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决定》彰示中国六大走势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4日15:14 金羊网-羊城晚报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份全面总结执政经验、专门论述执政能力建设、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以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理论品格和诸多明确、科学、富于新意的制度构想,引起了海内外广泛关
注。《决定》的贯彻实施,必将给中国带来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变化。

  党领导经济工作更“艺术”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韩康认为,《决定》就党和政府的不同职责作出明确界定。“从某种意义上讲,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倾向于‘务虚’,而在党领导下的政府则倾向于‘务实’。这无疑是一个新思维,对未来的党政分开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指向。”

  “党政不分导致党从领导者变成管理者,政企不分导致政府从管理者变成经营者,事无巨细都去管,既管不了也管不好。”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黄苇町认为,《决定》对执政党和政府的职责作出科学界定,有利于提高执政水平。

  致力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

  当前社会上各种利益矛盾相互交织,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决定》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全团结”。

  黄苇町表示,在这个紧要“关口”,我们党和政府正视当前存在的一些有违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最终一定能够形成一个既稳定又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和谐社会。

  人大政协不再是所谓的“二线”

  《决定》突出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一次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并作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制度设计,以使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一个聪明、智慧的执政党,都会通过努力推进民主来破解遇到的执政难题,通过推进民主来获得人民认同,通过推进民主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黄苇町说。

  《决定》特别提到,要“逐步加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之间的干部交流”。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说,这意味着党的系统干部和国家权力系统干部之间将实现正常交流,从而改变以往那种干部从党和政权机关退下来再到人大、政协任职的作法。黄苇町则认为,党的干部与人大、政协干部的双向交流,表明人大和政协不再是人们眼中的“二线”,其作用将更加突出,可能成为培养政治家的重要舞台。

  对决策失误实行问责制

  《决定》提出,要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黄苇町认为,这也是《决定》的一个亮点。“对决策失误实行问责制,决策者在决策时就会更加慎重,不能再打着集体决策的旗号,搞个人拍板,出事之后又用集体决策的名义去掩饰,以‘交学费’逃避责任追究。这一制度设计,将为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干部考评告别“GDP崇拜”

  《决定》提出,要“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完善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

  黄苇町表示,“在巨大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下,如何确保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要破解这样一个重大课题,就必须切实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的干部政绩考评体系应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让群众在干部考评中拥有发言权,切断那些损害群众利益,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干部的上升之路。二、在考评内容上,不能只包含经济发展指标,还应该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防止干部“偏科”。

  文化生产力将得到极大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决定》中一系列鼓舞人心的表述,引起人们强烈共鸣。

  许多专家认为,《决定》第一次提出“文化生产力”这一概念,并提出了解放和发展这一生产力的一系列思路,势必会在文化这一宽广领域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为文化生产力的飞跃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思路。

  新华社记者 孙承斌 邹声文 李亚杰(日京/编制)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阿里汉下课几成定局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