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腐败不道德怎么不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10:05 沈阳今报 | ||||||||
教育部出了个新规定:明年开始的研究生复试,对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的考生,招生单位一律不得录取。(10月11日《北京娱乐信报》) 笔者认为此举甚为不妥。公司招聘、干部晋升、单位评优把“思想品德考核过关”放在“门槛”位置,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评优、晋升都属于比较“奢侈”的发展机会,思想品德的门槛不大妨碍社会公平。可考研所包含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机会就不一样了,教育公平是
再说了,读研属于教育的一个阶段,教育至关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引导社会的思想品德和风气,让思想水平不高的人变高,让道德品质不纯的人变纯——公司可以拒绝思想水平不高的人,政府可以拒绝品德不纯的人,学校怎么能设置如此门槛呢? 即使绕过前两个问题,将“思想品德”设为门槛还是行不通。从现实情况来看,招生腐败之毒猛于“思想品德恶劣”。“思想品德”就是一个弹性、不好把握、对判断技术和公正的自由裁量要求相当高的门槛了,如果现实中的招生环境很好的话,这些尚不会成为问题,可麻烦的是,招生腐败层出不穷,已然影响到教育公平。在这种环境中再加上“思想品德”这个模棱两可的门槛,研究生招生腐败的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这种恶化带来的恶果会比研究生队伍里混入“思想道德恶劣”学生带来的恶果严重许多。“思想品德不好者”的受教育权、教育传道的本体性承诺与招生腐败的权衡———这是对“思想品德”进入读研资格审查难以越过的三重山。北京曹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