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不能再让氮污染毁损生态环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09:17 扬子晚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从今天起至16日,由中科院主办,国家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江苏省人民政府等共同协办的第三次国际氮素大会将在南京召开。此次会议有40个国家和地区共417名专家学者参会,国外来宾达到265人,会议全部用英文进行。在会议前一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大会主席、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朱兆良院士向媒体透露了氮对我国及世界环境造成的多方面影响,并呼吁我国尽快采取政策与科学措施,遏制氮对环境与生态的破坏。

  朱院士说,氮位居植物营养所需的氮、磷、钾要素之首,是构成蛋白质的来源,是农业增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自然界中以氮气形态存在的氮称为惰性氮,对生态环境没有负面影响,但当它通过化学工业合成或燃烧后,就成为活化氮,例如氮氧化物和氮氢化物。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自然界原有的氮循环被严重扰乱,越来越多的活化氮开始向大气和水体过量迁移,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我们俗称“笑气”的氧化亚氮不仅会造成温室效应,还可以破坏臭氧层,增加地表的紫外线强度,危害人体健康。又如铵和硝酸盐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子,太湖出现的“蓝藻水华”和近海岸的“赤潮”现象等都与此有关;硝酸盐还影响水质,人们一旦从受到污染的饮用水中摄取过量硝酸盐,就有可能出现正血红蛋白症,这种病对婴儿则有致命危险。

  氮对环境的影响是全球性、持续性和上升性的,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氮的使用,并将会随着人口增长与生活质量提高消耗量不断上升,因此氮与食物和能源生产及其引发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高度关注。每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氮素大会也就应运而生,前两次会议分别于1998年在荷兰和2001年在美国召开。我国是世界上氮肥使用量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年用量的三分之一,相当于2500万吨纯氮的用量,来自农田中氮肥占了活化氮的70%%。同时,我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因此由氮素引发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并受到国际上的关注。第三次氮素大会的主题就是“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对氮循环的影响”,主要是商讨在经济与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下,如何使全球氮利用既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又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朱兆良院士指出,由于经费和认识不足,我国目前对氮污染的处理刚刚起步,例如对水只进行二级处理,大量的氮、磷没有能处理掉就直接排放出去,加剧了湖泊的富营养化。其次,我们的氮肥、能源利用效率还不是太高,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0%%,对畜禽粪便的利用率才达到欧盟的一半,这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另外,我国是农业大国,70%%的活化氮来自于农业生产,因此改革现有耕作制度、推广精确施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也很关键。科学家还需要通过基础性研究,弄清楚一个地区活化氮的环境容量,建立相关的预警机制,把氮的排放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并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开发新技术、新思路来降低氮对环境的破坏。本报记者 吴昌红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