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挺起新脊梁(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6日08:23 潇湘晨报
挺起新脊梁(组图)
挺起新脊梁(组图)
“东信棉业”改制后,生产十分红火

  资料图

  花垣锰矿严格检验产品质量资料图

  花垣锰矿资料图

  湘鬼酒包装车间资料图

  电解猛生产车间资料图

  龙山金刚石厂生产的金刚石圆锯片 资料图

  随着大湘西经济圈的日渐成型,大湘西的决策者们深深意识到,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版块,基于优势的工业是参与更大经济圈角逐与对话的一个筹码,没有工业就将没有发言权。而湘西地区第二产业先天不足,积贫积弱,再加上国有企业旧体制积疴沉重,无疑是一块极明显的“短板”。大湘西亟需挺直第二产业这道“脊梁”。

  他们的思路非常明确,首先盘活存量,激活国企,实施以产权为核心的国企改制,国退民进,引入市场机制,把大湘西第二产业引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改制使得企业活了,政府财政增长了,职工工资上涨了。“外来企业的进入,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市场理念,为大湘西培育市场机制增添了养料。”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戴松林满怀信心地说,“几年以后再来看邵阳,看大湘西吧!”

  实践证明,这一战略调整的背后,是大湘西第二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挺起新脊梁(组图)
挺起新脊梁(组图)
积疴沉重

  国企“老牛拉破车”

  2001年8月,长期开开停停的邵阳纺织厂终于全面停产。东信棉业公司(原邵阳纺织厂)职工贺建强,至今还记得企业宣布倒闭的那个黄昏。四兄弟中,他是最后一个下岗的。最惨的是大哥,快50岁的人,下岗都几年了,只好出去搞摩托出租。那时的邵阳国企,还开着门的已没剩下几家。

  邵阳曾是湖南省工业基地之一。在计划经济时代,邵阳国企曾有过骄人的历史。邵阳的经济总量曾位居全省第三位,国企自然功不可没。

  然而,在经济转型期,邵阳的工业逐渐迷失了方向。经济效益多年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的液压件厂不断衰落至半停产;赫赫有名的湘印机厂被挤出全国三强行列;曾为湖南人自豪的“湖南汽制”关门谢客。云集众多企业、曾经红火一时的工业街,成了“失业街”。全市原有的503家企业,停产多年的有54家,停产半停产的有440家。20万产业工人多半下岗失业。

  湘西自治州,改制前,以湘泉集团、七一化工厂、吉首纺织厂、花垣锰一厂、凤凰卷烟厂、永顺纺织厂为主的全州国有规模工业企业生产和效益亦大幅滑坡。2002年,全年规模工业企业生产列全省倒数第一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43亿元,同比下降26.07%。

  在怀化,形势也同样严峻。鹤城区有国有工业企业25家,生产基本正常的仅6家。其余19家企业,或是租赁经营或是停产或是拟破产,企业运行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改制前,就连代表大湘西产业品牌形象的湘酒鬼和邵阳市酒厂也相继陷入困境。邵阳市酒厂,是邵阳市本级最大的税源之一,邵阳市工业企业中极少数没有亏损的企业之一。“改制前虽然没有亏损,但由于在银行的负债高达1个多亿,二期技改已无法从银行贷到款了。”邵阳市酒厂副总经理胡湘泉说,流动资金紧张、管理制度落后让邵阳市酒厂逐渐走下坡路。

  曾创下1997年酒业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最高纪录的湘酒鬼,短短几年间陷入谷底。由于公司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值,最终只能被戴上“ST”的帽子。

  湘西地区工业的基础本身就十分薄弱。有人曾戏言:“上世纪80年代前,大湘西的重工业是打铁,轻工业是弹棉花。”如此薄弱的工业基础上的积贫积弱,对大湘西的经济发展,显然不仅不能起到拉动作用,反而是个沉重的包袱。

  “大湘西经济圈要获得强势地位,国有企业‘老牛拉破车’的状态就必须得到根本性的改变。”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戴松林说。

  大湘西开发战略的实施,正是其国有企业突围的一块“跳板”。

  艰难探索

  啃产权改革“硬骨头”

  自称“宝古佬”的邵阳人,从魏源到蔡锷,一直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世代传承。

  为了寻找出路,邵阳工业企业改革经历过长期的艰难探索。邵阳市改制办主任石舟云介绍说,其改革历程分破产重组(1996年)、股份合作制(1997年)、租赁经营(1998年)、封闭经营(1999年)等几个阶段,但由于没有动产权,邵阳工业经济一直在低谷中徘徊。

  邵阳人开始啃上产权改革这块硬骨头,且越啃越有信心。“大湘西开发战略更是给了我们巨大的勇气。”石舟云说。

  邵阳人不再为危机四伏的国企仰天长叹。

  以转换企业投资主体和职工身份为关键的邵阳新一轮国企改革,构思于3年前那个乍暖还寒的季节。然而,要冲破传统的体制模式,势必是一场观念的交锋。在一场曾被骂为“卖掉企业卖祖宗”的变革风云中,邵阳市当政者视野清晰,步子也迈得格外坚定。

  2003年5月的一天,时任邵阳市委书记的蒋建国(现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来到湖南汽车制造厂的礼堂,里面坐满了班组长以上员工,群情激昂。早就有人放言,要找蒋书记论论理。患重感冒的蒋书记抹着一头汗水,从为什么要改制,到改制的政策、条件,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听着听着,职工们心里亮堂了,原来改制“不是肥水流入外人田,而是把肥水引进来”。就这样,邵阳市委、市政府通过三轮思想大发力,扫清了改革的观念障碍。

  企业以产权为中心的改革,资金筹措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招商引资、国退民进是邵阳当政者的第二步棋。

  瘦死的骆驼架子还在。邵阳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工人众多,许多企业的产品曾经名头很响,可供整合的资源很多。看似资不抵债的厂房、机器,其实是一个大磁场。

  资不抵债的邵阳纺织厂改制消息传出后,有三家企业前来洽谈,邵阳最终选择牵手湖南纺织行业的新巨头——东信棉业。而东信棉业在入主“邵纺”后,不负众望,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恢复、扩大再生产,去年就完成产值近亿元。眼下,他们又计划投资扩建万锭高支棉生产线,在邵阳建设“纺织城”。

  2003年7月,“沉睡”已久的湖南第二人民机器厂,被香港巨天印务科技有限公司出资1600万元整体收购,并更名为新邵印刷机器有限公司。公司注入巨额技改资金,开发了四个系列、六个品种的新型印刷机器。生产出的新型折页机,在珠海市折页机研讨会上一亮相,便引起了轰动。前不久,国际印刷机械博览会还向该公司发出了参展邀请。

  邵阳市糖厂通过三方竞标,最终以638万,超出底价50%的价格转手“鸿源”。

  2003年,邵阳市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湖南汽制”联手三一重工。

  化纤、酒厂等一系列企业也先后成功转型。

  “去年一年,邵阳市有249家国有企业启动改制。至今已完成企业改制389家。到今年年底,邵阳将不再有纯国有的工业企业。”石舟云兴奋地说。

  在湘西自治州,重点企业的改制如快马加鞭。到2003年底止,全州国有工业企业总数,已由226家减少到122家左右,净减104家。其中,属于依法破产的有20家企业,属于整体出售、一次性安置的有63家企业,属于股份制改造的有2家企业。

  寻机复活

  广引战略投资者

  “邵阳人精明”,这是外地人对邵阳人由衷的赞扬。国企改制中,邵阳人的精明和远见又一次表露无遗。

  邵阳市委书记盛茂林对此颇有几分得意:兄弟市州同仁都很羡慕,说邵阳的每一个“女儿”都嫁了个好婆家。

  邵阳有自己的“诀窍”:面对蜂拥而至的各路商贾,邵阳的决策者们并不急于仓促“嫁女”。邵阳市委副书记刘新民说:“邵阳在等待着机会,一个借产业整合浪潮重新复活邵阳工业的机会。”

  政府的选择目标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力求选大选强,吸引战略投资者,立足于复活原有产业,做大做强现有产业,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在投资主体的选择上,邵阳明确坚持“五看”、“四不允许”:看产业、看性质、看规模、看实力、看意图;不允许搞为关闭而关闭的企业改制,无特殊情况不允许搞“退二进三”,不允许做资产文章,不允许搞迁移办厂。

  湖南印刷机器厂曾是国内印刷机行业三巨头之一,它的改制吸引了国内不少投资者的眼光。经过洽谈,广东“珠江实业”、北京“多元集团”两家实力雄厚的公司有意收购。“绣球”到底抛给谁?

  企业改制工作组组织厂里职工代表,风尘仆仆南下北上实地考察。一番比较,大家把“绣球”抛给了以研发印刷机器为主的北京“多元集团”。

  湖南多元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新邵印刷机器公司的相继重组成立,使邵阳的印刷机械业开始东山再起。

  至9月底,邵阳市共有389家企业完成改制,盘活存量资产43.2亿元,新增资产37亿元。仅改制招商,就引进资金22.5亿元,其中净资产变现15.8亿元。改制使邵阳的工业基础得到有力的夯实。

  石舟云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改制前,全市机械加工业最高销售额为6亿元,改制后达到了30亿元的规模。纺织业历史最高生产水平为3亿元,现在已拥有6亿元的生产能力。食品加工产能规模由2亿元增加到5亿元。制药业曾萎缩到年产量仅3000万元,现已达到6亿元产能。

  “更重要的是,外来企业的进入,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市场理念,为大湘西培育市场机制增添了养料。”戴松林满怀信心地说,“几年以后再来看邵阳,看大湘西吧!”
挺起新脊梁(组图)
挺起新脊梁(组图)
改制动力

  职工激情无限迸发

  “我们是8531厂部分退休工人和全部下岗工人。厂部最近传达了市政府关于国企改革的文件精神,根据我厂目前的实际情况,确确实实是非改不可,势在必行……如果错过改制这一大好时机,对国家财产将是一大损失,对厂里大部分职工更是不利。故此,我们强烈要求市政府有关部门急速派员进驻我厂,加速我厂改制工作……”

  这是2004年4月,邵阳市8531厂职工写给邵阳市委市政府的一封信。石舟云介绍,像8531厂职工这样主动要求改制的企业有18家之多,许多报告上还附有职代会的决定,一些企业的职工甚至派代表,到市委市政府提出请求。今年初,邵阳市委曾派出6个调查组,调查了企业48家,发出问卷1364份,结果有80%以上的职工拥护改制。

  “再不改制,我们也熬不下去了。”在多元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国家机械部劳动模范、原湘印机下岗职工赵喜凤告诉记者:“湖南印刷机厂以前走到停产的困境,是体制不再适应市场要求的结果,但作为曾经名列行业第三位的企业,技术力量、加工能力、娴熟的技术工人依然存在,引进了一个好的机制,企业活了,职工也活了。”

  良性循环

  改制模式

  不断放大

  “改制最大的变化是,职工就业率上升了,收入也明显增加了。”石舟云提供的一项数据显示,邵阳市改制企业职工工资平均增长在20%以上,高的甚至翻了一倍多,有的职工月收入达2000多元,在新邵印刷机器有限公司,还破天荒出现了职工交纳个人所得税的事情。

  一些地方的改制,是职工的大批下岗,“而邵阳却增加了2.8万名上岗者”。对此,戴松林颇有几分欣慰。

  “以前包装车间经常要放假,现在连正常休息都很困难。”谈起产权改革带来的变化,邵阳市酒厂副总经理胡湘泉感慨不已。

  企业改制还使邵阳市社会保障工作变得轻松起来。从今年4月份起,邵阳市养老保险收缴率一路攀升,增幅居全省第一。

  改制使得企业活了,政府财政增长了,职工工资上涨了,又给“工业血液”的邵阳银行带来了什么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工商银行邵阳市分行主管经理朱湘民算了一笔账,截至改制前的2001年底,工商银行邵阳市分行亏损达7500万元,全市市直企业86家改制单位涉及工行债权的有42家,贷款本金计10亿元,利息7.48亿元,银行不良贷款比高达58%。但到2003年上半年,工行就结束了十年亏损的历史,实现盈利600多万元。至2003年11月底,更是实现由借差行向存差行的突破,一改原来向上级行借用资金10.8亿元的窘境,向上级行存储8.5亿元,不良贷款比也下降到49%。

  “邵阳的国企改制,不止是双赢,而是数赢。”送返程的记者上车时,戴松林还言犹未尽。

  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夸张。在湘西地区,邵阳市国企改制的模式,正在这个区域不断被复制、放大。

  内因彰显

  大湘西精神薪火相传

  说起湘西人,自然会想到沈从文和黄永玉。将这两个文化人作为湘西人的形象代表,应该说是合适的。

  从某个方面来看,这一说法与这片因野性而斑斓的土地似乎并不协调。但只要细想一下,这对矛盾统一体却将湘西精神精妙到位地彰显出来了。

  对湘西人的理解,一般人看来第一要义是豪侠、义气,早在清朝的时候,他们便是曾国藩湘军的重要之翼。而有关这一特质,在沈从文的散文与小说里也可以找到许多。半个多世纪前,在胡也频被捕、丁玲有难的时候,沈从文就曾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迢迢护送丁玲及其幼儿回归家乡。

  这种精神尚存于湘西人的心灵深处。在湘西的乡间行走,时时可看到、听到帮危扶困的义举。2002年10月9日,在旅游胜地张家界,普通山民赵明建便用自己“断指救人”的壮举感动了天下,更书写了湘西人的善良与纯朴。

  而由豪侠之风顺延所致,湘西人又从不缺乏敢闯敢干敢任事的开创精神。上个世纪日本人在中国的最后一战,在溆浦的龙潭就遭遇惨败;而芷江县城里的受降纪念坊,则可算是对湘西人的一种表彰。湘西人的果敢之气,还可从许多名人那里找到佐证,如“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大将粟裕、革命先辈滕代远等。

  这个千年来总是和义气、冲动、革命联系在一起的地方,它的骨子里也时时刻刻充满着理性的内敛。这是一对矛盾,湘西人相当娴熟地将其融为了一体。湘西地处偏僻,离历史上传统的政治中心较远,所以湘西人乐得“天高皇帝远”;却又和广西、贵州、四川等近在咫尺,这就造成了湘西人开放的一面,湘西人也由此得以一次又一次地走到历史的前台,览尽天下风流。

  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邵阳隆回人魏源,第一个大胆地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师夷长技以制夷”。并应林则徐之请,编成了被日本维新志士奉为至宝的50卷《海国图志》,开一代风气。

  千年的底蕴,热情豪放、敢为人先的精神传统,奠定了湘西人的精神实质,并得到了世代的传承。

  10年前,刚刚出任湘西自治州州委书记的郑培民,在全州最贫困的乡村——火龙坪村村民期盼的目光中,郑重许下诺言,一定要帮助火龙坪村修建一条连通山外世界的公路,让山里的世界和山外的世界相通。

  “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批示中的一段话,也是共产党人在湘西开发建设中最好的精神总结。

  湘西土生土长的原吉首军分区司令员彭楚政,在军分区任职的14年间,共组织、指挥州内扶贫建房1.3万栋;新建维修校舍657栋;新建人畜饮水工程416处,修砌引水渠道400多公里;修通公路113个乡;架通输电线路49个乡镇;开发山地种植果木、茶叶123万亩。其先进事迹引起了全军、全国范围内的强烈反响,被誉为全国“扶贫状元”。

  现今,“为民精神”已春满湘西大地。它播下的是爱心,是希望,收获的是“大湘西”人民自强自立、勇于进取的强烈信念。湘西人在重新发现自己,证明自己,他们走向世界的步伐是如此坚定而执着,就像万千小溪奔向海洋,如今,已熔铸成为一种新时代的“大湘西”精神。

  这个世纪同样属于大湘西。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纯情刀郎
情人、冲动的惩罚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雅韵国粹
水墨精华国粹雅韵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