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扶贫开发:从物质扶贫到精神扶贫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5日08:28 新华网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新华网广西频道10月15日电(何丰伦、黄娟、陈新援) 年过半百的广西河池市东兰县贫困山区农民韦义豪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上午在土地上忙着照料庄稼,下午还要前往县里的农民科技培训中心接受科技培训。

  “前些年我们强调一种输血式的扶贫,如今我们更看重造血式的扶贫,实践证明,单纯资金注入式的物质扶贫无法让群众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只有让农户具备自我谋生的能力
,他们才能找到正确的自我发展道路。”东兰县县委书记廖昌军说。

  缺少教育和培训是中国中西部山区贫困的根源之一。贫困山区因贫困而上不了学,辍学率高,文盲率高;反过来又因为素质低,劳动技能低下,造成贫困。给贫困人口以足够的受教育机会,促进他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成为发展中国家扶贫开发的关键。

  廖开军把这种转变称为从“物质扶贫”到“精神扶贫”:既包括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上的支持,又包括给农民提供接受培训后外出打工的机会,这种做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群众脱贫。

  韦义豪的人生恰恰折射出这种转变的巨大效益。5年前接受了水稻种植技术培训的他,在建起了地头水柜后,家里的2亩多地亩产超过2000斤,加上冬季种菜,年收入超过2200元。如今,他又开始在科技培训中心学习板栗嫁接技术。准备把屋后12亩荒山全部改造为板栗园。仅此一项,就有可能给他带来每年超过4000元的收入。

  国家政策是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力量来源,但要让文盲率相对较高的贫困山区农民掌握、理解并利用这些政策,离不开切实有效的教育培训。在东兰县小山坡上的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农民技术员把板栗高位嫁接技术编成当地山歌、绘成漫画,在田间地头传播。这种做法让识字率不高的当地群众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技术,了解了政策。

  东兰县农民科技培训中心自成立以来,先后举办培训班25期,有2700名农民从中获得了板栗高产栽培、板栗低产品改、三乌鸡养殖、库汊养鱼、网箱养鱼、中草药种植等方面的技术扶持,通过技术培训带动贫困户脱贫12600户。目前,该培训中心已成为东兰县农民学习先进实用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基地。(广西频道)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