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新增"248窟28日起首次加固 将开放游览(5)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3日17:57 东方网 | |||||||||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说:“我们是在沙漠戈壁中搞保护,每前进一步,都需要巨大汗水和勇气的付出,并能耐住寂寞和孤独的挑战,敦煌研究院几代人努力工作而形成的‘敦煌精神’,是我们前进中的动力,这一点永远都不能丢。” 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常书鸿任所长,这是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石窟文物保护机构,敦煌从此结束了历史上无人管理的状态,常书鸿等第一批守护人不光成了敦煌石窟保护
在老一代敦煌守护人中,范华是唯一在世并60年没有离开莫高窟的人,在莫高窟搞了一辈子后勤工作。范华说,在敦煌事业的初创期,敦煌人睡的是土坑,用的是土坯做支架的桌子和书架,甚至连沙发都是土坯砌成,然后铺上旧棉絮,几乎是清一色的土制家具。直到1962年,莫高窟还没有电,而上山(上莫高窟)和进城(到敦煌县城)时,常靠一辆旧牛车,往返一趟,至少一天一夜。1965年,才迎来了第一辆轿车。 由于参与并体验了敦煌人早期的艰苦创业历程,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施萍亭用“打不走”形容了敦煌人的精神情感,并发表了题为《打不走的莫高窟人》的文章。她说:“敦煌人的生活、工作是苦的,然而,敦煌人除了因孩子上学不便而感到有点内疚外,他们似乎不感到什么苦。”常书鸿、史苇湘等顽强地留了下来。施萍亭说,那个时候,他们都是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如果想离开敦煌,易如反掌,但谁都没有这样做,甚至没有这样想。 时至今日,与其它地方相比,敦煌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及各种待遇等还存在一定差距,可敦煌研究院的数百名研究者、讲解员、保卫人员等却长年坚守在大漠戈壁,甘于与寂寞和清贫为伴。“离开敦煌几天就会想敦煌。”仅仅来敦煌工作4年,魏丹已经成了新一代“打不走”的敦煌人。她说,院里很多年轻人同她一样,之所以选择在大漠戈壁扎根,除了敦煌艺术的召唤之外,还有一种精神在感染着他们。为了让“敦煌精神”世代相传,今年8月,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暨常书鸿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常书鸿铜像也永久地屹立在了大泉河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