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我国北方出现新河患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07:44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九日电 人类在制驭洪患之后猛然发现,缺水、断流已成新的河患。如今在中国北方,“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景致已被“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所取代。过度利用导致众多河流被治死。 最新出版的《了望》周刊撰文指出,长期以来,人们传承着这样一种治河理念:治河的首要目的是控制洪水。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则认为,河流需要洪水,就像人需要呼吸。如果没有让河道不萎缩的“生命水量”,河流迟早要被“治死”。 以海河水系为例。五十年来,海河流域GDP增长三十三倍,海河水的开发利用率达百分之九十五,海河被“吃干喝净”,位于海河入海口的天津因“水荒”已九次向黄河求援。 黑河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最后注入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的东、西居延海,是中国西部最前沿的一道生态防线。近几十年来,黑河流域用水剧增,西、东居延海先后消失。湖水干涸后,额济纳旗成了北方沙尘的重要源地。 黄河的开发利用,曾被誉为中国水利建设史上辉煌的一笔。国家和地方投资上千亿元人民币修建各类蓄水工程,总库容相当于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的一点二四倍,把“害河”变成了“利河”。但与此同时,黄河断流加剧,河道萎缩,生命垂危。一九九七年,黄河断流两百二十六天,断流河段长达七百多公里。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河流本身的开发利用率不得超过四成,而近年来,黄河水资源利用率达百分之八十。黄河下游的河道形态,已处于历史上最危险的状况。 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员侯全亮认为,河流除了其工具性价值外,还有其自身的生命价值,流动正是其重要的生命要素,应当给河流留下足够的“生命水量”。 从二00二年起,黄河连续三次实施大规模调水调沙试验,黄河下游河道过流能力已由两年前的一千八百立方米每秒,恢复到三千立方米每秒。 维持河流的健康生命,是一种新的治河理念,也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黄河水利委员会认为,黄河生命是否健康,应有四个标志:“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而这一标志又要通过九条治理途径得以实现。 一是千方百计减少进入黄河的泥沙。二是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三是通过外流域调水增加黄河水资源量。四是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五是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六是下游主河槽不萎缩的流量和过程塑造。七是黄河污染控制及降低污径比的水量补充。八是治理黄河口。九是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