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摄像头下的公共安全与个人隐私(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1日10:00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逍遥津

  现代社会,电子监控设备在城市交通要道、高级写字楼、小区、大型商场超市已经有了广泛的运用,合理的使用电子监控技术能有效地维护公共安全,为社会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摄像头的泛滥,个人隐私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稍不留意就会暴露到“别人的目光”之下。

  监控器“逮着”小偷

  10月16日,记者找到何金柱时,他正对着监视器,监视着小区的主要路口,看有没有陌生人出入小区。何金柱说,这几天琥珀山庄在进行“一户一表”改造,进出的工人很多,稍不留意就会有外来人口进入小区,影响小区的安全,因此,公司领导要求我们这几天要特别注意。何金柱是顺昌物业公司的护卫队长,负责琥珀山庄的监控室。

  2000年,顺昌物业公司在征得业主的同意后,在琥珀山庄的主要通道门、主干道和小区周界安装了电子监控摄像头。摄像头安装以后,小区内的治安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更主要的是解决了小区内保安人手不足的局面。顺昌物业公司安全部部长何业炳说。琥珀山庄的面积比较大,出口多,各个通道门需要有人值班,小区内还要有人定时巡逻,这样保安力量就显得不足,安装了监控设备以后,保安人员就可以在监控室里监视到小区各个地方的情况了。

  两个月前,他们就通过监控摄像头,成功地在小区内抓到一名正在偷窃自行车的人。据何金柱回忆说,那天他正在监视器前坐着,突然一个屏幕上出现一个陌生人在小区的楼道口东张西望,何金柱立即通过遥控摄像头对其进行跟踪,果然,不一会那人就走到一辆自行车前,轻松将车锁打开。就在他推车要离开时,何金柱通知附近的保安将小偷抓住,后经公安部门审讯,那个小偷交代了他还有个同伙,之前他们曾在琥珀山庄偷过一辆电动车。

  安装摄像头招来非议

  在现代社会,微型摄像头有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要道、高级写字楼、现代小区、大型商场超微型摄像头无处不在。什么地方该安装摄像头,什么地方不该安装摄像头。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同时,也不侵犯别人的隐私。

  今年9月刚开学,浙江嘉兴开明中学的学生们惊奇地发现教室里多了只神秘的“眼睛”,原来是校方在教室里安装了摄像头。此举立即引起各方关注。

  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该校校长不止一次强调,“安装摄像头主要监控的对象是老师,特别是学生意见较大的老师,我们会重点关注的。以前自修课老师到教室辅导学生的情况并不多,现在有了摄像头后,老师负责与否就很清楚,这样可起到督促作用。”但很多学生对摄像头表示“很反感”、“觉得有点压抑”、“总被盯着”……

  同样的问题在一些高校也经常出现:2003年11月,江西农大在31个教室安装摄像头后课堂纪律明显好转,却遭到大多数师生反对;今年6月,成都某高校学生刘力伟(化名)和女友罗莉娜(化名)因在教室接吻、拥抱被监控录像录下,9月1日,学校以发生“非法性行为”为由勒令两人退学。

  今年8月中旬,上海传出一个消息:2010年前,上海将安装20多万个监控摄像头,全面建立起“社会防控体系”。这一消息引发上海市民议论纷纷。许多市民以为,这20万只探头都是装在街道马路上。上海城区面积总共只有600多平方公里,20万只就相当于每平方公里安装300多只,比路灯还要多,那是多么惊人的一幕!上海不少市民对此感到不安。

  隐私权时刻遭到挑战

  不可质疑,监控摄像器材对维护公共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法律的滞后,人们的隐私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记者在网上搜索了有关“偷拍”的新闻,发现全国各地都有在公共场所遭偷拍的事件发生,很多当事人对此感到很无奈,因为遭偷拍以后,要想讨回合法权益,面临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难以取证。例如,一个女孩曾在街上行走的时候不慎“走光”,被人偷拍了下来,后来这张照片在网上流传很广,多家网站转载了这张照片。后来这个女孩的朋友在网上看到了这张照片,并告诉了她,她非常气愤,想通过法律手段讨回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她却找不到被告。

  1948年,英国作家奥威尔创作了一部政治幻想小说《一九八四》,小说中的国家设置了一道时刻监视人们行动的电幕,生活在该国的人民,永远暴露在他人的眼光之下,难以忍受、无处可逃。虽然,现实的城市生活中,摄像头的数量还远远没有达到那种程度,但在很多地方,不管人们是否接受,摄像头还是时不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在采访中,记者就销售、购买、安装监控摄像器材的有关法律问题咨询了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得到的答复是目前法律对使用监控摄像器材没有详细的规定,购买这种设备只要不将此用于监视他人,获取他人隐私秘密,都是合法的。但按照规定,安装和使用监听、监视设备必须经过公安部门批准,这类设备主要用于治安防范、交通管理、刑事侦查以及医疗等特殊行业,个人不能随便安装,也就是说个人使用要慎重。

  有关专家认为,在公共场所安装使用监控设备跟保护隐私权并无冲突,但他同时指出,具体实施中需要注意两个环节的合法性,即监控资料的取得和使用。至于出于个人变态的爱好或是为达到不可告人目的而使用监控摄像设备,国家应该尽快出台政策加以规范。

  文/本报记者 万家兵 图/刘邦法
摄像头下的公共安全与个人隐私(图)
(来源:逍遥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