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新洞直播后立即关闭 明天给壁画“打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2日15:38 胶东在线 | ||||||||
今天上午直播“神五”升天 原班人马上阵 “低点、低点、再低点!近点、近点、再近点!”今天上午9点,直升飞机带着镜头、带着我们,从近千米的高度盘旋着,俯视敦煌莫高窟。 敦煌今天天气很好。央视记者张泉灵在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前,揭开了
1200米外,央视记者李小萌和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彭金章走进敦煌的“后院”———莫高窟北区,将千年奥秘首次通过电视镜头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接着,央视记者张羽从栈道进入158窟,展示这一集建筑、雕塑、壁画三种高超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洞窟,并提出猜想,为什么会封闭藏经洞? 明后两天,央视新闻频道每天从9时起,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现场直播这一考古过程。参与《敦煌再发现》直播工作的成员,就是摄制“神五”上天时的原班人马,直播中架设的33倍变焦镜头摄像机也是“神五”上天的“记录者”。 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纪新民说,拍摄完后,北区10个洞窟不会考虑对外开放,观众想要见识洞窟内的千年奥秘,只有6个小时。 精彩看点 【今天】直升机“写真”南北全景 莫高窟其实分为南北两区,一直以敦煌藏经出土和精美壁画进入公众视野的是南区,没有壁画,没有窟门,洞中除了堆积的沙土,看上去一无所有,千百年来,莫高窟北区鲜为人知。人们不但不了解莫高窟北区洞窟的性质、文物保存情况,甚至连确切的洞窟数量都不知道。 今天上午9点开播的《敦煌再发现》使用了直升飞机航拍整个敦煌莫高窟的南北两区全景,在南区96号窟前停留,然后进入北区航拍。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纪新民介绍,今天的直播主要以大规模的概况介绍为主。 央视精心制作的15集电视短片将陆续插播在三日的直播过程中,从最早的前秦开窟,到大家所熟悉的敦煌飞天壁画,包括佛教传承、文化汇聚、敦煌劫难、中国杰出文化人对敦煌的保护和发掘等等都将在短片中得到详实的展示。 飞天是敦煌壁画中的一个重要形象,但是飞天这个形象在我国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唐朝的飞天和元代的飞天在相貌衣着上有什么不同?直播中专门有一个小短片讲飞天的故事。 【明天】给敦煌壁画“打针” 也许很多观众不知道,敦煌的壁画需要“打针”,因为它们需要治病,就像人得了病需要打针一样。经历了1000多年的岁月后,壁画开始出现颜料层龟裂、起甲、霉变、脱落等问题,每个洞窟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其中位于山脚下的第85窟更是集中了所有的病症,堪称敦煌壁画病害的代表。敦煌研究院有一支精湛的古代壁画修缮队伍,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包括西藏布达拉宫和新疆等地的一些高难度壁画修复工作,都是由这支队伍完成的。 明天的节目,将主要介绍敦煌文物的保护,纪新民说,届时,摄制组将进入集所有壁画病症于一身的85号窟,为什么要给敦煌壁画打针,打什么“药物”都将在直播中披露,观众们还将有幸看到被还原了的、千年前敦煌壁画的色彩和那些已经无法用肉眼辨认的题记到底写了些什么。 【后天】新石窟首次“露脸” 敦煌现在向游客开放大约30个洞窟,每年开放的洞窟不同,一般旅游者一次能够游览其中的10个左右,但有些洞窟由于内部狭小或者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从不对外开放。纪新民透露,这次直播中,将有10个不同年代、且从未向公众开放过的洞窟露面。 24日的直播将依次进入57号窟、45号窟及285号窟。一般游客参观敦煌的时候,只能在导游手电筒的微光照射下观看洞内的壁画,高处的壁画更是看不清楚;这次摄像机的近距离拍摄,将让观众能更清晰地观看壁画和洞中全貌。 精美的敦煌壁画背后是什么?上个世纪初期,著名画家张大千在研究、临摹敦煌壁画的时候,曾经对少量元代部分壁画进行了剥离,露出了后面的唐代壁画。敦煌到底还有多少壁画背后隐藏着秘密?直播中将披露科学家用X光等先进手段对敦煌壁画的新发现。 新闻会客厅 真实展现莫高窟“病情” 本期嘉宾: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北区考古负责人彭金章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 纪新民问:为什么要首开北区洞窟? 彭金章:莫高窟北区一直掩盖在南区的锋芒下,北区恰恰是敦煌莫高窟洞窟群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区考古1998年才刚刚起步,但近年来,北区考古已有了重大发现,其中包括许多珍贵文物,如波斯银币就是敦煌地区的首次发现,回鹘文木活字在国内也不多见。 对北区的考古,不但获得了重大的文物发现,而且解决了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最后确认,莫高窟北区崖面共保存有洞窟248个(其中有5个已列入洞窟编号),从而使莫高窟的总洞窟编号增加到了735个;大量的考古文物的出土和新洞窟形制发现,还进一步证明,北区是莫高窟石窟群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是一批重要文献和文物的出土,填补了敦煌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石窟考古领域的空白。 问:这次和央视合作的《敦煌再发现》意义在哪里? 纪新民:今年是敦煌研究院建院60周年,我希望通过这次《敦煌再认识》,向全国观众展示敦煌研究院这个为敦煌洞窟做出突出贡献的群体60年来的保护、研究经验。 敦煌矗立在大漠戈壁已有千年之久,在敦煌研究院为敦煌保护孜孜以求60年之际,观众们也有了一个走进敦煌、亲近敦煌、掀开它神秘面纱的难得机会。敦煌的历史既是一部反映中国宗教文化、建筑艺术、彩塑壁画的发展史,也是几代学者倾心敦煌学研究的文化史。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我们希望通过真实地展现莫高窟一千多年来面临的病害,唤醒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莫高窟实在太脆弱了!责任编辑:王子洋来源:东方网-新闻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