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稳定”到“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3日06:18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个新提法。在以前的文件中,只有“维护社会稳定”这样
的表述。

  “稳定”是“和谐”的基本内容。“和谐”是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稳定”,“和谐”就无从谈起。

  “和谐”是“稳定”的高级形式。死水一潭、道路以目也可称之为“稳定”,但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关系融洽、活而不乱才是“和谐”。“和谐”的社会首先当然是“稳定”的,但“稳定”的社会并不一定“和谐”。没有达到“和谐”状态的稳定,就不可能持久;只有“和谐”,才能获得长期的“稳定”。

  “和谐”比“稳定”更具有效率。如果社会不“和谐”,就会产生阳奉阴违、貌合神离等现象;而如果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各种社会机制健全而顺畅,就可以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益就会最大化。

  “和谐”比“稳定”更让人温馨。走投无路、投诉无门甚至敢怒而不敢言的“稳定”,只会令人痛苦;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充满公平与正义的“和谐”,才能让人幸福。

  “和谐”比“稳定”更符合文明。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不符合文明的标准。人与人之间诚信和睦、每个人的活力都可以得到充分释放、各种社会机制都能够顺畅运行,才是文明社会的表现。

  “稳定”只是社会的状态,它是“表面”的;而“和谐”的关键则是协调,它是“内在”的。“稳定”可能是约束的结果,并不一定自然;而“和谐”则表现为水乳交融,是一种自然的状态。

  “稳定”相对易求,而“和谐”则更加难得。“稳定”可以依靠外力来维持,而“和谐”只能来源于协调和默契。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要比打造强大的国家机器困难得多。

  从“稳定”到“和谐”,是一个新的台阶。这既是人民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要跨上这个台阶,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维护社会稳定,既要注重眼前,更要着眼于长远;不能为了稳定而稳定,更不能为了稳定而不择手段。对照这样的要求和标准,我们的工作确实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有些地方的党委政府,在群众上访问题上,既不积极地面对,也不想办法解决,而是一味地回避或掩盖矛盾,甚至采取压制的手段,这虽然也暂时保持了“稳定”,却离“和谐”的要求相去甚远。

  要构建“和谐”的社会,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及其党员干部必须像《决定》所要求的那样:一、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三、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四、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五、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对此,所有的党员干部都要有清醒的认识。①13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