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监测显示:淮河水质与“十五”规划目标差距较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4日10:39 华夏经纬网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万本太今天在此公布的淮河水质状况显示:淮河污染综合整治取得成效,整体水质改善明显,但流域水体污染依然严重,部分支流污染有加重趋势,治污项目进展缓慢,水质与“十五”规划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淮河水系2004年1—9月的水质状况监测数据与上年同期相比,水系总体水质好转,但干流水质变差,劣Ⅴ类水质断面占21%,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
氨氮;14个断面中有8个断面的水质下降,水质变差的断面主要分布在淮南(4个)、蚌埠(2个)、信阳(1个)、盱眙(1个);支流水质好转,72个支流断面中劣Ⅴ类减少了12.5个百分点,污染依然严重,劣Ⅴ类断面分布较多的城市分别为:安徽阜阳市(6个)、河南周口市(5个)、安徽宿州市(3个)、安徽亳州市(3个)、安徽滁州市(2个)、山东济宁市(2个)。

  1995—2003年间,淮河67个水系断面、干流14个断面污染程度呈明显好转趋势,主要污染指标浓度明显降低。2003年与1995年相比,淮河水系Ⅱ—Ⅲ类水质比例增加了9个百分点,Ⅴ类—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减少了35个百分点。有34个断面水质类别变好,7个断面变差,23个断面类别不变。干流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比例增加了23个百分点,但是2001年后呈减少趋势,Ⅴ类—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减少到0%。此外,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在总污染负荷中比重加大,2003年与1997年比,生活COD(化学有机物耗氧量)排放量已超过了工业排放量在总污染负荷中的比重。1994至2003年间,淮河流域35个城市的GDP增加了135%。与此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没有相应增长。2003年,淮河流域COD入河量为71.2万吨,与1994年150万吨相比削减了53%;淮河干流高锰酸钾指数浓度值总体呈好转趋势,由1994年的6.78mg/L降至2003年的4.91mg/L,从1998年开始基本满足Ⅲ类水质要求。

  沿淮四省(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环保系统在淮河流域共有219个监测站,水质监测人员4000人,共设786个监测断面。其中,淮河水系共设置86个国控水质监测断面(含1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包括干流断面14个、支流断面72个、省界断面37个。(记者赵永新)转自新华网(来源:华夏经纬网)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