有了好政策,我们一起想办法,一定帮你立个屋。”

  这两三个月来,他跑了一趟又一趟,今天已是第6次登门。他告诉胡柏春,政府的扶持款还没到位,但他已经先帮胡家借到买砖的钱。他说:“到时我把砖拉到公路边上,你找人帮着运进来就行了。”

  从胡家出来,他觉得实在支持不住,走几步就蹲下身子歇歇气。走走停停捱了两三公里,突然间一阵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路边。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终于,天将擦黑时,村民赵海青路过这里猛然发现路边躺着个人,近前一看,天哪,这不是周助理吗?

  赵海青是个哑巴。他急忙跑回村子,一边疯狂地“哇哇”大叫,一边挥动双臂比划,带着乡亲们奔往村外,把奄奄一息的周国知抬到村委会,又是喂水又是灌药。

  总算醒过来了,周国知看到一张张围着他的焦急的脸,反安慰大家说:“打扰你们了,我这是老胃病,痛过一阵就没事了,你们放心吧。”

  一场生死边缘的挣扎,没能停滞他的脚步。第二天一早,周国知揣上几片止痛药,拄一根木棍,又上路了。

  背篓

  像这样全身心投入,为群众排忧解难,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周国知称得上20年如一日。

  乡里人都知道,周国知有“三件宝”:背篓、手电、解放鞋。椿木营山高谷深,地广人稀,人称“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手电和解放鞋,对于周国知这样经常走村串户的乡干部是必备的行头;而背篓,是他解民困、分民忧最好的帮手。

  1984年,退伍回乡不久的周国知,经考试被录用当了乡干部。从此,这只不离身的背篓,永远装满了群众的事。春送种子,冬送口粮;种地送化肥,过年送补助。他的背篓,成了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的“百宝箱”。

  椿木营地处鄂西偏远山区,山高路险,严寒多灾,生活和生产条件都十分艰苦。长期以来,这里的土、苗、侗、汉群众,总是被“贫困”二字压得抬不起头来。

  “群众生活苦,党员脸无光”,周国知认准了这条最朴素的道理,踏踏实实、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改变家乡面貌,服务父老乡亲。

  在寒冷山区,地膜覆盖育苗能让玉米增产,周国知大力向村民介绍推广。很多人不相信,他就在自家地里先种示范,接着动员自己的亲戚种。全村48家困难户,他带着村干部用背篓背着地膜一家一家送,一家一家教。当年,采用地膜技术的群众家家丰收,户户增产,整个后坝的玉米亩产一下子从100多公斤提高到500公斤,全村人总算吃上了饱饭。

  为让当地农民尽快增收脱贫,周国知发动大家种药、种烟。他背篓里装上党参籽,挨家挨户送到群众家,帮着种到地里。他指导勾腰坝村林药场实行农户承包经营,还亲自联系为他们买来黄连、落叶松等药材苗木。如今,这个林药场依然红红火火,承包经营的几十家农户年收入至少2万元,还为村集体创收数万元。

  当乡干部的20年间,周国知转过不少岗位,但他身上的背篓,却始终如一。当乡长,为发展经济背苗木,背种子;当计生办主任,为节育妇女们背红糖挂面、铺盖药品;当民政助理,给受灾村民或贫困农民背粮背物,给福利院的老人背柴米油盐……

  周国知做民政工作时间最长,他也格外牵挂那些困难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等民政服务对象。打开他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写着乡里所有这些人的姓名、住址、家庭情况。对这些“最需要关怀”的人,周国知从心眼里处处为他们着想。

  给烈、军属,红军失散人员等定期发补助金,他不忍心让他们跑几十里山路来乡政府,因此总是自己挤出时间、翻山越岭自己把钱送到他们手中。妻子汪碧秀说,就为这,他一年要多穿破两双解放鞋。

  他到底给贫困、孤寡的百姓,送去了多少帮助、多少温暖,谁也说不清楚。对他们,周国知不仅仅是“工作”,而是充溢肺腑的关爱之情。

  因伤致残、半身不遂的胡顶成,住得离周国知家不远。周国知难得回趟家,但一回家总要过来看他,问问生活情况,帮他收拾收拾地里的烟苗,还不时拿出自己的钱接济他。有一次,周国知在堂屋跟他说说话,接着走进后面黑麻麻的睡房,去翻看他床上的被褥。胡顶成小便失禁,经常溺湿,整个床上又湿又臭,被褥也沤得霉烂不堪。

  一股说不出来的感觉顶在胡顶成的胸口,除了他自己患侏儒症的妻子,从来没有人想起去看看他的被褥。周国知没说什么,过了些日子,专门给他背来了松软的棉被。甚至到自己病入膏肓之际,周国知也没忘了胡顶成的这件事。他托自己的老父亲,又送来一床新被褥。

  “国知,一世好人啊!”像胡顶成这样,只要提起周国知就激动不已的人,在椿木营比比皆是。

  账本

  周国知病倒住院后,乡里让魏光荣暂时接替他的工作。财务交接,清点完毕,涉及的83万多元资金以及各种救济物资,分毫不差,就是多出来3床棉被,那是上任民政助理忘记入账所致。

  魏光荣一点也不奇怪,多年来他与周国知先后4次工作交接,财务涉及金额有千把元的,也有近百万元的,每次的账目都是这样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周国知20年来先后任过乡长、计生办主任、民政办助理等职务,都是直接关系群众利益的岗位。虽然工作繁杂艰苦,但在乡级政府中被认为“有职有权”,手里还管着大量国家投给群众的资金。

  对这份“职权”,周国知看得很重,上要对国家负责,下要让百姓满意。他常说:“我手里的每分钱都是群众的救命钱。用出去之前我都得想一想,这钱该不该花,对不对得住老百姓。”这么多年,无论再大的困难,再大的理由,他自家和自己的亲属没从中得到过一分好处。

  2002年春天一场风灾,椿木营乡多户农民受灾。负责救灾款发放的周国知唯独漏发了同样受灾的自家、父亲、姐夫、妹妹和弟弟家。亲戚们有些不满,找上门来。他耐心解释说:“国家的救济款不多,咱们就让给更困难的人吧。”

  他的父亲周东海已81岁,也是享受优抚的复转军人。除了每月固定的优抚金,他没让父亲得任何其他救济。一次红十字会给椿木营乡一批救济物资,乡里已经分给他父亲20斤大米,他硬是从名单里划掉父亲的名字,自己掏钱买了20斤米给父亲送去。

  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在周国知身上显现得近乎“不近人情”。

  为“消茅”工程,乡里给周国知配了一部二手相机,他为茅棚户拍了上千张照片建档留资。回到家里,已经9岁还从没照过一张相的儿子周辉,缠着爸爸给自己照一张。妻子汪碧秀和他结婚17年没照过合影,全家更没有一张全家福。汪碧秀嘴上不说,心里也同样巴望着。但周国知还是不肯:这是公家的相机,公家的胶卷,我们不能占公家的便宜,一张也不能照。

  周国知上有年迈的父亲,家有多病的妻子,下有两个上学的子女,一家人的日子入不敷出,紧紧巴巴。他家的4间木瓦房,从1986年开始盖到现在还未完工,整个堂屋的一面没有门板,用一张红蓝相间的塑料纤维布聊遮风雨。家里没一件像样的家具,连床上的被子也是十几年前结婚时的旧物。

  曾当过30多年村支书的黎青山老人感慨说,周国知每年都负责救济灾民和贫困户建房,“但凡他有一点私心,只要每次从每户人家抽半块板子,他家的塑料布早就换下来了”。

  病榻

  2003年6月9日,周国知将127家消茅户的实地调查、合同签订和归档工作全部完成,面交乡党委书记李明山,结结实实说了一句话:“全的,一户也没落下。”

  这时候的周国知,又黑又瘦,1米7的个头只剩下不到90斤的分量。两天后,他被乡里送进县医院。检查的结果:肝癌晚期!

  家人和同事瞒着他,说得了肝炎。周国知对陪着他的大哥周灵知说:“哥,让医生开点药我带回去吧,住院太花钱。”周灵知抬出乡党委镇住弟弟,要他安心治疗。周国知心急火燎地说:“我还有好多事呢!”

  疼痛越来越难以忍受,病床上的日子度日如年。一天深夜,周国知让大哥坐到他床边,问道:“哥,你实话告诉我,我到底是啥病?”再也瞒不下去的周灵知哽咽了,说:“国知,你是肝癌,已经到了晚期!”面对如此噩耗,周国知的第一反应却是埋怨大哥:“你们早知道这病治不好,为啥还要送我住院,为啥还要叫乡里为我花冤枉钱?1天100多块,能给群众办多少事呢!”

  9月3日,在周国知的坚持下他出院回到家中,出院时他拒绝开任何治疗药品,只带了10支止痛的杜冷丁。忍受着肝癌晚期非常的痛苦,自知时日无多的他,心里越发有万千放不下的牵挂。

  他最后一次为自己的“消茅”联系户胡柏春家落实了100元救济款,对来看他的胡柏春交代:“我最放心不下就是你们家,我没能帮你们到最后,实在对不起你们,你们一定要想办法建好新屋,发展生产。胡柏春一个劲地抽泣:“我这辈子怎么报答你啊!”“你过上好日子,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

  对年逾八旬的老父亲,周国知有许多愧疚。“爹,我不能替您老尽孝送终了。”

  他的兄弟姊妹,这些年为了他的工作,尽了不少义务,作了不少牺牲。他对妹妹金枝说:“你们别怪我,谁让咱们是至亲呢!”

  当然,他觉得最对不住的还是妻子儿女。从这次回家到他永远离去,一共24天,这可能是多少年来他们夫妻聚在家里时间最长的一次。也生着病的妻子,一直守在他身边。

  接任他的民政助理魏光荣,多年同事,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周国知交代他办的事最多。“库房里的救济棉被,该晒了”“孤老冯卓然生活无着落,要接到福利院来”“消茅户盖房子的事,要抓紧”……

  但,只有最后一件,周国知反复思量才开了口说:“你看我家里的情况,我担心我老婆的风湿病会瘫得站不起来,两个孩子都还小。真到了那一天,请组织上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给她们、给我父亲适当照顾。”

  还没听完,魏光荣已是双眼泪流,这“照顾”二字,是20年来第一次从周国知嘴里说出来啊!

  碑

  2003年9月27日深夜,周国知永远告别了椿木营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年仅42岁。在这个偏远的山乡,从不曾有哪个人的死,惊动了那么多非亲非故的百姓。10里、20里、40里远的山路上,扶着、搀着、还有让人背着赶来的群众络绎不绝。周家屋子坐不下,邻居们腾出房子,大家轮流到灵前坐一坐,站一站。漫天大雨里,几家村民毫不犹豫地砍掉自己正在生长的苞谷,开出几米宽的通道,无数乡亲伸出手臂,托起棺木送他走向长眠之地。

  周国知走了,生前身后,没留下什么财产,也几乎没留下任何记述自己的东西。她妻子,翻遍全家,甚至找不出一张丈夫的照片。

  但在全乡百姓心中,却刻骨铭心地记着他的名字,记着他带来的温暖和帮助,记着他掏心掏肺的关爱之情。我们写下的关于他的每一个故事,全来自椿木营百姓的叙述。关于他的一切事迹,都是椿木营群众从心里掏出来的记忆。

  十几年前,乡亲们为了感谢周国知在悬崖峭壁间背水泥,在彻骨冰凉的河水里淘沙子,带领他们建起“幸福桥”,在桥头立了一座功德碑,但周国知却悄悄地把碑上自己的名字抹去了。他对前来“抗议”的村民熊昌余说:“共产党人的功德碑,应该建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为此,他奉献了自己全部的心力,燃尽了自己赤诚的生命。周国知,像生他养他的鄂西大山一样,静默无语,却巍然耸立。唯山里百姓的口传心念,让他的事迹和他的名字,像土家人的山歌一样,愈唱愈远,绵延不绝……这就是他的碑。据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新华社记者杨希伟 曲志红(来源:新华社)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