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莫高窟上演真实版笑傲江湖 敦煌壁画藏绝世武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2日14:16 新闻晚报

  看过金庸小说的人,肯定都对《笑傲江湖》中华山绝顶上山洞里的武功壁画印象深刻,但是以前人们多半只是把它作为“小说家言”,谁也不会当真相信有这种东西。可是近日在敦煌莫高窟发生的一件事却颠覆了很多人的想法……

  “敦煌拳”热透兰州

  近日,风景如画的兰州东方红广场上,清晨时经常会有一老者在花坛旁健身,而在他的身后,总会有许多爱好者,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在模仿他的动作:时急时缓,动静相合;快时犹如雄鹰猎兔,慢时又若翩翩仙女。

  他就是王得功,原甘肃省武术协会副主席,他所演习的动作是从敦煌壁画上“抄”下来的敦煌拳。

  “敦煌壁画博大精深,早已引起世界的关注,尤其是近些年来,众多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已经在敦煌壁画中发现了诸多学问,像敦煌舞蹈、敦煌服饰,还有敦煌宴等等。而我们根据敦煌壁画中有关武术的图案,创研出的这套‘敦煌拳’,就是对‘敦煌’这一世界文明财富的发扬和光大。”王得功自豪地告诉记者。

  “盟主”点化“西北刀客”

  壁画上的一个个图案,如何变成了鲜活的武术动作并成为枪、刀、剑、棒、拳和禅杖的武术套路?

  这件事情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说起,那时候,敦煌莫高石窟中的武术史料已得到学者的重视和研究。王得功和几位甘肃武术名家隐隐觉得,敦煌壁画中隐藏着武术演变的历史遗迹。

  一个偶然的契机,这些想法得到印证。

  “1990年,在兰州城市运动会举行期间,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徐才说,‘兰州和敦煌距离很近,应当利用这个优势,在敦煌壁画有关武术的图画中进行发掘研究,创立敦煌武学,光大敦煌遗产。’于是,我们兰州的武术专家们个个跃跃欲试,马上去敦煌,对有武术方面壁画的10多个洞窟做了认真的调研。”

  1992年4月,王得功对敦煌莫高窟进行武术实地考察。敦煌莫高窟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多彩的武术画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壁画武术与传统武术一脉相承

  王得功说:“在我们‘抄’拳术的过程中,最令人欣喜的是,在敦煌壁画上的武术,竟有许多动作与兰州当地的武术拳路近似。”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敦煌人世代流传着形形色色的武术动作。人们透过敦煌现有的民风民俗,就可以找到汉唐武术的影子。

  每年春节期间,踩高跷、舞狮子、耍大龙等社火形式,在保留遥远民俗传统的同时也隐含着普及民间武术意蕴。

  从现在敦煌民俗中保留的武术元素来看,敦煌民俗文化中的社火早就有了劈叉、拿鼎、扫腿、侧翻滚、乌龙绞柱等高难的功夫。耍狮子时武士做各种扑跌、搏斗的姿式,以及将打狗熊作为武功表演,施展棍棒拳术,打滚配合,紧张热烈。

  王得功告诉记者:“你很难相信,敦煌壁画中的一些动作竟然会和兰州拳路相近。比如说掌形,在国内的拳法中一般都采用柳叶掌,也就是五指合龙。但在敦煌壁画的武术中,基本上都是‘八字掌’,而兰州拳法就是使用的‘八字掌’,即大拇指伸开;另如脚尖在武术中的应用,在兰州的许多拳法中是微翘的,而这一点也和敦煌拳惊人的相似。还有臀部突出等一些动作,都是一样。”

  据此,王得功认为:“这是中华武学同源的有力佐证,也在另一方面说明了敦煌武术来自民间又散落于民间。”

  两年汗水一套拳法

  尽管敦煌壁画上有大量的拳脚、器械、技击、打斗的图案,但是关于创编敦煌拳的想法却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既要让静的动起来,更要将动的保持住,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王得功自幼生长在兰州,从8岁开始习武,先后拜访省内外诸多名师,在省武术队、甘肃省武术馆担任副馆长兼总教练,对陇原武术了如指掌。但为攻克“敦煌拳”,这位“总教头”不得不招招化解,潜心研究。

  从1990年开始,考察组的专家以壁画中有关武术史料为依据,借鉴各家长拳的结构、风格、特点,吸取甘肃流行地方拳种的手、步型、脚型、身形、平衡的劲力。采用移植柔和,融会贯通的方法,取众家之长,集思广益,反复推敲,多次演练。经过两年艰苦卓绝的努力,1992年8月第一套“敦煌拳”正式面世。有了经验以后,接下来的研究就顺利多了:考察组的专家们根据壁画上的内容又陆续创出了敦煌基础拳、敦煌健身拳等套路。

  “敦煌拳”刚柔并济

  在1992年“首届中国兰州丝绸之路艺术节”的开幕式上,由160人组成的方队第一次向中外来宾表演了走下壁画的敦煌拳,成为本次艺术节的最大亮点,并博得了中外武术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敦煌拳的特点是动作古朴,拳猛势烈,造型优美,飘洒大方,刚中寓柔,柔中寓刚,防中寓攻,攻中寓防。既展示了西域古老敦煌拳威武剽悍的阳刚之气,同时又饱含着天女翩翩起舞的阴柔之美。

  “以敦煌命名此拳,寄意继往开来,发扬光大中华武术之精华。”王得功说,敦煌拳系包括敦煌拳二路,敦煌基础拳三路,敦煌健身拳三路及敦煌刀术、剑术、枪术、棍术、铲枝等套路。

  敦煌拳是其系列套路中的母拳和基础。主要是莫高窟壁画中的经变图及佛龛四侧屏风画的武术动作。289洞窟金刚力士中心柱南壁的“四天神托马”,建于西魏249洞窟屏风画中的阿修罗撩腿都是典型的击技性很强的武术动作。“四天神托马”,描写天神屈蹲成马步,双掌掌心向上于体侧,用力托起天马至头顶的推姿,动作爆发力强,内涵充实,劲力很饱满,使人联想到古代武举廷试举重或举鼎。

  在敦煌壁画上站立了千年的武术,正逐渐地走下壁画。

  敦煌考古手记

  军事重镇民风尚武

  甘肃是历史上著名的古战场之一,而敦煌莫高窟地区古时期属于三苗族(羌戎族的祖先)活动的区域。“西羌之本出自三苗”,西汉元狩二年(公元121年)汉武帝,命霍去病对匈奴发起进攻,战绩辉煌。莫高窟326窟初唐壁画中有标题为:“汉武帝为天神长行拜谒时”的故事画,描绘的就是那个悲壮神武的时代。

  王得功认为,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士兵的武技水平高低至关重要,在长时间的积累以后,将士们的攻防技术也日渐成熟。而军事武技的发展,又对民间武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战争、仕举、健身促进了练武活动的发展和尚武精神,今天我们在敦煌壁画中能看到许多这样的壁画,如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相角图》、290窟的《相扑图》、175窟唐代《对练图》等都是当时民间武事活动的反映。《敦煌遗书》中的曲词歌曰:“少年将军佐圣朝,为国扫荡驱狂妖”,“手执钢刀亮如雪”等等。

  这些记述可以反映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状况,甚至可以想象,汉唐之时,敦煌尚武之风非常兴盛。专家考证,在隋代之前敦煌就已经有了武术的传授传播。

  新闻链接 梅兰芳获益敦煌舞蹈

  在莫高窟430窟檐的伎乐图中,左侧一菩萨戴珠宝冠,胸饰璎珞,飘带绕身,戴手镯,双手似欲合十、跪蹲,姿态轻盈秀美。从这幅壁画中,京剧大师梅兰芳创作出了《天女散花》的形象,据梅先生说,最初他是看到一幅“散花图”才开始构思的。因此,他的绸舞与众不同,他手执双绸专靠手臂和手腕的巧劲,使沉睡千年的“窟檐伎乐”夺壁而出。

  东华大学致力敦煌服饰研究

  2003年,由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和敦煌研究院有关研究人员组成的敦煌服饰研究中心成立,研究中心的总研究课题为“敦煌学与历代服饰研究”。研究主要利用敦煌雕塑和壁画的服饰资料,对比一些出土服饰或卷轴画中的服饰,研究内容涵盖了服饰面料、化妆、人物造型等。

  “敦煌宴”宴遍天下

  据“敦煌宴”创始者张克发介绍,从1979年起,敦煌宾馆就开始了敦煌餐饮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20多年后终于演绎出包括敦煌名胜古迹、历史典故、雅丹地貌、食疗药膳、古今小吃在内的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五大系列菜肴。“敦煌宴”曾接待过日本前首相竹下登、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泰国公主诗琳通等贵宾。 特约记者于文杰兰州连线报道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