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北区揭神秘面纱 珍贵文物填补考古空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3日10:19 江南晚报 | ||||||||
作为央视《敦煌再发现》直播的重点区域之一,此前从未通过电视画面向世人展示的莫高窟北区将在此次直播中牗10月22日至24日,有关敦煌发现、历史、千古之谜等内容将在央视新闻频道面向全国直播牘掀开神秘面纱。北区究竟新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研究成果?北区新发现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这些问题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前日下午,负责北区考古研究工作的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彭金章在北区现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一、北区发掘成果丰硕彭金章研究员介绍,北区的考古和发掘是在1988年至1995年期间进行的,经过先后6次发掘,他们已经基本上研究清楚了此前一直是未知数的一系列问题,不仅弄清楚了北区洞窟的数量,而且还根据洞窟的形制特征和出土文物,科学地揭示了北区洞窟的功能、性质和与南区洞窟的区别,证明了北区洞窟是莫高窟石窟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彭金章研究员告诉记者,北区并非此前谣传的画工塑匠窟,而是僧人的禅窟和生活窟,虽然没有大量的壁画,也没有什么重要的艺术价值,但其中发现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因此具有很大的考古价值和历史价值。从大范围来讲,文物数量达到7万多件,经过鉴定并陈列的文物有1451件,其中不乏首次发现的珍贵文物,填补了考古学领域的诸多空白。 二、248座洞窟中首次发现瘗窟据介绍,北区探明的洞窟共分6层,共248窟,加上南区的487座壁画窟,735座的总数量接近有关史料记载的数量。北区洞窟中,位于崖面最低层的洞窟为第一层,共35座,以上依次类推的二至六层分别有洞窟68、42、70、15、18座,包括9座多室禅窟和73座单室禅窟、50座生活窟,另有2座仓窟等石窟。 北区石窟中,25座瘗窟是在其它地方普遍存在、但在敦煌莫高窟是首次发现,其作用和功能主要是埋葬死亡的小和尚。据彭金章研究员介绍,过去处理和尚尸体的方式大致有3种,一种是火葬,一种是土葬,另外一种是佛教未记载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二次葬,即死后埋葬于其它地方,过一段时间后再迁移骨灰或尸骨到别处的埋葬方式。 三、珍贵文物填补考古领域空白在莫高窟北区发掘的大批文物中,主要包括佛经文书、社会文书、波斯银币等钱币、铜器、托塔托佛等泥塑文物和木活字等木器,另有草制品等。其中不乏珍品,有的属古佚书,有的为国内孤本,有的属海内外仅存,有的则属于敦煌或河西走廊乃至国内首次发现,填补了考古学领域的诸多空白点,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考古价值,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2003年度重大课题后,取得了国内外学术界引人瞩目的成果。 彭金章研究员介绍,北区发现波斯银币,为我国波斯银币的出土增加了一个点;北区发现的一些汉文文书记载的是河西大凉国牗自立于隋末,3年后便被唐朝灭牘的历史,这一发现填补了国内有关河西大凉国文书的空白;北区发现的10多页活字版西夏经文,则为世界孤本。 四、北区洞窟及崖面均遭毁灭性损坏北区洞窟数量探明,使得敦煌莫高窟南北两区的洞窟总数达到735座,这一数字虽与史书记载唐朝时期的数量相比基本接近,但仍有200多座石窟永远消失。即使现存的735座石窟,尤其是北区的248座石窟及其所在的崖面,几乎无一例外地遭受了毁灭性的损坏。究其原因,主要是历经1000多年的历史沧桑后,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破坏所致。据介绍,两大因素中,自然因素是主要因素,而其中造成莫高窟北区洞窟及崖面自然崩塌的主要元凶就是洪水和暴雨,以及大气降水。此外,地震等因素也是不可避免的破坏因素。 五、自然破坏的研究有助石窟保护莫高窟北区石窟的考古收获除发现文物之外,还有十分重要的一项,那就是在洞窟内和崖面上发现了多处洪水和大气降水对洞窟和崖面造成破坏的痕迹,对这些痕迹进行深入分析和运用石窟考古学和石窟保护学相结合的系统研究,不仅对敦煌石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还将对整个河西地区石窟的保护产生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针对北区石窟的发现和研究,敦煌研究院已经就敦煌莫高窟的长远保护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对莫高窟前的宕泉河防洪大坝进行加固,并适当提高大坝高度,同时对河道进行整治,加宽河道狭窄地段,清除河道沉积淤泥,对严重影响河道泄洪的大桥进行彻底改造,以此提高河道泄洪能力,抵御宕泉河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二是对北区现在已经悬空的洞窟和崖体进行加固,以防突发性地震对洞窟及所在崖面造成破坏。 三是对北区崖顶冲沟进行整治,采取截排水等措施防止暴雨继续对洞窟的破坏。 在此建议下,即将于明年进行的北区石窟加固保护工作,也将以此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 牗开炜王聪生连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