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足球之怪现状——抓“内鬼”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0日13:43 法制晚报

  国内多家俱乐部一直在追查不正常比赛中的不正常球员

  抓来抓去 “内鬼”终于现形了

  魔鬼词典

  从“雄起”开始,中国足球对丰富中国语言,将方言传播成为全国的流通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过和“雄起” 这样的隐讳相比,今年的中超联赛报道中更频繁地出现的则是黑哨、假球、罢赛等相对来说黑暗的字眼。其中,从假球和赌球 中派生出来的另一个词也开始登上了大雅之堂,那就是——“内鬼”。

  与俱乐部根据自身的利益打假球不同,内鬼是让俱乐部深恶痛绝的一批人。不单是在职业联赛中有,在职业联赛之前 就有球员卖球给对方的球队,从而获得第二年的转会资格或者获得财务上的利益。

  周超

  一前国脚淡出主力阵容

  一年轻队员下放预备队

  力帆抓“内鬼”

  雷声小雨点大

  上一轮联赛中0比3惨败给辽宁中誉,重庆力帆自铁帅希佐上任以来保持不败的骄人成绩从此作古。而且,在比赛中 个别队员的失常使得俱乐部怀疑有队员故意要放弃比赛而获得某些利益。于是,“查内鬼”在球队内部秘密进行,虽然风声不 大,可取得的结果却是重量级的。

  据了解,力帆预备队在18日得到正式通知,一线队员史鸣和预备队的队员一起训练。史鸣是一名20岁出头的年轻 队员,以前一直是替补队员,希佐到力帆后重用年轻人,史鸣就被安排到了主力左后卫的位置上。上轮客场对垒辽足,力帆队 0比3惨败而归,史鸣所在的左后卫位置成了对方的进攻通道,于是便有了他被下放预备队的一幕。

  此外,记者还得知,在上轮与辽足比赛中受到怀疑的还有一位重量级队员,此人曾经入选过国家队,在力帆队左路非 常活跃,前一阵子还出任了队长。在从抚顺回到重庆后,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的俱乐部高层立即找这两名队员谈了话。那名重 量级队员认错态度很好,再加上他对力帆队曾经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最终俱乐部还是决定让他留在一线队里,但他也彻底从主 力阵容中消失了。

  文/特约记者山川

  没有对任何队员进行处罚 结果很可能不了了之

  辽宁整风不谈“内鬼”

  肇俊哲“怒摔袖标”事件成为中国足坛各俱乐部纷纷开始抓“内鬼”的根源。在与深圳的比赛中,由于对辽宁队场上 个别队员的极度失常表现异常不满,队长肇俊哲“怒摔袖标”,并直言不讳地指出有人为了个人利益在出卖整个球队。于是, 辽足俱乐部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抓“内鬼”行动,但结果证明,这更像是一场表演,最终以整风结束。

  辽足领队人选的变化是这次整风运动的标志,也是惟一一个实质性的动作。新领队周铁民却不承认这个变化与赌球有 直接的干系,他说:“这只是一次很正常的人事变动,其中涉及很多因素,但肯定不像传闻中所说的那样。”

  周铁民在谈话中也承认知道有队员参加或曾经参加了赌球:“赌球如今已经是一个社会性的公害,但我相信最终辽足 可以摆脱这个魔鬼。”

  文/特约记者小朱

  江湖传言

  “3号隋波”

  “有些队员为了钱做了没有人性的事情,对这些败类我就要封杀”

  谁是中国足球的

  “内鬼”?

  职业联赛历史上最著名的内鬼风波应该是“隋波事件”,1998年8月22日,在当年甲B联赛第16轮,云南红 塔和陕西国力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国力主教练贾秀全公开指出本队个别球员(“3号隋波”)表现不正常。稍后,俱乐部声 称赛前有人曾企图收买本队球员,并有录音带为证。但是事件最后还是不了了之,隋波退役前往深圳去读大学。

  记者在跟随北京一支乙级队去打一场关键的升级比赛时就曾经听某队员说,对方的一名队员“邀请”他明年去对方的 球队,并许诺说总经理已经答应让他开价。这实际上就是在收买内鬼。

  2003年的甲A,青岛队是“内鬼”的重灾区,有三名主力因为在一场比赛中表现失常而被李章洙怀疑为内鬼,打 进了冷宫。他在和某记者吃饭的时候说“有些队员为了钱做了没有人性的事情,对这些败类我就要封杀”。文/周超

  内鬼的操作流程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