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物创富榜:财富更多意味着社会责任更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1日23:21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鹿永建)《南方周末》今天推出一个中国内地人物创富榜,此榜的上榜标准有几分新意,就是不把个人资本作为唯一标准,而是将社会责任、企业文明、公众形象也作为评价标准,一些个人财富并不最多但乐善好捐、善待员工、口碑不错的企业家因此排在前面。这响应了公众对于富翁们的期待:拥有更多的财富,就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更多的财富意味着更大的责任,这是健康社会的普遍特征,与平均主义不是一回事。中央编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天职——美国员工创业精神培训读本》,把美国企业界普遍提倡的清教徒精神总结为“拚命地挣钱,拚命地省钱,拚命地捐钱”。拚命地捐钱就是挣了钱以后回馈社会,扶助公益事业,担当社会责任,从而实现财富拥有者的精神价值。 从美国最早的亿万富翁之一洛克菲勒到福特家族的创始人,直到今天的比尔·盖茨,人们乐于称道他们不仅富可敌国,而且把个人资产相当份额无偿用于科学、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华人富翁中的李嘉诚、霍英东等人也因此受人钦佩。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确立,政府包揽所有社会事务已成为历史;不少社会事业就是要通过民间的公益机构来启动和维护,而富有者的捐赠是其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理想;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确立的一个理念。顺应公众理性呼声,响应时代要求,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是民营企业家和其他巨额个人财产拥有者的善举,也是他们获得精神财富的途径之一。 当然,民营企业家在拿钱捐给社会之前,先要依法纳税,保护员工合法权益,诚信守法。捐赠绝对应当是自觉行为,不能搞摊派,而是要创造好的法制环境,让他们乐于捐赠。比如说,企业家用于捐赠的钱,可与纳税一样受政府的鼓励和认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