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正确理解杨振宁对《周易》的评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08:51 北京日报 | ||||||||
丘亮辉 最近,杨振宁先生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发表的演讲发人深省,引起海内外媒体和学术界的重视。我认为,杨振宁先生的演讲是慎重的、深思熟虑的,不是随便说说的。他经过研究,肯定了《周易》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认为《周易》有精简、比类、天人合一、联想、取象等特点。他在演讲中还提出,阻碍近代自然科学萌生的原因很多。其一,中国传统
据我的理解,杨先生并没有说《周易》阻碍了整个自然科学的萌生。因为在我看来,自然科学有古代经验自然科学、近代实验自然科学、现代理论自然科学和当代自然科学之分。杨先生的演讲已经充分肯定了《周易》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周易》对于现代自然科学和当代自然科学的作用,杨先生在这样的场合没有提出来讨论,但是他关于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假说的提出受到辩证思维的影响是很明显的,而《周易》正是古代辩证法最完备的形态。不少现代著名的学者已经越来越重视《周易》的辩证思维在未来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假如换一句话说,《周易》对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贡献很少或者说没有什么贡献,我想这是历史事实。但没有贡献不等于阻碍。对于在欧洲产生和发展的近代自然科学来说,由于《周易》在西方知道的人很少,很难说得上有什么阻力。而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思想难以适应和接纳,如果说是阻力也未尝不可。 杨先生在演讲中提出了很多值得讨论的重要问题,如关于《周易》使汉字变成单音字的假设问题、演绎推理问题、逻辑问题和天人合一问题及其阻碍近代自然科学萌生的问题等。这些都是可以讨论的学术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这是很正常的。 (作者系国际易学联合会秘书长、中国科协研究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