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明天,我们哪儿养老?传统养老方式面临严重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3日09:08 胶东在线

  胶东在线消息 又是一年重阳节。如今,“养儿防老”这个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冲击下已发生动摇,沿袭了几千年的家庭养老方式,已受到严重挑战。子女的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留在父母身边照顾已力不从心。如何让老年人度过一个快乐的晚年,这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不容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

  “银发浪潮”势不可挡

  有资料显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老年人口,199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有1.2亿,占总人口的9.1%,每年以3.1%的速度递增,比现在人口的年增长率高1.67个百分点,占总人口的10.7%。204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74亿,占总人口的22.9%。到2015年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高峰期,2040年为第三个老年高峰期。

  再看我市,1987年,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是全省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地区之一,现在老年人已经达到9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4%。其中,山东省公布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截至2002年底,我市百岁老人107人,在全省17个地级市中居第四位,而到了2004年8月,全市百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222人。

  毋庸置疑,“银发浪潮”来势凶猛,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养老”问题几乎摆到了所有人的议事日程。

  今年56岁的张大妈退休后一直给儿子看孩子,看到儿子媳妇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压力特别大,老人非常心疼。她告诉记者,等孙女上学后,自己岁数也大了,就要求到老年公寓去。“孩子们很不容易,不能给他们增加压力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如此明智的老人不在少数,但受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在我市,社会养老只占极低比例,绝大多数老年人仍以居家养老为主。正因为此,目前,我市共有48家老年公寓,仅4815个床位,还有很多老年公寓常年招不满人,全市大约有近40%的床位闲置!

  机构养老 任重道远

  为什么老人不愿走出家门,到老年公寓安度晚年?随着老人节的来临,这个话题再次被提起。

  “在养老问题上,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市老龄委的金玲感慨地说,“对老人们来说,金窝银窝也不如自己的狗窝。”

  今年65岁的宋大妈老伴去年去世后,在北京工作的儿子想把她接过去一块住,宋大妈就是不去,无奈,儿子商量母亲找个条件好的老年公寓,宋大妈还是不同意,她舍不得自己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和老邻居。记者发现,绝大多数的老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我有儿有女,为什么要到那种地方去?”还有些开明的父母主动提出要到老年公寓,做子女的却百般阻挠,生怕担“不孝顺”的罪名。

  “这不是让我们难堪吗?外人还以为是我们不养老呢。”李先生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结果到老年公寓把父亲拉回了家。

  除此之外,经济条件也是很多老人徘徊在机构养老门外的一个原因。据调查,我市老年公寓的收费大多在500--800元之间,如果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条件相对更好,价钱还会增加。虽然跟韩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市老年公寓的收费已经很低,但还是有很多老人不愿掏这笔钱,认为把钱攒起来,一旦将来有个病有个灾的,好急用。所以,目前入住老年公寓的大多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且多数是身体有病,生活不能自理。记者近日在珠玑老年公寓暗访中发现,虽然公寓开出的菜单非常丰富,有虾有鱼,但采访当天只有一个老人订了8元一盘的炸虾仁。“老人不舍得花钱啊。”工作人员感慨地说。

  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像前文中提到的张大妈那样,一些身体还硬朗,能帮子女照顾孩子、做家务的父母,心疼儿女,退休后主动做子女家的服务员。“每天逗着小孙女,做好饭菜等小辈回来吃,我挺有成就感的。等不能动了,再进养老院。”这是很多老人的想法。

  老年公寓 良莠不齐

  我市现有的老年公寓到底怎么样?老人是否得到很好的照顾?19日晚,记者对市区几家老年公寓进行暗访发现,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公寓,入住率很高,反之则较低。

  在位于幸福的一家老年服务中心,因当晚线路维修,整栋大楼漆黑一片,非常安静,老人早早进入梦乡。记者摸黑到3楼的特护房间实地查看,推开一间房门,一股尿骚味扑面而来,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

  而珠玑的一家老年公寓情况相对要好很多。6层高的大楼,共有77个房间,基本上住满了人。为方便老人上下楼,还安装了电梯。这里有单独的阅览室、健身房、娱乐室。怕老人滑倒,这里的楼梯都铺着地毯,而且据说每到冬天,怕老人受凉,楼梯的不锈钢扶手都要穿上“衣服”。一位热情的王大爷还现场给记者表演:“孝顺儿子你放心,我住公寓很开心,常来看看抚我心,携手向前一条心;孝顺儿子你放心,安心工作别挂心,我的晚年别操心……”老人脸上漫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了解,目前我市老年公寓已经走向市场,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收养老人的数量。位于凤凰台的夕阳红是我市第一家老年公寓,因为价格合理,服务周到,这里一直是老人们的首选之地。

  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年公寓生意都这么好。家住文化路的刘女士的母亲因脑血栓在床上躺了3年,刚开始她把母亲送到一敬老院,可没住多长时间,母亲就长了褥疮。一气之下,她把母亲又接回家中。“平时工作这么忙,如果母亲能得到很好照顾,哪怕多花点钱,我们也愿把老人送到敬老院。”这是很多为人子女的心声。

  养老市场 潜力巨大

  “老年福利服务市场,潜力巨大!”采访中,市民政局福利科的任科长认为,将来老年福利服务机构将多元化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吃住穿,应该将目光扩大到就医、教育、娱乐等各方面。

  如今,独生子女的父母刚刚步入老年,但人数很少,10年以后,才能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届时,大多数家庭都是421结构,也就是一对年轻夫妻要抚养一个孩子和4个老人,工作、家庭各方面的重担,使子女根本无暇照顾到老人的生活,所以,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将是大势所趋。

  任科长说,将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数的增加,我市的老年公寓将逐年增加,各方面条件将更好。而且,目前很多社区已经设立老年福利服务中心(站),为老人们提供健身、娱乐、休闲的场所,老人平时有个头疼脑热,也可以到社区医院随时就诊。

  烟台山下的胡老伯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整天盼着子女回家看看,现在好了,自己平时到社区和一些老邻居一起聊天、健身、打麻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儿女也可以安心工作了。

  谈到将来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任科长充满信心:老年公寓将来也要设老年大学等,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到那时,社区功能也将更加完善,不愿离开家的老年人,可以走社区养老的路子,有什么事,打个电话,就会有人上门有偿服务,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幸福、更美满。

  烟台市优待老年人规定

  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良好的社会风尚,体现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优待老年人的规定如下:

  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辆;70岁以上老年人到各医院、卫生所、门诊部就医,免收挂号费;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使用收费公厕;60岁以上老年人进入老年活动中心等老年人活动场所,凡收取门票的一律实行半价优惠;60岁以上老年人到电影院、剧院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观看影剧演出(不包括专门组织及专场演出),门票实行半价优惠;对10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发给100元的长寿补贴,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负担;与老年人相关的场所都要设置优待老年人的明显标志;《老年人优待证》由烟台市老龄委员会办公室核发,老年人凭《老年人优待证》享受各项优待。(记者刘晖)责任编辑:张涛 来源:烟台晚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