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安徽一农民要造飞碟 乡亲凑齐50万元支持(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3日11:26 海峡都市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安徽一农民要造飞碟乡亲凑齐50万元支持(组图)
杜文达和他的飞碟

安徽一农民要造飞碟乡亲凑齐50万元支持(组图)
晨曦下的碟形飞行器

安徽一农民要造飞碟乡亲凑齐50万元支持(组图)
飞碟制造现场

  一位倾家荡产也要造飞碟的农民朋友,他自己的信心很足,乡亲们也都支持他。

  记者前些天见识的那艘飞碟,说实话,有点简陋,让人失望。不过据这位农民朋友称,这个家伙一旦制造完成,将可以平稳地升空,安全地降落,以任意角度转向和前进,甚至还能潜水,无所不能啊。这艘飞碟的主人,也是设计和制造者,跟咱们一样是个地球人,姓杜名文达,是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的一位农民。

  记者见到飞碟制造者

  两周前记者走进了杜文达总经理的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也就是实验室,也就是杜总家的会客厅,同时也是杜总的卧室。

  杜文达(以下简称杜):随便看,上一次试的时候,我们的油门拉线断了。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些材料都是您花钱买的?

  杜:是的,载人飞碟大概分5块,一个是内叶片外叶片,还有它的驱动部分和发动机。

  记:中间那个圆的是什么东西?

  杜:是我们改造过后的传动结构。

  记:人坐哪里?

  杜:人坐的位置就是在这个靠背的地方。

  主持人:要说这农民兄弟们这些年,也造了不少新鲜东西,我就听说了好多。十年前,四川有位姓周的先生,是造飞机。我这儿还有他当时试飞的录像呢,这飞机的三个轮子已经离开了地面一米左右,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掐了油门,也许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不过他已经向那些围观的人们证明了他常说的那句话,即将离地有升空的感觉。尽管不高,真的飞起来了。还有,山东的孙中歧先生,也是位农民兄弟,人家自己造汽车都造到外国去了。2002年7月,英国举办国际怪车大赛,孙中歧率领的飞马队,是唯一来自中国的车队。外国人对孙中歧说,来参赛很不容易,谢谢,很激动!

  不过,前述几位比起这位杜先生,我觉得还是有些逊色,不光是杜先生造的是飞碟,而且,这位杜文达先生,可不像前几位那样自己闷头苦干,自娱自乐。他可是拉开了架势,当事业干的!

  40多人集资50万搞飞碟

  环宇飞碟科技有限研究所,研究基地。从去年9月开始,杜带着40多个人,集资50万元,搞起他的飞碟研究。

  杜:我和四川的那个人想法不一样,可能他是一种爱好吧,或者就是想要试一试,可是他做飞机的时候,他应该考虑现在国内外飞机都比较先进了,你现在去发展,从市场上看它没有什么价值了,更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如果是100年前也许差不多。我做这个载人飞碟,我认为现在这个社会上就是需要这样一种交通工具,一种多功能的安全的交通工具,一个是塞车,另外是道路堵塞,一旦碰到这样的情况,除了飞机能过去,别的东西过不去。可飞机过去还需要机场呢!直升机它的安全性能不太好。我是从社会上需要考虑才去做的!

  主持人:据杜文达介绍,他1991年在报上看到了一篇报道对自己是深有启发,再加上结合气候学中龙卷风产生的压力,他认定自己的飞碟一定能上天。杜文达虽然只有初中毕业,但凭着天资聪慧,写出了自己的碟形飞行器的理论构造,去年9月该理论被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专利。

  杜:北京航天大学我去过好几趟,当时找了一个姓高的教授,他告诉我日本、美国、德国、俄罗斯等4个国家都没有搞成功,我就把我的设想和原理还有这个专利证书带给他看,他看过后还劝我说,你个人别投资这块,搞点比较小的,这个太大了!我说现在我已经开始设计研究了,我就不打算退了!

  俄美专家花了15年时间

  主持人:尽管杜先生的决心很大,但我们还是不敢相信。恕我直言,这家伙离地,估计也是很有可能的,但有多大开发价值,实在不敢苟同。我觉得花些钱自娱自乐也未尝不可,但投资50多万,真当事业干,我总觉得没谱!

  这几天我查了大量的关于UFO的书,书上说目前确实有很多国家都在开发这种飞行器。这个像一只金龟子的玩意有个很酷的名字叫“EKIP”,从侧面看,这个东西像一颗扁豆。你可别小看这只金龟子哦,它不仅可以载重100吨,而且还能以每小时500到700公里的速度在天空中飞来飞去,飞行高度不逊于波音客机。我听专家说,这个玩意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的科技水平都非常尖端。它花了俄美两国专家15年的时间,而且造一个这样的玩意花费大约在7000万美元。

  到底杜文达的飞碟有没有可能升空,记者在回北京以后,专门咨询了北航能源与动力学系的一位权威的教授,教授说,不是没可能!杜文达飞碟的动力系统的合理性是完全有理论支持的。

  不过教授叫咱们先把杜文达的飞碟放一放,先听他说说这人造的碟形飞行器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人造碟形飞行器有两种,目前真正在航天科研上被需要的是一种水平动力飞碟,就像老外们造的那样的金龟子,而另一种人造飞碟的动力轴是垂直的,因为性能与水平动力飞碟相差甚远,在航天科技上的用处并不大,所以科学家们都不怎么研究它。而杜文达研制的碟形飞行器就是后边这种垂直动力的原理。

  教授说,按照垂直动力原理,杜文达的飞碟不是没可能升空,但也就只是升空罢了,要想左右平飞或者拐弯盘旋什么的,那是万万不可能的。老外在花大价钱试验,专家们质疑杜文达的想法。不过,杜文达说专家的质疑不怕,因为在他的身边簇拥着很多坚定的支持者!我认为爸爸

  是个科学家

  儿子:(爸爸)他做这个目的不是为了经济,为了自己一些心中的想法、自己的理想而已。我认为我爸爸是一个科学家。

  记:如果说这仅仅是你爸一种幻想?

  儿子:那我还是支持他,最起码他为了这样的想法努力过,奋斗过。

  两年前杜文达投身航天事业之时,孩子他妈很怄气。

  记:你跟他吵过吗?

  杜的妻子:吵过。

  记:他怎么跟你说?

  妻子:他说这是他的理想,对国家对自己都有利,他回到县城租了房子搞这个科技,我不放心,就搬来了,租房子照顾他,他研究他的。

  杜: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困难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要还外面的钱又要买东西,他(内弟)把他家里耕地的牛卖了,卖了牛想拿这钱买治淋巴癌、治血癌的药,但是这个钱他没花,给我送了1900块,最后又送了我几百块钱,又把家里刚打的豆子卖了500块钱,给我送过来了。

  七拼八凑凑齐了50万

  主持人:精神上,家人不遗余力支持,经济上,投资飞碟的人,可不是什么风险投资家,而是卖牛、卖地、卖房、卖车,来帮助杜文达的。而且都是杜文达的父老乡亲,据说参与投资飞碟制造的人有40多个。不过,有意思的是,在他的这些朋友中,有钱的都不参加,有钱的朋友对他这个事情,要么认为搞不成,要么就是不相信,可能是人家见多识广吧;而那帮穷哥们,都认为飞碟市场是非常有前景的,而杜文达又是个能人,跟着他干,不会错。于是大家倾家荡产地投资到这个飞碟制造中来,就这样七拼八凑终于凑齐了50万元。

  记:看病的钱算是救命钱,给你,你就拿了?

  杜:当时我跟他说了,我说风险比较大,成功的可能是时间很长,不能立马,今天拿钱,明天不可能就得到回报的,你们考虑好,他们都说知道。

  主持人:投资人多了自然应该有个章法,于是,今年6月,杜文达和大伙就成立了这个名为环宇飞碟科技有限研究所。杜文达他们这地方,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是个农业大县,经济一般,信息也不够灵通。杜文达说,大家的想法是,倘若这艘飞碟真的能够上天,倘若真的有大财团对此感兴趣有意买走这个飞碟的专利,那么,或许人们可以或多或少地改善目前的生活状况。

  工人一年多没拿一分钱

  说到卖专利,在安徽萧县,杜文达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的,因为早年他曾经发明过一种矿山上使用的机械,当时的那项专利,卖了18万元,这可是当时在当地轰动一时的新闻。几年前,杜文达也算是个村里靠科技走上致富道路第一人,村里村外的乡亲们眼里的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科学家。

  工人:好像说我们老总给我们说的都是原理什么的,听了他的什么原理觉得肯定能成功,但还得等结果吧。

  记:今天是周末你知道吗?

  工人:不知道。

  记:应该是休息的时候?

  工人:我们没有休息的。每天就是干,干,上年的春节都没放假。

  记:真的?

  工人:真的。为了早点给他搞成功,没有放假。

  记:有没有人说你们特傻呢?

  工人:有,偶尔也有的,可能我们想的比他还要远点。

  主持人:在飞碟公司这些工人,几乎就没有什么高学历,来之前工人大多只会一点点简单的焊接或切割技术,甚至对机械方面是一无所知。不过,还好,在工人们上岗之前,杜总总会对这些工人做一个为期一星期的简单培训,另一方面,没有高技术的工人们说了,只要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就对得起他们杜总。

  您可能要说这帮工人们这样尽职尽责,一定得了多大的好处,那这您就想错了,因为杜文达的这个飞碟公司资金非常紧张,这里工作的工人的工资都采取记账的方式,也就是说大家一年多都没拿一分钱了,杜总一再地安慰大家等到飞碟试验成功了,所有的工资就会一次性发给大家,对此,工人们也没表示过什么不满,反正飞碟制造一旦成功,专利只要卖出去,钱自然就会拿到手里的。

  记:你们从来没想过,我不在这干了,我到外面打工,没有这样的想法吗?

  工人:没这个想法,有这个想法也不到这来了,矿上上班一个月千把块钱的。既然干了,信心很大,有很大的把握把它搞成功。

  杜文达的飞碟能上天吗

  主持人:在杜文达的身边,帮助他管理这帮工人的是一个名叫胡波的人,这个胡波也是颇有来头,他原来是当地一家葡萄酒长的副厂长,在听说杜文达造飞碟的事情以后,把自己厂长的高薪工作辞了,还把自己的房子做了抵押换了一笔资金来支持杜文达。

  杜:其实我跟我老婆吵得比较厉害的,一说就难受。

  记:你们到现在还是为这个事(飞碟)吵?

  杜:现在基本上好了,能理解。

  主持人:杜文达造飞碟一段时间后,越造越穷。不久,杜总的经济就开始告危,他这个公司老总当得真够窝囊,除了租来的面积约二十几亩大小的破厂房,连给妻儿睡觉的房子都没了,这学期儿子学费还是从亲戚家借的。与此同时,关于他造飞碟步履维艰的消息传开了,飞碟上了电视登了报纸,杜文达出名了。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上海的一个老板看了报纸之后,连夜赶到萧县一举为杜文达的飞碟注入了将近10万的资金!杜文达带着他的“科研班子”又上路了。

  说心里话,对于杜文达和他的农民兄弟一起造飞碟,我的心情非常复杂。为什么呢?因为一方面我觉得杜文达和他同伴的身上表现出来的执著和认真,是那么的令人可敬,另一方面,杜文达和他的亲人们投了那么多钱的载人飞碟到底能不能上天,我心里也在打鼓。或许对杜文达他们而言,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关于UFO的故事了,更多是兄弟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N据央视《社会记录》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