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铁西大搬迁大型系列纪实报道之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3日01:23 时代商报

  献给振兴东北实施一周年两乡24村的故事铁西大搬迁大型系列纪实报道之七

  根据经济学级差地租原理:两块价值不同的土地,通过一定方式的置换,从而取得中间差价的利润。沈阳铁西工业改造的决策者们正是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一原理,提出了“东搬西建”的方针。企业迁往市郊,盘活原来的土地资产,再用出让土地的资金做大做强,就像围棋对弈中的“胜负手”,一招灵而全盘活。

  然而,仅仅让企业搬走是不够的,如果不能使之获得新的发展空间,那么企业搬迁就变得毫无意义。2002年6月,在铁西新区成立时,市政府将原属于于洪区的两乡24村、共37.7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了铁西新区,正是这37.7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铁西重新起飞的加速跑道。

  征地伊始———

  挨家挨户做工作

  铁西新区农业开发办公室的宁显军主任是“西建”征地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在他刚刚接手这项工作时,面对的却是一个个复杂棘手的问题。企业搬迁,需要征用24个村子的土地,但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对失去土地的恐惧,却是宁显军远没有想到的。宁显军第一次带着工作组下村,车刚开到村口就被几百名情绪激愤的村民围住了,空气紧张得令人窒息。

  宁显军认为主要还是他们对政府的政策不理解。而要打消村民们的顾虑,唯一的办法就是说理———百折不挠地说理。

  在铁西区委区政府的统一调度下,二十几个工作组开进了两乡24村。工作组的同志们挨家挨户上门做村民工作,反反复复地摆事实讲道理:政府征用你们的土地,依法给予你们高额补偿;担心以后的生活?政府给你上养老保险;征地之后上哪住?政府出钱给你们盖楼房,面积绝不比原来的小,设施绝对比原来的好。

  村民的顾虑在一点点消除,工作组的工作在日见成效,然而,一个个意想不到的困难也在接连袭来。有一次,宁显军在一个村子召开动员大会时,村民们纷纷表示支持征地工作,这时候该村的村长却跳了出来,他阴阳怪气地对工作组说:“这些表示同意征地的村民都是外来户,代表不了全体村民的意志。”宁显军对这个贪污腐败、横行乡里的村长早就有所耳闻,他立刻拍案而起:“支持征地的村民代表不了全村,难道你就能代表全村吗?是谁将村小学的土地和校舍偷偷卖掉,所得几十万款项全部收入自己腰包?为什么全村每年只需要30吨煤,而你却一次性购买了3000吨?又是谁不管村里上不起学的孩子,自己却用公款买了3台豪华轿车?政府征地决不会亏待农民兄弟,你百般阻挠又是为了什么?”一连串的诘问驳得那个村长哑口无言,寂静的会场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在开展征地工作的同时,铁西新区政府还会同公安司法部门进行了“反贪撅棍”行动,一年多的时间里,有10多名腐败村官或落网或外逃,还有一批长年横行乡里的村霸地痞也被绳之以法。

  在铁西新区两乡24村3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在发生着千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动人故事。

  当地村民———

  从今天起做个城里人

  王亚增是铁西新区共和村的村民,确切地说,从去年10月铁西新区政府征用共和村的土地时起,王亚增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如今他和他的家人都已入了养老保险,不久之后,他还将成为政府为他新建的三套楼房的主人。“土地虽然没了,但我们的生活只会比原来更幸福!”王亚增这样对记者说。

  今年47岁的王亚增曾经深深地体会过谋生的艰难。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共和村的土地因为严重的镉污染,基本上就不能耕种了。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从1987年开始王亚增就到沈阳市内打工。十几年来,王亚增卖过菜、蹬过三轮、当过力工,王亚增指着自己那条有些瘸的腿说,这条腿就是在工地干活时砸坏的。

  2003年10月,铁西新区政府征用了共和村的土地,为了安置失地农民今后的生活,政府与村民们签订了一系列的协议:土地补偿金按法律规定的最高限额给;全体村民人人都入养老保险;新建住房除了保证原有面积,每个人还可以多分到20平米;适龄劳动力可以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优先到搬迁过来的企业就业。

  如此算来,王亚增家的生活质量立刻达到了一个飞跃。王亚增的老母亲今年84岁,从今年6月份起,老人家每月可以领到260余元的养老金,以前王亚增和兄弟几个要轮流赡养老人,现在养老金足够母亲日常花消了。王亚增一家5口人,住房面积有130平方米,新楼盖好后王家将得到三套共230平米的住房。对这三套住房王亚增是这样盘算的:自己和家人住一套,租掉一套,还有一套给将要结婚的女儿住。

  “这里的房子好租吗?”记者问。

  “怎么不好租?铁西大搬迁,企业和市场都搬到了这里,需要房子的人有的是。”

  采访结束送记者到村口时,王亚增指着不远处的一栋栋楼房说:“用不了多久,这里就将变得和城里一个样了。”

  搬迁企业———

  在希望的田野上

  从2002年10月至今,已经有112家老企业搬到了两乡24村的土地上,一条生机勃勃的全新工业带正在铁西新区的西部渐成规模。

  大搬迁带来了大发展。经过一系列的搬迁改造、转制重组,那些曾经一度步履蹒跚、奄奄一息的老企业又纷纷重新绽放出活力。沈阳重型机械厂搬迁前产值只有两亿,处于严重亏损的状态,但仅仅经过了两年,今年重型机械厂的预期产值就会达到20个亿。亏损企业起死回生,那些状况良好的企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沈阳鼓风机集团在搬迁后,由于建成了国际领先的生产基地,丰富了产品结构,扩大了生产能力,预计当年产值将突破创纪录的50亿。老企业大搬迁,新兴企业也纷纷跟进。在西部工业园区便宜的土地、良好的配套环境等因素的吸引下,两年来已经有100多家新兴企业、民营企业搬进了西部工业园区,而正在向铁西新区政府申请批地的企业更是多得不可胜数。一个民营企业老板对记者说,从前与客户洽谈生意,客户看看他的厂房就给“吓”回去了,人家是怀疑他的企业的生产能力,搬迁后厂房扩建了,环境优美了,客户也上门找他谈生意了。

  数据显示,企业大搬迁后,铁西全区的工业产值增加了200%,预计今年有望突破700亿元人民币。企业上缴利税增长60%,已经跃居到全市第一。与此同时,全区9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工人的年平均收入较搬迁前增加30%。

  东部大搬迁,西边“软着陆”。以企业大搬迁为契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铁西正在向世界走来。

  时代商报记者姜春化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