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4:边疆万里走兵团(结束篇)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5日09:14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震撼心灵

  本报记者 陆金宝

  随着跋涉5000余公里,走进南、北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个师、7个团场、19个连队,来到田间地头、进入职工家庭采访的结束,我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撼。

  50年来,各族军垦战士在荒无人烟的西部边陲,开拓绿洲、扼守边防,“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以世人难以理解的无私奉献精神,克服笔墨难以描绘的艰难,忠诚地履行着为祖国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争做新疆经济建设的模范,安定团结的模范,民族团结的模范,稳定新疆和巩固边防的模范,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作为曾经在兵团工作生活过多年的记者,我熟悉各族兵团人的勤劳质朴,兵团人的艰苦创业,兵团人对小康生活的憧憬,兵团人为实现理想的拼搏。对他们为国家分担责任,为民族作出贡献的业绩,一直十分崇敬和钦佩。

  在这次采访中,记者又一次一次地感受到兵团人在新时期面临的新的挑战、新的责任、新的艰辛、新的目标。同时,也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祝愿向着“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目标奋进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加繁荣昌盛!

  绿色之美

  本报记者 毛浓曦

  10月14日下午,我们一行由喀什市向图木舒克行进。在350多公里的行程中,北边是光秃赤裸的天山南脉,南边是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连续长途奔袭采写已使我们十分疲惫,但为了行车安全,大家相约不打瞌睡,以免影响司机师傅。

  但疲劳仍使大家沉静下来。车还在笔直地向前,窗外左荒山、右沙漠,人迹全无,单调的荒凉、黄褐色,一成不变,我们终于东倒西歪。两个多小时后,到了一个叫三岔口的地方,车子向南一拐,一片无边绿色撞入视线,陡然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瞬间瞌睡全无。

  据说,这是不知名的、中国最大的绿洲。从巴楚县到图木舒克,杨树、柳树簇拥着公路,护卫着田野,大地被绿色覆盖,沿途景色不停变幻,车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平心而论,这是南方最平常不过的景色。让我们赏心悦目的,是沙漠中陡然闪现的绿色,是死寂中凭空呈现的生机,宛如荒漠甘泉。

  其实,整个新疆之行何尝不是如此。美丽如画的石河子,如果没了树木花草,肯定是单调乏味的戈壁滩;风光旖旎的塔里木河沿岸,如果没了绿色,绝对是沉闷枯燥的荒漠。往更远处说,令人神往的西双版纳,绵亘千里的大兴安岭,如果没有森林、没有绿色,又会与西北的荒山秃岭有什么两样呢?

  这就是绿色之美、绿色的价值,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珍惜。

  感受新疆

  本报记者 陈昌云

  第一次萌生去新疆的冲动,是在读了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之后,那时我还在上高中。

  第一次产生新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意念,是在看过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以后,那是在读过那篇文章后的几年。

  一篇课文和一部电影,构成了我对新疆民俗与风情、景观与人文历史的种种遐想与向往。

  没想到第一次去新疆,却是在整整24年后!

  于是,新疆之“新”与“不新”,就成了我必须思考的大问题。

  因为是入疆,因为是报道边关屯垦戍守,我在出发前阅读了大量有关西域、新疆的书籍和资料,像《史记》、《山海经》乃至法显的《佛国记》,唐三藏的《大唐西域记》以及20世纪初叶西方探险家斯文·赫定、斯坦因等人的一些论著,我总觉得就中原文明和新疆的历史联系而言,新疆并不“新”。

  终于到了乌鲁木齐。转天我们一行乘小飞机去塔城直抵中哈(哈萨克斯坦)边境,亲历兵团职工“种地即站岗,放牧即巡逻”的特殊生活,亲见兵团职工把庄稼一直种到边界铁丝网边的奇特现象,甚至还登上我边防哨所的岗楼极目远眺……

  从塔城到交河故城,从“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的汉唐戍边时代到今天依旧在古人征战地屯垦戍边的兵团职工,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捍卫国家主权的伟大决心。从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卫国戍边的民族精神以及先贤们亲冒矢石驰骋疆埸捍卫领土完整的英雄气节来讲,新疆也实在不“新”。

  总之,我心目中有两个新疆。一个是上述历史文献所记录的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汉唐西域,一个是我脚下广袤无垠的新疆大地。一个是张骞、班超等古人任凭“惊沙入面,利镞穿骨”的艰险而打下的“八月即飞雪”的万里“胡天”,一个是由50年前10万屯垦大军发展至今的260万优秀儿女流血流汗戍守的新疆。

  到了这个时候,还有另外一个“新”与“不新”的问题也在纠缠我,那就是“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民族精神。说其“新”,是因为新疆1925万各族同胞,始终居安思危,珍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并且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生命践行这一伟大的精神。说其“不新”,是因为为了祖国的完整与繁荣,2000多年来,始终有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这块五彩的土地上奉献和牺牲,振古如兹。

  政策力量

  本报记者 李瑾

  在整个兵团的采访中,我们一直在问职工同样一个问题:你家去年种田和庭院经济一共收入多少钱?很多时候,回答都是半遮半掩,有的说六七千元,有的说二三万元。但惟有一个地方,随便哪个职工说起收入时的口气,都着实吓我们一跳,那就是农二师21团。收入话题属个人隐私,一般是不能问也不会讲的。但我们太关心戍边职工的生产生活现状,每走一处几乎都会提到。在21团的辣椒晾晒场,我们遇到一对云南来的夫妇,当问及收入的老话题,他们说:我家不行,也就四五万吧。再深问,原来这些收入是指绝对存款,就是说除去吃穿用度后的纯收入。

  随后,我们又碰到一户职工,从一辆小轿车下来。

  “这是你家的吗?”

  “是啊,平时就开着玩,跑跑团部什么的。”

  “多少钱?”

  “全算下来7万多元。”

  在我国,轿车进入家庭还只在一些大城市中渐入佳境。但在距库尔勒市60多公里外的戈壁,我们看到了私家车!依靠种田,兵团职工底气足得让我们除了惊诧还是惊诧。采访中我们发现,不管兵团人收入的差异如何,大家整体的感觉是满意。对于这些年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每个人都看到了生活明媚的方向。追根究底,人们只简单地回答:都是政策好!

  一项好政策,让兵团职工解放思想,依靠自己的双手成为了城里人羡慕的种田高手。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政策的力量。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