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赤道作证———湖北农业专家在刚果\(金\(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1日07:24 荆楚网-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通讯员江秀屏赵利华

  编者按

  31年来,我省先后派出1400多名农业专家前往非洲。他们带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带着湖北人民的深情,在古老的黑土地上,凭着精湛的农业技术,忘我的工作精神以及正直、坦诚的人格力量,为受援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树立了中国国家和人民的高大形象。原扎伊尔共和国(即现在的刚果(金))总统蒙博托曾多次视察湖北农业项目区,盛赞湖北农业专家的骄人成绩。刚果(金)政府农业部部长瓦朗坦·桑加先生也对湖北农业专家“充满热情、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对历届农业专家们的无私奉献和坚韧不拔,祖国不会忘记,非洲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赤道作证———湖北农业专家在刚果\(金\(组图)
今年6月22日,省委副书记邓道坤(右二)与刚果(金)政府代表(右一)签署中刚农业项目合资合作意向协议书。
赤道作证———湖北农业专家在刚果\(金\(组图)
  湖北省农业经济代表团访问刚果(金),省委副书记邓道坤、省农业厅厅长陈柏槐在项目区的稻田里。
赤道作证———湖北农业专家在刚果\(金\(组图)
快乐的非洲朋友们

赤道作证———湖北农业专家在刚果\(金\(组图)
来自湖北的农机耕耘在黑土地上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省农业厅提供

  今年6月的一天,省委副书记邓道坤率省农业厅厅长陈柏槐一行来到一片丰收在望的稻田,仔细察看水稻的生长状况,询问生产细节,接着又饶有兴致地察看菜地及养猪场。本来主管农业的领导现场察看农业生产是件平常的事,而这次他们察看、询问得非常详细,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兴致。

  原来,他们不是在湖北,也不是在中国,而是在距离湖北一万多公里的非洲,在位于南纬5度的刚果(金)首都金沙萨郊区的湖北援非项目区。

  遥远的刚果(金)

  非洲,是一个古老、神秘而又富饶的大陆。

  在它的中西部,有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盆地南北均为高原,东部为东非大裂谷。盆地的大部分地处刚果(金)境内。刚果(金)总面积有23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与湖北省的人口相当,约6000余万人,是非洲第二大国。

  赤道从刚果(金)境内横贯而过,其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宜人的气候条件,使得刚果(金)的土地上长有众多热带珍贵树种和作物,因此,被誉为“世界上什么植物都能生长的地方”。

  世界流量第二的刚果河从中蜿蜒而过,冲刷出富饶的平原,全国可耕地达1亿公顷。刚果(金)盛产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钻石、铜、锰、钴、铀、锗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素有“中非宝石”、“世界原料仓库”美称。

  然而,拥有优越自然条件的刚果(金),农业十分落后,除农场和种植园外,一般农民仍停留在刀耕火种、望天收的阶段。当地人的食物主要是块根类的芋、甘薯、山药、木薯等,因为广种薄收,产量很低,每年需进口大量粮食。当地居民有时饿了便以随处可见的热带水果充饥。

  1972年,我国同当时的扎伊尔共和国(即现在的刚果(金))恢复外交关系,双方政府签署了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协定,中国负责派遣包括水稻、畜牧、蔬菜、农机在内的技术专家帮助发展农业。次年,湖北省农业厅首批选派9名农业技术专家赴刚果(金)执行国家经济援助任务,从此拉开湖北农业专家在刚果(金)艰苦奋斗的序幕。

  真诚的援助

  在跨越两个世纪的31年间,湖北共向刚果(金)派出农业专家1400余人次,发运各类机械设备、车辆农机3500多台套,提供优质良种400多吨,建成18个农技推广站、点,帮助项目推广区开荒造田2880公顷,指导农民种植水稻6000多公顷,累计培训辅导当地农民10余万人。

  在湖北农业专家真诚的援助下,以前以木薯和果实为主要食物的当地农民,学会了水稻的栽培,水稻产量从当年的每公顷2.91吨,增长到2004年的每公顷7吨,产量翻了一倍多;整个刚果(金)的水稻种植也从零星小块发展到大片种植,为缓解粮食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们的辛勤播撒,使得许多来自中国的种子在非洲大地上生根开花。去年8月,我省的水稻品种“湖北6号”获准在刚果(金)注册并推广种植,这是第一个在刚果(金)受此殊荣的中国水稻品牌。今年6月,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罗马总部的水稻种子招标中,由刚果(金)湖北援建项目点生产的“湖北6号”水稻种子一举中标。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刚果(金)总代表斯比克先生对中国的水稻种子给予很高的评价。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刚果(金)还建成了成片的高产蔬菜基地,花菜、中国白菜、四季豆、长豇豆等从中国引进的20多类50多个蔬菜品种,生长在了非洲的土地上。卢本巴希项目点的蔬菜基地常年生产并提供上市蔬菜20多万公斤,金沙萨项目区生产的各种鲜嫩的蔬菜,则是首都金沙萨超市里的抢手货。

  来自湖北的各类农业机械,埋头发挥“铁牛”的威力,为当地农民翻耕土地2万多公顷;修筑、加固河堤1万多米,完成土石方40多万立方米。刚果(金)是一个雨量十分充沛的国家,河流众多。以前农民们任由洪水冲垮稻田,专家们来了之后,带领他们筑堤修坝,“防汛”这个新词开始在当地农民中流行。

  湖北农业专家以他们精湛的农业技术,真诚的合作精神,为湖北赢得了不绝的赞扬和国际声誉。原扎伊尔共和国总统蒙博托曾多次视察湖北农业项目区,盛赞湖北农业专家的骄人成绩。2004年5月19日,刚果(金)政府农业部部长瓦朗坦·桑加在我国驻刚果(金)大使崔永乾陪同下,视察了首都金沙萨郊区的我援刚果(金)农业技术合作项目。桑加部长衷心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多年来为刚果(金)的农业发展和消除贫困所作的努力,感谢中国农业专家在刚果(金)“充满热情、卓有成效”的工作。

  赤诚的襟怀

  刚果(金)的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是壮美的,可它同样蕴含着恐惧和杀机。

  这里的硫酸虫、非洲寄生跳蚤和非洲毒蜂等热带虫类,是需要非常小心对付的。硫酸虫盯在身上不能用手打,因为虫子的身体里全是毒液,流到哪儿烂到哪儿,不少专家被它祸害过。

  耸人听闻的埃博拉出血热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极大的病毒性疾病,病死率达到50%-90%。而埃博拉病毒1976年最早就发现于刚果(金)周边地区和苏丹近赤道西部省。此外,刚果(金)还是艾滋病高发国家,全国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占到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上。在那里的援非专家们,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

  除自然条件的艰苦外,生活物资也很匮乏。专家组的部分生活物资是随项目物资从国内发运过去的。在下一批物资到达前,有些东西用完了,当地买不到,只能克服。金沙萨买不到酱油、醋、味精,专家组的同志们只能吃盐水白菜。

  由于历史等原因,当地战乱不断。1991年9月,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发生大骚乱,中国援建农业项目点遭到哄抢;1997年6月和1998年8月刚果(金)两次发生内战,为了配合外交工作,农业专家们服从使馆的指挥,置个人生死安危于不顾,在此起彼伏的枪炮声中坚守岗位,成为最后一批撤离金沙萨的中国人。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曾援非将近10年的花象琪同志直叹说:简直是历历在目!他说,当时荷枪实弹的反对派便衣军队和政府正规军混杂在一起,项目区附近流弹横飞。我们遵照使馆的指示,将项目区的财产进行了封存,布置当地的工人进行守卫。人员撤离时,大家把公款绑在身上,乘军用飞机转道加蓬、巴黎碾转回国。战乱平息后,大家又踏上征程,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抢修遭到战火毁坏的驻地、仓库和猪场,恢复项目区的日常工作。

  身在异乡,最难以抑制的是思乡之情。花象琪同志的女儿高考时,他不能回家陪伴,写封信给女儿,近一个月才到家。等他返回祖国时,女儿已经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了。2000年-2002年专家组的王志强同志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高级兽医师,他到刚果(金),一天到晚都在养猪场忙碌。2002年8月,他母亲去世,可因为工作不能回国,他化悲痛为力量,以努力的工作告慰逝去的母亲。

  在历届的专家组中,先后有5位女专家,她们巾帼不让须眉。1996年-1999年专家组的肖易奇和尚群英两同志在援非期间碰上了战乱,大家把她们先送到使馆躲避,可她们硬是返回项目区,同大家一起封存财物后,才集体撤离。2003年-2004年专家组组长李国代同志大胆改革,积极探索农业项目在国外经营的新思路,实现了四个创新:金嘎布洼水稻良种基地总产量突破70吨,创历史新高;阿巴多洼蔬菜基地单月销售收入120万刚郎,创专家组最好记录;优质稻种推广销售达53.6吨,也是专家组最好记录;与驻刚世界银行代表处首开合作生产推广水稻良种项目。

  不朽的丰碑

  距离金沙萨市区60公里的米贡嘎项目区,有一个肃穆的公墓,安葬着7名在刚果(金)殉职的中国公职人员。

  这7个长眠于非洲大地的人中有一名湖北的援非农业专家,他的名字叫陈文祺。

  搞农机的陈文祺援非前是蕲春县农业局的副局长。1978年加入湖北援非专家组,前往当时的扎伊尔共和国工作。他和同事们一起在这里建起了水库,在河滩地上开垦了成片的稻田。然而,由于不幸染病,医治无效,陈文祺以身殉职。

  站在陈文祺的墓地,可以俯瞰浇铸了他心血的水坝、稻田,刚果河从墓地山脚缓缓流过。每年的清明,援非的专家们都要到这里凭吊为援非事业献身的英雄们。

  英雄的躯体虽然倒下了,但他们的精神是不朽的。

  陈文祺是1400多名湖北农业援非专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一任接一任的专家们以英雄为榜样,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艰险,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坚持工作。

  援非的专家们不仅是“学者”,更是身体力行、奋战在一线的“技术员”。在稻田里,在蔬菜基地,在项目区,当地农民总可以看到农业专家们忙碌的身影。

  2003年9月,金沙萨地区猪瘟横行,约3个月时间就病死8000多头。疫情发生后,畜牧专家王志强不舍昼夜,吃住在养猪场,他克服检验设备简陋等重重困难,用隔离、多次消毒等方式,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曾经援非达12年之久的冯家学同志是个一专多能的人,他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外,经常义务为农民们修理农机具,或者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困难。有一年,他自己花钱从国内买来了一个米泡加工机,义务为农民们加工。这个神奇的小机器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每次加工都围满了笑容灿烂的孩子们。

  艰辛而悠长的岁月中,湖北农业专家以忘我的工作精神,赤诚的襟怀,在刚果(金)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先河,创下了一个又一个记录。

  构建农业发展和技术推广的先进模式。从援建之初开始,专家们就实行了项目带动,点面结合,逐步辐射的援建方式。在刚果(金)各地建设高标准的农业示范项目区,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输入成套成熟的农业技术,培训专业人员和周边农户,以成功的示范区辐射、影响周边,带动更广泛区域的农业发展。湖北援建的十几个项目区都像一个个农业技术的孵化园,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裂变作用。这种科学有效的办法受到了刚果(金)历届政府的肯定,也得到了联合国以及西方很多国家专家组的赞扬。

  注重农技推广的实效。面对当地落后的农业现实,专家们不是简单地套用已经驾轻就熟的农业技术,而是十分注重农技推广的实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具体进行科技实践。曾任农业专家组组长的花象琪同志讲述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刚果(金),对水稻威胁最大的不是病虫害,而是鸟灾。种群特别丰富的鸟类在稻谷成熟的季节蜂拥而至,有时候甚至比蝗虫还厉害。我们的专家们在国内没有遇见过这种情况,他们经过仔细的研究与分析,发现一些主要危害的鸟类在孵化期出来的少得多,于是科学地将水稻的成熟期同鸟类的孵化期重合,把水稻的播种期提前一个月或者推后一个月,这样水稻的损失大为减少,产量相应提高。这看似简单的办法却取得了独特的功效,很多外国专家对中国专家的科学、细致的工作作风倍加钦佩。

  专家们的工作态度和为人的品格,深受当地人民的拥戴。专家花象琪满怀深情地说,由于同当地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专家们回国时,公路上站满了依依不舍送行的非洲朋友,那情那景至今难忘。

  绵长的友谊

  2003年开始,我国的援非工作从无偿援助开始向援助和经营并举的方向转轨。

  湖北农业专家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

  今年6月19日,省委副书记邓道坤率领湖北省农业经济代表团访问刚果(金)。刚果(金)副总统让·皮埃尔·奔巴和农业部部长瓦朗坦·桑加、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副部长恩戈伊分别会见了湖北农业代表团,宾主双方就加强两国之间的农业合作交换了意见。奔巴副总统高度赞扬中国农业专家的勤劳和智慧,表示刚果(金)政府一定要全力支持与中国的农业合作项目。邓道坤副书记视察了合作项目的工作情况后,深情地说:湖北承担国家的农业援外项目已有31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们的农业专家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实践证明,中国政府对刚果(金)的援助是真诚的,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帮助是无私的,通过我们的艰苦努力,既影响和带动了刚果(金)人民生活的提高,也树立了中国人在刚果(金)的形象。7月3日,在金沙萨,刚果(金)农业部和中国湖北大地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签署了关于继续加强中刚农业项目合作的议定书。

  根据协议,湖北将继续向刚果(金)派出农业专家,负责推广水稻栽培和种植技术、引进良种、培训刚方技术人员。[链接]:湖北农业对外开放一瞥

  1、外贸出口湖北积极实施外向型农业发展战略,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农产品出口不断增长。粮食、生猪、蜂蜜等传统出口产品保持稳定增长;食用菌、水果、水产品出口迅猛增加,2003年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2.27亿美元,转口贸易供货额4亿美元,成为外贸出口增幅最大的产品。目前,全省有影响的外向型农业企业已发展到50家。

  2、援外形式农业援外的形式大致分为四大类,一是农业经济技术成套项目,包括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房屋建设、农业机械设备购置、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与合作;二是农业经济技术合作项目;三是农业援外招投标项目;四是南南合作项目。

  3、援外特点我省承担对外农业技术援助项目任务在全国农业系统范围内呈“两早三多”的特点,即:成立专门的农业援外机构早、承担对外农业技术援助任务早、执行农业经济技术援助项目多、援助的国家多、援助的形式多。

  4、走进非洲自1973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湖北农业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与合作日益活跃。几十年间,我省在非洲14个国家执行农业经济技术援助和南南合作项目45期,派出各类农业专家3000多人次。分别执行了刚果(金)、刚果(布)、毛里塔尼亚、马里、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几内亚比绍、博茨瓦纳、多哥、科特迪瓦等农业合作项目,为非洲农业开发、粮食生产作出了贡献,为湖北农业走向国际开辟了道路。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