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外交专家:建立东亚共同体成共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4日10:19 人民网-人民日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东亚共同体的概念,已经被东亚13国所接受,已经成为共识。这是日前在泰国举行的东亚思想库网络年会给与会者最突出的印象。东亚13国已经同意,明年在马来西亚举行第一次东亚首脑会议,即东亚峰会,这又将成为东亚合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吴建民日前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媒体人士熟悉吴建民,始于他出任外交部发言人,后来他受命出任中国驻法国大使
,回国后担任外交学院院长,但记者无论如何也想不出他与东亚问题的“接点”。吴建民说,他于今年初受命担任东亚思想库网络协调员。东亚思想库网络是“10十3”首脑会议上确定的促进东亚合作26项措施之一,其职责是向首脑会议提出政策建议。外交学院设立了东亚研究中心,吴建民亲任主任,主要研究促进东亚合作问题,今年已经举行了两次研讨会。虽然知识结构“转型”时间不长,但他对东亚问题已是相当熟悉了。

  记者:关于东亚合作的目标,过去有许多概念,“东亚共同体”为什么会得到东亚13国的认同?

  吴建民:主要有3个因素促使东亚国家达成共识。

  首先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区集团化步伐加快。如今世界上,在美洲有北美自由贸易区、泛美自由贸易区,在欧洲有欧盟,在非洲有非盟。即使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单独应对经济全球化也感到力不从心,也需要寻求地区集团化的依托。因此,东亚国家就东亚共同体达成共识不是偶然的,是地区集团化发展的需要,是地区集团化发展推动亚洲人思考和行动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其次是东亚区域历史事件的推动。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让东亚国家警醒。如果亚洲有类似欧元的机制,受到的冲击就不可能那样大。经历危机事件后,东亚国家看到自身地区集团化的建设滞后,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痛感加强东亚合作的必要。

  其三是东亚合作不断发展,“10十1”和“10十3”机制的作用不断加强。20世纪90年代初,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就提出过建立“东亚经济集团”的主张,但遭到美国的坚决反对。后来东盟国家还提出过集团化意思不强的概念,美国也不赞成。90年代后期,东盟与中国的“10十1”宣布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去年“10十3”首脑会议期间,中日韩发表联合声明表示,要加强经济合作,包括建立自由贸易区。中日韩三国是东亚合作中的重头,事实表明合作也在加深。

  记者:东亚合作为什么会引起世界性的关注?

  吴建民:东亚地区13个国家拥有人口约20亿,占全球人口的1/3,是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东亚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约20%,东亚国家的外汇储备占世界外汇总储备的1/2,东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这些经济要素使得东亚地区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凸显出来。加强东亚合作,不仅对本地区的国家有利,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美国对这些积极因素也是心知肚明,它对于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态度,由反对到不反对是一个重要变化。

  记者:建立东亚共同体对中国有哪些机遇?如何把握这些机遇?

  吴建民: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新阶段,“走出去”战略的提出非常适时。继商品、旅游、劳务之后,现在是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时候。“走出去”的重点对象是发展中国家,是亚洲地区。“走出去”有利于化解经济过热,有利于实现互补双赢,有利于落实“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实现“走出去”战略,要通过“官产学”相结合,政府的外交资源、产业界的资本资源、学术界的科研资源都要参与“走出去”战略。过去我们在资源共享上意识不强,例如我在法国当大使,每年接待的代表团数以百计,但很少有企业家来找我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应该让企业家都知道,外交官支持“走出去”战略责无旁贷。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都应该为“走出去”战略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撑。

  记者:东亚共同体进程当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吴建民:日前在泰国举行的东亚思想库网络年会上,许多代表认为,中日两国高层往来处于停顿状态将对东亚共同体进程产生不良影响。一些代表指出,中日改善双边关系可以借鉴欧洲的经验,法德两个民族交恶的历史长达1000多年,但二战后通过双边合作与多边机制最终实现了和解,“双边难题多边解决”的经验值得中日双方参考。本报记者 于青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