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理论基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9日07:49 荆楚网-湖北日报

  ——重温邓小平关于新时期人民政协一系列重要论述的体会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丁凤英

  邓小平是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的奠基人。在领导党和国家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的同时,他科学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的历史经验,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和创新精神,实现了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重点的转移,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科学分析我国新时期的阶级状况,为人民政协实现最广泛的团结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标志。1979年6月15日,小平同志所作的《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的著名讲话,是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纲领性文件。这篇讲话首先宣布:“我们的国家进入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接着对我国的社会阶级状况作出了科学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的工人阶级地位大大加强,农民已经是集体农民,工农联盟更加巩固;知识分子成为了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社会主义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已经形成;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他由此得出结论:“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又将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改为爱国统一战线,更加扩大了统战范围,准确反映了新时期统一战线本质的深刻变化。

  邓小平对我国阶级状况的科学分析和因此提出的“两个联盟”的思想是对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重大发展。人民政协是以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为政治基础的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由过去高举社会主义一面旗帜到高举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两面旗帜,团结了包括整个大陆范围内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大陆范围以外的一切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凝聚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共同目标的全世界华人、华侨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真正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呈现出全方位、大范围、大团结、大统一的全新格局。

  深刻阐明人民政协是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为人民政协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他强调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人民政协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方面的作用,他十分重视。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他就明确指出:“人民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联系各方面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组织。”人民政协组织内汇聚了各党派、各团体、各阶级、各阶层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通过他们在政协的活动,有助于充分吸纳各方面人士的意见,做到既尊重多数人意见,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使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使民主监督更有力度和深度。为了充分发挥人民政协这种民主形式的作用,他在工作实践中十分强调恢复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求广开言路,让各方面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充分反映出来;强调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鼓励、扩大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对共产党实行民主监督。

  同时,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上,又十分强调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能搞三权分立和两院制,不要把政协搞成一个权力机构。他强调: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人民政协的政治基础。”我们讲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概念不同。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我们实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符合中国实际,同时可以避免许多牵扯。这些概括和论述,既明确了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指出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方针和原则,为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

  系统论述我国多党合作制的理论和方针,催生《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政党制度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坚持毛泽东多党合作的思想,创造性地解决了新时期多党合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方针问题。一是高度评价民主党派同我们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长期合作,共同战斗,一道前进,一道经受考验的光荣历史和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二是科学界定新时期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地位,指出:我国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三是明确提出了民主党派的任务和作用,要求“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关心国家大事,热心社会主义事业,……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四是将多党合作提高到国家政治制度的高度,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五是严格划清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界限,尖锐指出了西方多党制的弱点,强调要自觉抵制多党制的影响。六是确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是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为加强我们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关系准则。七是鲜明指出“人民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重要组织”,确立了人民政协在实现多党合作制中的重要地位。八是大力推进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制度化建设。198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制定。这个《意见》是多党合作的纲领性文件。它鲜明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并对这项制度的理论、方针和具体制度、原则作了明确规定。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序言中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确立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在宪法中的地位。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作出了系统地阐述。这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政党学说的重大贡献,为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政治基础和政策基础,也是作为实现这一制度的重要机构的人民政协工作的指导方针。

  明确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领导人民政协实现工作着重点的转移

  进入新时期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工作重心也面临着转移的问题。1979年邓小平指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以后他又强调,统战工作、政协工作的两大任务是“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而共同奋斗,还要为促进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共同奋斗”。这样,政协工作的重点就实现了战略性转移。

  邓小平身体力行,充分利用政协和其他舞台,调动各方面人士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求对知识分子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为使经济建设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他多次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要求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是着眼于把经济工作搞上去;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引导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扩大党同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统一战线。

  他非常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指出:“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的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批非公有制经济的代表人士,做好他们的工作,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的新领域。

  对于人民政协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的作用,他也多次作出论述。他明确指出:“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对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十分有利,我国政府已经明确宣布了对台湾回归祖国的大政方针。人民政协应当积极开展工作,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他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和在港澳成功实践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更加巩固,构成了爱国统一战线的整体。人民政协工作形成了立足大陆,面向台湾、面向港澳、面向世界的新格局。在促进祖国统一的大业中,人民政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认真总结人民政协的历史经验,科学界定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和职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巨大变化,人民政协组织和工作有了很大发展,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工作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方针、基本政策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需要通过章程这一最重要的制度反映出来。

  邓小平把修改章程作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大事来抓。他亲自主持章程修改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对修改章程的方针、任务以及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等问题作了明确的阐述。他指出:人民政协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应当在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人民政协是巩固和扩大我国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实行互相监督的重要形式”。这一时期,除对上述重大问题作过许多论述外,他还对政协的职能也作出了明确的界定,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需要政协就有关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各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实行互相监督,发挥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作用。”根据他的思想,修改后的政协章程对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任务和作用作出了科学的界定,并第一次规定了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这是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共同政治基础和行为准则,是各级政协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和指导方针,为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开创新的局面奠定了法理基石。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