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代表团:是合作伙伴更是友谊使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2日16:21 新华网 | ||||||||
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王露露季明10月12日报道:从11日上午在同济大学的演讲,到下午在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揭牌仪式上,除了中国的大学生、教授和媒体记者外,另一群听众就是人数众多的跟随法国总统希拉克来访的代表团成员。 代表团成员有外交、旅游、文化和外贸部长,法国著名大中小企业的老板,其中有著名的雷诺和标致汽车制造厂厂长、Veolia污水处理公司等,以及30多名随团记者。如此庞
在同济大学“一二九大楼”的阶梯礼堂里,一位位西装革履的总统代表团成员,肩并肩与中国学生、教授、记者坐在一起,聆听法国总统的演讲,掌声、笑声汇成一股暖流,润泽人心。总统演讲时的幽默,引得在座的部长及高级官员们,友善地与前后左右的中国听众交流。 随行的总统代表团成员亲和而风趣,在等待希拉克抵达同济大学时,一位文化官员走在为总统铺设的红地毯上,风趣地说:“看,我也当了回总统。”一位部长想问记者一件事,第一句话便是,“我想你肯定会说法语。”他说,在成都、北京和上海所有的参观地点,全部使用的都是法文的欢迎标语,他甚至感觉,法语在中国已经日渐普及。 30多名随团法国媒体记者的阵容中,有法国著名的法国电视1台,2台,3台和专门面向亚洲观众的电视5台纷纷亮相中国。法国所有的广播电台,报刊杂志社,如著名的《世界报》、《快报》、《费加罗报》和《巴黎竞赛画报》等全部倾巢出动,为的是不落下总统在华全程访问的每个细节。他们的说辞是,不光报道我们总统的访问活动,我们还要把中国的人、事和文化风情,特别是中国式的热情,带回法国。 法国文化年,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以雅尔为代表的激光音乐,以莫奈而驰名的“印象派”画展,以香奈尔为典范的百年时尚,还有一位位真实的法国人,这些高级官员、企业家以及普通的媒体工作者,也许更能代表“法国精神”。两国人民在文化的交流中相互认知和相互欣赏,这便是中法互办文化年的涵义所在。因此,总统的随行人员,不只是来中国寻求合作和投资的机遇,更是友谊的使者。 前法国总统密特朗早年在中国参观孔府时,以诗人的口吻对人们说:“我正在倾听龙的声音”。若干年后的今天,法国人不只局限于倾听,而是在与龙的传人进行着广泛的对话。 相关专题: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