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绝地播绿--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造林英雄王维柱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4日08:56 东北新闻网

  秋尽塞外,残阳如血。今年68岁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布日都镇农民王维柱伫立在离家不远的一片茂盛的沙棘林边,深情地望着那一棵棵牢牢盘踞在砒砂岩上的“绿色卫士”。这个刚做完胃全部切除手术的造林英雄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还有多少日子,但他知道自己此生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挥锹植绿了。这位形销骨立的老人,和他的家人一道,在被称为不可治理的“地球癌症”——砒砂岩地区,耗费15年心血,奋力营造起1万亩沙棘林。

  为了改造穷山恶水,他毅然扛起铁锹上山下川

  王维柱所在的东胜区总面积22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占90%,砒砂岩裸露面积达1430平方公里,个别地区无水可饮,无地可种,无草可牧。从小生活在这里的王维柱,见惯了太多的黄沙与泥石流。每年春天,漫天飞舞的黄沙让当地农民连籽种都无法下种,只盼着老天能下几滴“救命雨”,撒下几把希望的种子。然而,秋天的几场暴雨又把这点希望挟裹着泥沙汹涌而去。

  1989年,王维柱看着周围邻居因环境不断恶化而相继搬迁时,他暗下决心,自己要留下来,一定要想办法让红色的砒砂岩绿起来。恰巧这年东胜区组织种植沙棘培训班,区里给农户提供沙棘苗并承诺成活一亩补偿1元钱。王维柱参加培训掌握了种植技术后,承担了全镇所有沙棘种植任务,开始在自家周围试种沙棘。第二年,王维柱欣喜地看到他种下的沙棘苗绽出诱人的新绿,从此王维柱一家就开始了长长的播绿之旅,历尽艰辛。在坚硬的砒砂岩上挖坑谈何容易,王维柱一家人常常迎风顶日,中午从不回家吃饭,通常是孩子们回来做点稀饭、烙点饼子送到地里。王维柱的二儿子王文亮回忆说:“苦啊,当年爸爸妈妈种沙棘种上了劲,常常干到天黑得啥也看不见才回家。”

  从王维柱拉沙棘苗开始,周围人们的不解、嘲讽就一直追随着这户贫困人家。王维柱唯一做出的回答就是拼命种沙棘。终于,星星点点的绿色渐渐连成片。据林业部门测定,王维柱种植的沙棘林已达到1万亩。这1万多亩沙棘林让他居住的这个小村落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让他家的日子渐渐好起来:绒山羊由20多只发展到100多只,粮食产量也增加了好几倍。未完请看(新华网 王欲鸣、王红梅) [编辑: 孙鹏]1

  他不仅打破了“地球癌症”不可治理的神话,而且带动了一个产业

  王维柱拖着瘦弱的身躯,带着残疾的妻子,把全部精力用在了改造砒砂岩上,凡是他种植过沙棘的地方,已形成了“地上一把伞、地面一层毡、地下一条网”的保护网络,王维柱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沙棘成活率的实用技术,如穴壮整地、追墒深栽、踩实保墒、坐水种、蘸泥浆、应用抗旱保水剂和冷藏苗条反季节造林等等。

  王维柱在砒砂岩上试种沙棘成功,打破了“地球癌症”不可治理的神话。在他的示范下,不仅千家万户大面积种植沙棘得以推广,而且由此衍生了一个产业。

  那些原来不愿意种植沙棘的农户,看到王维柱种植沙棘成功,纷纷开始效仿,相继种起了沙棘。东胜区政府因势利导,从1999年开始,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突破口,组织千家万户开始大面积种植沙棘,同时实行禁牧圈养,下大力气遏制水土流失。

  东胜区所处的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随着东胜区沙棘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从1998年开始,我国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了“鄂尔多斯高原砒砂岩沙棘生态工程”,目前共种植沙棘190多万亩,有效控制了沟道水土流失,每年可减少流入黄河泥沙2100万吨。如今沙棘项目区植被覆盖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也有了大幅度增加;项目区农民通过种植沙棘,每年人均增收100元左右。东胜区还因此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示范县”。未完请看(新华网 王欲鸣、王红梅) [编辑: 孙鹏]

  2

  王维柱治愈了“地球癌症”,如今自己却身患胃癌。他乐观地认为自己还会绝地逢生

  在从东胜区出发去往王维柱家的路上,汽车穿行在郁郁葱葱的沙棘林中,记者看到,每一棵沙棘都牢牢地盘踞着一方褚红色的砒砂岩,令人垂涎的沙棘果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金黄的颜色,沙棘地里的草更是生机勃勃。

  作为全国水土保持战线上的一面旗帜,1996年12月,王维柱被水利部评为“全国种植沙棘先进工作者”。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一直致力于治理“地球癌症”的老人,却在今年5月份被诊断为患了胃癌。消息传出,乡亲们震惊了,大家说:“王维柱这是累出的病啊!”几年前就常听他说胃疼,大伙劝他到医院查一查,他总是吃点药就挺过去了,依然每天忙着种沙棘。他的妻子哽咽着说:“种沙棘时饥一顿饱一顿、冷一顿热一顿,吃饭没规律,又那么累,能不得胃病吗?”

  今年6月,王维柱做了胃切除手术。家中的积蓄花费殆尽不说,还借贷了4万块钱。由于无力支付医疗费,只好中断治疗。据医生诊断,王维柱虽然患的是癌症,但还未扩散,做完手术再做六七次化疗就可基本治好。

  王维柱的困难被社会了解后,纷至沓来的关爱让他感到无限温暖:镇党委、政府送来1000元;东胜区党委、政府送来1000元;东胜区水利局送来1000元……目前共收到5000多元捐助,村民们这家拿只鸡,那家送点蛋,嘘寒问暖。而王维柱对自己的病情谈得不多,他最关心的仍然是沙棘。即使在医院里,他还多次嘱咐子女们要照料好沙棘林。人们知道,王维柱再也不能去种沙棘了,但王维柱本人却乐观地认为,有一天他的胃癌也会如当年治理“地球癌症”砒砂岩那样,能够绝地逢生。病好了以后,他还要去种沙棘。(新华网王欲鸣、王红梅) [编辑: 孙鹏]

  3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